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之心两周年了!
2年前的今天,和朋友一起在黄浦江边散步,津津有味地讨论起自动驾驶的未来,以及每个自动驾驶从业者的走向。回顾这几年,自动驾驶的进程可谓是浩浩荡荡,每个人都深处与洪流之中,有些人因为自身的努力或幸运站在了潮头之上,激昂和困惑交织在每个人的心头。
回顾前3年,很多技术处于新兴阶段,BEV、在线地图、Occ、端到端都处于萌芽,各家自动驾驶公司干的热火朝天,都想分一杯羹,那个时候希望满满。回顾后3年,具身智能和通用AI被普遍认为是下一代发展的方向,更高级别的AI指日可待,资本也不吝啬,投资事件一起又一起。再回顾当下,远山起雾又迷途,不安和焦虑的阴影笼罩着大家,未来怎么样大家都不清楚。
不甘平庸,大家的破局之路
这几年,可谓是新兴技术层出不断,很多同学一直担心被替换或者淘汰,其实说句心里话,真的没有必要。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在新兴技术兴起的时候有些人往往能够快速入局,快速破局,持续的学习是重中之重。但我们仍要保持对行业的关注,确实有可能部分公司无法真正突破商业和市场的检验,最终败下阵来,未雨绸缪。
自动驾驶之心的定位一直是自动驾驶与机器人的学习平台,但机器人部分并不是很多,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时间里会加强。不过2年时间内,自动驾驶之心的小伙伴们真的做的很不错了,也给团队所有成员点赞,真的是很能打!还记得最初做的时候,很美好,所有人都支持,其它同行也都愿意转载分享;等到中期,逐步开始有一定盈利了,各类不好的事情就出现了:各平台由于规则不是很熟悉,被恶意举报攻击,几乎处于毁灭性质的打击,但团队最终攻克了所有难题,再也不用担心了;等到后期,逐步强大了,身边又都是友好的声音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凸显。还记得黄渤老师前面对记者说的一句话:没出道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关心他,等出道后,身边都是好人。
有些障碍,过去了就真的过去了,这段经历对自己将会是真正的提升。过不去,就一直会处在这样的阴影中。怕,就会输一辈子!
创新至上!但模仿和抄袭永远存在
前面看九章智驾的文章,主编有句话说的不错,主机厂和自动驾驶公司要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要做某个方案,而不是其他人做了就一定要做!这就引入了一个永恒的话题:模仿与创新。说到这里,行业里的很多主机厂,甚至非常卷的自驾公司都存在这样的心态,别人去做了,我们一定要做,不然就跟不上时代了。模仿的路子总是歪歪扭扭的,最终也不一定能够真正取得收益。
自媒体这条路线呢,抄袭好像特别严重。格式的抄袭、内容的抄袭、方案的抄袭层出不穷,自动驾驶之心今年也收到了很多粉丝的投诉举报,有xxx在模仿你们的课程,大纲和推文几乎一样。后来仔细发现,他们大多是只画皮不画骨,很多内容的设计只是像但根本不知道出发点是什么,这也就是犯了上面所描述的错误。当然了,最终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就不知道啦~
我记得在一周年推文里面写过这句话:创新才能破局,真的深度思考才能输出有价值的内容,不然,必将会惹来一地鸡毛。自动驾驶之心团队也将会始终保持创新、拿出创业者的姿态(不躺平、不自大)踏踏实实向前迈进!对行业保持敏锐的观察,以及极高的执行力。
未开仍然可期
前两天还在和一个朋友电话聊天,谈到了方案更替太快了,所有人都被赶上架,不得不拼命往前冲。行业好像处于低迷期了,遇到瓶颈了,做完了端到端还有其他的事情做吗?其实我们的观点很明确,在完全智能驾驶方案突破之前,方案会层出不穷,形态也会多种多样,从来不会消失,只会变化。保持乐观,未来可期。
输出价值与技术闭环
相比于去年,我们今年的技术方向已经形成了闭环:涉及感知、定位、融合、规划、仿真、预测、部署、cuda、端到端、论文辅导、开发语言等,涵盖了近30个自动驾驶子领域,无论你想选择哪个方向都能找到对应的答案。
这一整年我们对接了几百名学生和老师,以及数十家自动驾驶公司,对我们的评价最多的是:“你们拉近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距离”,让很多以前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披露给大家,很多已经工作的朋友被这些年轻人卷的不行啦(捂脸)。面试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应届毕业生,看起来有好像有1-2年的工作经验。
说到这里,也和大家谈一下我们课程和星球学员后面都去哪里高就了。首先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公司:像百度、Momenta、蔚来、小鹏等是我们同学经常光顾的地方;一些芯片和AI公司,比如地平线、商汤科技、旷视等也是大家经常去搬砖的地方;还有很多去博世、NVIDIA等外企高就的;以及清华、港科大、新加坡国立、UC 伯克利、卡耐基等名校继续深造的。不多不少,满满的成就感!
值此两周年庆典之际,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大礼包,所有课程8.18折优惠(小班课&大专栏除外)!!!
8.18折!微信扫码领取
所有知识星球7折优惠!!!除此之外,我们也推出了课程畅学卡,近30门课程,随时随地学习!欢迎咨询我们~
1)自动驾驶感知系列
BEV感知全栈系列教程 | 毫米波雷达视觉融合 | 激光雷达视觉融合 |
---|---|---|
3D&4D毫米波雷达 | 面向量产的车道线检测 | Occupancy占用网络 |
Occupancy数据生成 | 单目3D感知 | 点云3D目标检测 |
Transformer与大模型 | YOLO系列全家桶 |
2)多传感器标定融合
面向工程和量产级的相机标定实战 | 多传感器标定全栈系统学习教程 |
---|---|
多传感器融合跟踪全栈教程 |
3)模型部署
4)自动驾驶规划控制与预测
规划控制理论&实战教程 | 轨迹预测理论与实战教程 |
---|---|
轨迹预测论文带读教程 | 自动驾驶规划控制小班课程 |
5)自动驾驶仿真与开发
6)端到端与在线地图
7)大模型与自动驾驶
8)科研辅导与其它
小班课也已经开始啦!
为了照顾有些同学需要更深入、更细节的内容输出,以及秋招、社招的求职需求。我们上半年筹备了几个小班课,真是干货满满!出发点就是实际工作用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实际量产遇到什么痛点,我们就解决什么问题;实际面试什么是亮点,我们就分享什么!更细致点是解决以下问题:
课程的内容相对比较基础,自能不能再详细讲一讲规控目前研究的深水区内容?
有很多内容讲的不是很细,没有太明白,能不能陪伴式沟通啊?
有没有更面向量产的实战,实际公司都用的项目?
找工作没项目怎么办?导师不让我出去实习,简历上没有能打的项目。
有没有那种能够指导面试和修改简历的?
面试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突出自己,自动驾驶公司都要求啥?
......
也欢迎大家加入我们已筹备好的小班课程:规划控制方向、轨迹预测方向、感知全栈方向,再一起看看我们群内是怎么交流的吧!


