目录
写在开头
一晃又好久没写博客了。承蒙各位读者厚爱,在我写博客两周年之际有了1000粉丝,也算是达成了毕业前的一个小小目标吧。
为期三个多月的秋招之旅可谓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经历了许多坎坷曲折磨难,大大小小的面试近乎30场,笔试更是不计其数,跌宕起伏之后,最终还算是收获了几个offer。思索良久,还是打算将自己秋招找工作的曲折经历分享出来,亦使后来者与我共勉,如有帮助,不胜荣幸。我个人的背景以及一些秋招直观感受详解上一篇博文:
【秋招日寄】第一集:秋招萧瑟叹天涯,慌乱转行C++。 ——某个门外汉的C++求职江湖路-CSDN博客
本文是秋招总结系列的第二篇博文,本文将具体讲述计算机软件开发(主要是后端)相关校招求职过程的一些吐槽经验(主要是大厂)。后续博文的写作顺序基本按照求职的各个阶段,包括简历投递、行测、笔试、技术面试、主管面试等过程中的技巧,即如何提高自身求职软实力、本文同时也分享一些求职各个阶段的心态转变与心理建设。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介绍简历撰写投递到行测笔试相关的技巧。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软件开发校招求职核心还是得靠技术硬实力。在此现叠个buff,特别说明,我本人并非大佬,经验总结过程较为主观,本文难免写作随性、逻辑混乱、废话颇多、常有不知所云之碎碎念,还望读者海涵。如果读者已经是有多个开发项目的技术大佬,看本文权且当图一乐好了。
在此大致说一下大厂/计算机类求职的招聘流程,后文的小节针对具体环节进行刨析,并穿插分享一些心理建设(如何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简历投递 -> 行测 -> 心理测评 -> 技术笔试 -> 技术一面 -> 技术二面 -> HR面试/主管面试 -> 泡池子等捞
备注:其中心理测评的位置可能不定,有可能放在最后。
序幕:简历投递
“简历优化三小时,HR浏览三秒钟”
简历这个东西还真挺重要的。简历写得好不一定能让你通过筛选,但简历胡乱写大概率会被筛掉。建议去github找个模板,然后对照着改一改,准备PDF版本和word版本,另外再打印几张纸质的。简历总体要求大致如下:
1. 篇幅: 一般不要超过一页。
2. 详略得当、扬长避短。
3. 清晰明了:没必要花里胡哨,也不用找什么特别高级的简历模板,清晰即可。
这里就不放具体的简历了。但是一定要有的部分如下:
基本信息:姓名、邮箱、电话等。不开玩笑,招聘会现场投递时,有的朋友非常优秀,纸质简历中个人技能获奖实习项目写了一大堆,最后却忘了写个人的联系方式... 岂不是吃了大亏。顺道一提,有说法称邮箱填写QQ邮箱显得不太专业,我的直观感受倒是影响不大(毕竟我就是用的QQ邮箱)。至于照片是不是必须,反正我是放了。
学业简介:学历信息,学校+专业。先写最近的学历,一直写到本科。如果是酒吧舞/饿幺幺可以重点标注一下。其他可以写一些主修课程、研究方向、专业前10%等。当然注意扬长避短,如果绩点比较好可以标注一下专业前10%,绩点倒数就没必要写自己是专业前90%了...
其他还有一些关键部分如下:
实习经历/项目经历:在某某公司担任XXX,负责XXX,使用了XX技术实现了XXX。最好有具体的数据定量化说明。这些描述最好具体一些,但篇幅也不要太长,留给面试官提问空间。
专业技能:指与相关岗位开发技术相关的技能。以C++为例,可以写在简历上的部分专业技能如下:
* 熟悉C/C++,熟练使用C的指针应用及内存管理。
*了解 Python,Gtest等。
* 熟悉Linux下vim开发环境,了解网络编程,IO多路复用,epoll等等。
* 熟悉OSI五层网络模型,熟悉TCP/IP,UDP,HTTP/HTTPS,DNS等网络协议,熟悉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手段。
* 熟悉操作系统的进程通信、死锁、内存管理等知识。
* 熟练使用 MySQL,熟悉 MySQL 索引、事务、存储引擎、锁机制。
获奖经历:奖学金、一些编程相关的获奖等。
另外HR每天要看那么多简历,如何稍稍能让HR/面试官多看你两眼呢?除了重点突出之外,也可以加一些个人优势/自我评价:
个人优势/自我评价:以一些具体的事件或定量化描述说明自己的某些特质。注意要有具体示例说明,而不是尬吹自己多么无敌。
比如说自己乐于分享、有开源精神:在CSDN写博客累计阅读量20w+,Github开源项目累计1000star等。
再比如说自己英语较好:参加某CCF论文会议进行全英文分享,雅思7.0等等。
一些小Tips/坑点/心理建设
1. 根据岗位优化简历
"一键投递100家?想Peach呢!"
