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管怎样,结束时你总会发现有很多遗憾,依旧有很多想要做却没有做的事。
有些人会说自己的大学生活酷了,有些人却在抱怨大学四年一无所获。
(非常欢迎各位转发给高中毕业生,在读大学生)
“到了大学就轻松了!”高中老师是这么说的。

那个时候信以为真,以为上了大学也就解脱了。等到自己身处大学生活中,才发现这是谎话。
学校不给你轻松
高中老师说的“到大学就轻松”,哄哄小孩的。要是真相信了那就完蛋了,肯定被坑了。
近年来,因为学业不达标、挂科太多、学分修不够而被退学也是越来越多。



越是知名的大学,要求越是严格。进入大学,依旧是“平时不努力,期末徒伤悲”。
还有这样一个部分高校的退学率调查数据,平均退学率超过5%,高的超过10%,而且因学业原因退学占据了绝大部分。


现实是面镜子,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检验认知。
这些数据直观清晰地告诉我们:上了大学以后有无限可能,其中一种是你被退学了。
上了大学你要比高中更努力,这样才不辜负你高中“生不如死”考上的大学。
专业不给你轻松
有的专业课表是这样的:
你会发现:
大一大二一天八节课,早八点晚五点,晚上六点自习到九点。
课堂上开小差老师不管,作业其他的照旧。
还要考证,最基本的四六级、计算机二级要考下来,其他的普通话、教师资格证等等就看个人选择了。
大三准备考研吗?那从大三的寒假就要开始准备了,考哪里考什么,不做好准备到时候两眼一抹黑。
大四上学期考研的继续啃书,找工作的就要开始四处奔波了。
大四下学期,毕业论文不过还想毕业?想得美!
大学四年虽说起来感觉时间很宽裕,但是分到每个细节的时间可不多。
平时再打打游戏谈谈恋爱,到最后会发现大学有一半时间在好好利用,就算很好了。
大学懒散,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就会知道有多难了。
大学的轻松也有代价
大学拥有了之前无法比拟的“高度自由”,再也不是被学校逼迫去学习什么。觉得太爽了,太轻松了。
自己拥有了自由选择权,从家和学校的小圈之中跳了出来,与世界和社会进行连接,可以去做想做的的一切,去奔赴自己理想中的山海。
有的人目标会很明确。想拿奖学金,就好好学习,下了课再去自习,晚上十一点才离开教学楼。想认识更多人,就去参加社团和学生会活动。
对他们来说,要做的事情比高中多得多,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竞争和压力也会多上不少。
高考前,绝大部分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一高考。老师家长,前堵后拥,你不做不行。
但是上大学后也有很多人开始迷糊。大学不会有人追在你屁股后面催你了,于是就懈怠了,真放松了。
这种自由轻松,会变成大四找工作时的四处碰壁,事业上的停滞不前,被家里催婚催生孩子,晚年的无依无靠。
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是学生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
如果你在大学生活中把时间都浪费在放松上。除了上课,就是每天宅在宿舍,轻松自在的不得了。
最后就会发现自己有理想,但却没有什么能力来实现,也就是“眼高手低”。回想起来才发现,错失了最有机会提升自己的四年。
会有“轻松”这回事吗?
中学时,老师说:“熬过这三年,等你们上了大学就轻松了。”
类似的话还有很多:
等读了大学,就好了;
等工作了,就好了;
等孩子长大,就好了;
等退休了,就好了......
我们总是带着煎熬的心情度过当下,把美好的期望寄托在未来的不确定中。
然而当我们满怀希望迎接那用无数个痛苦日夜换来的未来时,却发现这所谓的“未来”不过是无数个当下的周而复始。新一轮的煎熬又开始了,痛苦从未结束。
其实,与其永远相信未来的美好,不如即刻享受当下的微光。
读书很苦,但这或许是最后一次感受“努力就有回报”带来的成就感;工作很苦,但工资卡上的数字是你挺直腰板的最大依靠;生活很苦,但一顿美食、一部电影、一首歌曲,都足以抚慰人心。
我们在对未来的希冀中煎熬,又在对过去的后悔中自责。循环往复,始终过不好这一生。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即便在摸爬滚打中增加着经验值,却也无法靠这些经验回档重开。
“熬过这一年,等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听听就好,千万别当真。
但就算我在这里说这些,很多人还是照样过大学,最多坚持个两三天。
没事的,大学就是用来浪费的。
等毕业那一天,要面对社会,要去找工作了,才会知道自己荒废了四年。
你看到有人很轻松,岁月静好,那不过是有人替ta负重前行。
轻松,是留给死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