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电站运行效率?CET中电技术光伏运维平台来了!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转型的背景下,光伏发电已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中流砥柱。然而,一座光伏电站的建成投运仅仅是其生命周期的起点,真正决定其经济价值与环境效益的,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运维管理。

光伏圈常说:“电站寿命25年,但成败全看运维前3年。”

在新疆某100MW光伏电站,运维就遇上了难题,其因沙尘未及时清理,年发电量减少18%,相当于损失电费收入超800万元。光伏组件表面每平方米积灰超过5克,发电效率即下降1%-3%。

传统光伏运维模式暴露多重短板:巡检流于形式,漏检率高,故障诊断滞后。组件清洁随意无序,备件更换缺乏数据支撑,安全底线失守,接地电阻超标3倍仍冒险运行,技术知识停滞,沿用2018年版过时手册应对新型设备……

这种“形式主义+经验主义”的粗放管理,导致电站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发电收益缩水与安全风险攀升并存。

随着新能源发展,光伏电站从“粗糙运维”向“精致运维”转变,需跳出传统“监控平台=数据看板”的思维定式,转而构建​“数据-决策-行动”​的全链路价值体系。通过将设备感知能力、AI分析能力与业务流程深度耦合,最终实现电站运维从“人工巡检”向“无人值守”的跃迁。

作为“双碳”背景下的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CET中电技术在智能诊断、安全防护、运维效率与生态协同四大维度助力光伏电站运维,目前已应用于中联重科、新疆天富等多个光伏运维场景中。

为推动光伏运维从“被动抢修”向“主动预防+价值创造”转型,CET中电技术提供智慧光伏场站系统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通过集成升压站智慧运检系统、无人机巡检平台、轨道机器人系统及数字孪生驾驶舱,实现设备数据、环境参数、视频监控等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打破传统光伏电站的数据孤岛。

应用场景

利用各个部分的高清视频监控设备,进行远程、高频、高效的智能巡视,以机器代替人工,实现升压站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

应用在新疆天富500MW光伏项目中,将220kV升压站、储能区与35kV集电线路数据统一接入,实现场站级能耗精准管理,项目整体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 28.68 万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碳约 73.15 万吨,减少二氧化硫约 27758 吨,减少氮氧化物约 13879 吨,每年还可减少大量的灰渣及烟尘排放。

1、智慧光伏数字孪生驾驶舱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与BIM建模技术,构建1:1虚拟电站模型,整合电气拓扑、温度场分布等135项实时数据流。通过动态热力图展示组件效率衰减趋势,支持运维人员对故障设备进行三维空间定位,提升决策响应速度。

2、光伏发电实时感知

部署智能物联主机实现逆变器、气象站等设备的秒级数据采集,构建光伏出力预测模型(准确率达92%)。通过AI算法对组件隐裂、热斑等13类异常进行智能诊断。

 

3、智能视频监控

根据设备类型的分类,可以通过专用的实时通道获取每个设备的实时采集数据,包括:日发电量、累计发电量、发电功率、电流、电压等。

4、机器人智能巡检

通过光伏发电系统监视、视频监控、远程巡检、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电站设备早期缺陷预警、故障快速定位及应对,并使用吊轨机器人进行智能巡视,减少人工依赖,达到少人或无人值守。

5、无人机智能巡检

针对光伏电站幅员辽阔,地形起伏等特点,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光伏组件故障检测技术,将摄影测量技术与光伏能效监测系统相结合,能够自动探测组件灰尘、污垢、裂痕、遮挡、发热等异常情况,并通报异常详情及精确定位信息。

方案创新性地将数字孪生技术与生态治理相结合,构建"发电效能-生态修复-碳汇增益"的复合价值模型,运维响应从被动处置转向主动预防,有效推动企业从传统粗放式运维向数字化、精细化运维转型。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