找工作还是要根据投递岗位的不同,对应优化不同的简历。当然投简历也是麻烦的事情,毕竟海投费事费力。但如果你按照网络安全的简历去投递后端开发的岗位,大概率没戏。
2. 无关经历没必要写进简历
”我,三好学生、学校桌游社社长、宿舍内务大赛二等奖、大胃王比赛学院一等奖,贼牛!“
上面那些话当然是开玩笑,意思是不太相关的经历就没必要都堆在简历上,毕竟简历空间有限、要重点突出。很多朋友可能在校期间参加过一些杂七杂八的活动,如果与对应的岗位不太相关,其实没必要写在简历上。对于技术类岗位(计算机开发相关),这些校园经历其实不是特别重要,没必要写。至于什么普通话证书、计算机二级等没啥含金量的证书更没必要写,写了我感觉甚至是debuff。(当然这里主要针对技术岗,非技术岗另说,国央企这种可能更加看重一些校园经历和软实力)
3. 不要尬吹自己
“精通C++/Java/Python" ——熟悉各个编程语言的Hello World!
简历可以适度优化自己,但不要轻易用“精通”这种词汇,也不要尬吹自己。还是诚信为本,简历过度吹牛的话,面试一下就露馅了,挂了也就算了,还会留下不好的面评,以后也很难进这家公司了。写在简历上的东西自己一定要熟悉,面试极有可能会问,不要给自己挖大坑。
4. 其他一些潜在的坑点和Tips
避免低级错误,这个还挺多的,举一些例子如下:
1)简历中的低级错误:错别字,忘了写个人联系方式等。
2)学校信息填写。很多简历初筛实际上并不会认真看,而是直接按照学历先过滤一轮。如果毕业院校不在企业的目标院校,可能直接就被晒除了。因此填写学校时,比如“宇宙无敌大学”是某企业的目标院校,而你就是“宇宙无敌大学(火星校区)”毕业的(符合目标院校),那么在该企业的官网填写个人信息时,尽量在毕业院校的下拉框中选择“宇宙无敌大学”,而不要自己手动输入。避免信息比对出现问题导致被挂简历。
3)专业信息填写:和2)类似,能选择就不要填空。另外如果你的专业有大类和二级学科,你可以自主选择与岗位更接近的专业。比如软件开发岗,你的专业是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那你就写计算机技术。
还有一些小tips:
网上胡乱找的内推码其实没啥用,关键最好还是有真人HR和你对接,方便查看求职进度。因此最好是通过师兄师姐、或者联系到真人HR帮你盯着进度,也方便简历快速被查看。
投递简历之后,最好自己做一个excel表格随时提醒进度(已投/待面试/已挂等),避免错失机会。
5. 心理建设
过简历有一定的运气玄学因素,不是你很优秀就百分百不被挂的。因此简历被挂可能有种种原因,可能只是这家公司已经招满了,不代表你不行。因此不要妄自菲薄。
开局:笔试相关
行测:本以为考的是逻辑,结果是量子波动速读
现在由于求职市场的竞争激烈,为了进一步筛掉求职者,大厂也有行测题了。有的公司tm行测几百道题,纯纯膀胱局。就比如下面这种:
行测题我感觉也没必要刷题,以考代练就完了。不过还有一些小Tips和吐槽如下。
请在60分钟内完成——系统在59分时自动提交了我的空白卷
监考系统:检测到您切屏0.01秒,成绩作废(我:刚眨眼啊喂!)