聊聊我们是怎么学习和讨论交流的?
其实课程视频代码学习是一方面,我们更看重交流本身。每个课程都配有专属vip交流群,主讲老师每天群内会和大家交流,不定期线上直播答疑。主要解决几类关键问题:小白常踩的坑、工程上常遇到的问题、后续的研究方向等等;
这里也给大家展示下我们比较活跃的交流群,一览日常交流状态:










任意学!介绍下我们的畅学卡
2024开年后,我们收到了很多同学的诉求,你们自动驾驶之心的课程都还不错,能不能让我们随便学呀?当时我们突然惊呆了,近30门课程,怎么会有精力都学完?
后来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大多数同学都是刚入门的小白,不知道怎么选择方向。比如一个感知大方向下面就有近十几个小方向,如何选适合自己的方向呢?特别是在导师不熟悉、导师放养的情况下。能不能让小白先去涉猎下,看看这些子方向都是讲什么的?自己再判断真正喜欢哪个?
后面自动驾驶之心团队在内部沟通后,决定给大家开放所有课程,正式推出了畅学卡。我们考虑到大家不同的需求,设置了1年卡和2年卡。在对应年限范围内,可以任意选择所有已有课程学习(除小班课外),除此之外,也包括当年有效期内开发的所有新课。畅享任意学习,学得越多越省钱!未来可能更赚钱!直到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为止。适合刚开始找方向的小白、技术管理人员学习。


后面怎么找工作呢?
聊完课程学习,大家最关注的莫过于如何找到理想的工作。其实我们从一开始就不仅仅关注技术学习本身,在早期的时候就对接了很多自动驾驶公司,也结识了很多自动驾驶公司的算法主管、HR等。所以我们能第一时间接触到各家公司的需求,这也给我们的很多同学提供了岗位。
目前我们对接的公司和机构主要包括地平线、百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哪吒汽车、华为车BU、大疆、文远、宏景智驾、AutoX等。课程学员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可以联系我们进行岗位推荐,我们将第一时间递交给对应算法开发负责人,绕开官网投递。
也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自动驾驶之心知识星球】和【自动驾驶之薪知识星球】,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岗位和技术。
再强调下两周年大优惠!!!
已经进入到下半年了,也是找工作和求职比较密集的时间点。欢迎加入自动驾驶大家庭一起进步,切勿独自踩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