👆↑如上仅为夸张吐槽
1. 有的行测系统很坑,别忘了及时保存自己的答案。行测题目往往不难,但是限时很短。我一般做选择题时,会先选C,然后再做题改答案,避免没时间了默认较白卷。
2. 行测结果可能可以复用。因此建议最初认真做几次行测,说不定再投其他企业时,会提示你:系统检测到到您与2024年X月X日已完成过该测试,是否直接复用结果?如果之前做过了就没必要再浪费时间了。
3. 行测可以通常可以用计算器,考试之前准备好纸币、计算器等工具。
机试(关键):打铁还需自身硬
行测后面一般就是机试,对于开发类岗位一般就是算法题,可能也会有一些选择题考一些计算机基础或智力题(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编程语言语法、数学算概率啥的)。选择题以考代练就行,关键还是看算法题(一般2道-4道)。要说的如下:
1. 打铁还需自身硬,老老实实刷算法leetcode才是正道。可以公众号、B站关注一些算法类的博主,多刷多练,起码要掌握hot 100题。
2. 一定要掌握ACM模式,也就是会自己处理输入输出,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输入输出的模板。会自己定义类、结构体、链表节点啥的。避免leetcode刷多了只会写函数,考试傻眼。
3. 做出来 >> 完美高性能解法。算法题是按照答案点给分的,对几个输入输出点,就给几个点的分,因此如果高性能的解法很复杂,可以先暴力试试。比如多个for循环嵌套、说不定就能拿60%的分。
4. 混分大法——如果完全没思路咋办:
秉承着尽可能多得分的思路,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混分方法
1) 暴力穷举答案法:试图多个for循环嵌套、贪心算法先试试看看能不能多得几分。
2) 边界条件混分法:比如特殊情况,输出-1,那就直接print(-1)说不定能得个10%的分。
3) 示例法:直接把题目的示例作为if条件,输出正确结果。说不定题干给出的示例就是一个测试案例!
4) 疯狂if法,if XXX则print(XXX),通常可以看到通过测试样例的百分比,由于不限制提交次数,因此你可以疯狂if,碰对一个是一个。
5. 有的公司是笔试完才筛简历,非常坑。我还记得当年有两三家公司的笔试,算法题我都做出来了,当时我还挺高兴,结果没几天求职系统就显示流程终止,喜提感谢信。我真是无力吐槽,纯粹浪费求职者时间!
请在60分钟内完成——我:60min刚刚看懂题目
👆↑如上仅为夸张吐槽
有的笔试真的很难,而且同一个公司,不太批次的笔试难度并不见得相同,存在运气成分。不宜妄自菲薄。还记得某次我做华为的笔试,三道图论,每个题都是小作文...还好最后卡线通过...
心理测评:测到我怀疑自己不是正常人
许多公司现在也会有心理测评,也可能合并到行测中,本来没啥好说的,但是我看还真有不少朋友心理测评挂了的,因此大概有如下坑点:
1. 注意前后一致:很多题目问你认不认同某观点,你可能对这个观点没太大感觉,既没有认同,也没有不认同,因此随便选了一个(比较认同),结果又做了20题之后,再次出现了这个题目,你已经忘了上次你选的是哪个了,因此你随便选了一个(不太认同)。系统判定你前后不一致,可能就把你挂了。因此你可以拿个小本本默默记一下这种你没太大感觉的心理测评题目,记录一下自己当时选的啥,避免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
2. 避免过激:这个保持中庸就行了,哪怕你本人实际略有偏激,也没必要在心理测评中反应自己不利于公司录用你的特征。
然后我还想吐槽一下,某些公司的心理测评是最后一步(在笔试和三轮面试通过之后)。正常来说走到这一步应该已经十拿九稳了,然后我还真的遇到某个公司,给我打电话说:“恭喜你终面通过,现在麻烦你再做个综合测评(差不多就是心理测评),通过了之后应该就没啥问题了。”
于是我又做了测评,测评还算常规,但是吧,总还是让我感觉不太舒服。有的问题类似,你接不接受职场PUA(当然问题没有这么直白,不过意思差不多),我当然不服,直接选不接受——遇到这种PUA场景我直接拒绝。
然后不久后,喜提感谢信+1 。我怀疑是Hr认为我不会来这家公司,干脆就不给我发Offer,因为如果给你发了offer,你不来的话,会影响Hr的KPI。当然也可能是我不适合被PUA,不太适合这家公司的风格...
顺道再吐槽一句,什么时候心理测评也可以复用呀...每家公司都测试一遍,真的是测到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正常人了...
入世:面试相关(详解下篇博客)
限于篇幅,面试作为重点,下篇再详解
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就写到这里吧,后门可能我还会总结面试的经验和一些直观感受。如果学弟学妹看到这篇文章,请你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如果你把一件事情想象的非常困难,一般这件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降低期待,想清楚之后就少想多做,会有个不错的结果的。祝各位读者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另外我也深刻感受到,不宜妄自菲薄,小看自己。求职中有很多运气成分,哪怕自己准备了很多,也有可能在求职的任何一个环节挂掉,但请不要怀疑自己,多多尝试,总有机会。正所谓: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说句鸡汤的话,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求职一切成功的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