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1.波动简介

1.波动的基本概念

波动是振动的传播过程,振动是形成波动的根源。

波动可以分为机械波、电磁波和物质波三类。机械振动的传播形成机械波,电磁扰动的传播形成电磁波,而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

波动又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的波称为纵波(弹簧振子的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为横波(声波)。水波是由纵波和横波组合而成的一种椭圆形的混和波。

波动还可以分为标量波和矢量波,密度波为标量波,位移波为矢量波。

2.波动的描述

  1. 波线。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2. 波面。波场中振动相位相同的点所组成的曲面叫做波面,波面推进的速度就是波速,在一系列波面中,位于最前面的领先波面叫做波前(Wave Front)。按照波面形状的不同,波可以分为球面波、柱面波和平面波等。
  3. 惠更斯原理:波前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发射次级球面子波的波源,新的波前就是这些次级子波波前的包络面。当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波面和波前的形状不会发生改变,波线也不会改变;但是当波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波面的形状将会发生改变,波线也会发生改变。

3.描述波的物理量

  1. 周期 T
  2. (时间)频率 ν = 1 T \nu={1\over{T}} ν=T1
  3. (时间)角频率 ω = 2 π ν = 2 π / T \omega=2\pi \nu=2\pi/T ω=2πν=2π/T
  4. 波长 λ \lambda λ
  5. (空间)频率 ν ~ = 1 λ \widetilde{\nu}={1\over{\lambda}} ν =λ1
  6. (空间)角频率 k = 2 π ν ~ = 2 π / λ k=2\pi \widetilde{\nu}=2\pi/\lambda k=2πν =2π/λ
  7. 波速u,是波传播的相速度

上式中:
u = λ T = ν λ u={\lambda\over T}=\nu \lambda u=Tλ=νλ

频率由波源决定,波速由传播波的介质决定,而波长则由波源和介质共同来制约。

4.平面谐波(一维谐波)的波函数

Ψ ( x , t ) = A c o s [ ω ( t ∓ x u ) + ψ ] \Psi(x,t)=Acos[\omega(t\mp{x\over u})+\psi] Ψ(x,t)=Acos[ω(tux)+ψ]
其中 Δ t = x u \Delta t={x\over u} Δt=ux,+表示下Δt后的波形;-表示Δt前的波形。

ψ \psi ψ表示振动初相。

当x为常数时,就可以得到某一位置处的振动函数;当t为常数时,就可以得到某时刻的波形图。

这只是平面波的一个特例,而具有普适性的平面波函数为:
∂ 2 y ∂ x 2 = 1 u 2 ∂ 2 y ∂ t 2 {{\partial ^2y}\over{\partial x^2}}={{1}\over{u^2}}{{\partial ^2y}\over{\partial t^2}} x22y=u21t22y

5.波的能量传输

根据一维谐波的波函数,可以得到一小段质元中的动能为:
Δ E k = 1 / 2 ρ Δ V ω 2 A 2 s i n 2 ω ( t − x u ) \Delta E_{k}=1/2\rho\Delta V \omega^2 A^2 sin^2 \omega(t-{x\over u}) ΔEk=1/2ρΔVω2A2sin2ω(tux)
一小段质元中的势能为:
Δ E p = 1 / 2 ρ Δ V ω 2 A 2 s i n 2 ω ( t − x u ) \Delta E_{p}=1/2\rho\Delta V \omega^2 A^2 sin^2 \omega(t-{x\over u}) ΔEp=1/2ρΔVω2A2sin2ω(tux)
所以一小段质元中的能量为:
Δ E = Δ E k + Δ E p = ρ Δ V ω 2 A 2 s i n 2 ω ( t − x u ) \Delta E=\Delta E_{k}+\Delta E_{p}=\rho\Delta V \omega^2 A^2 sin^2 \omega(t-{x\over u}) ΔE=ΔEk+ΔEp=ρΔVω2A2sin2ω(tux)
它对于横波和平面谐波同样适用。

波的能量密度: 波场中单位体积介质中所蕴含的能量称为波的能量密度。

w ( x , t ) = Δ E Δ V = ρ ω 2 A 2 s i n 2 ω ( t − x u ) w(x,t)={\Delta E \over \Delta V}=\rho \omega^2 A^2 sin^2 \omega(t-{x\over u}) w(x,t)=ΔVΔE=ρω2A2sin2ω(tux)

平均能量密度:能量密度对时间的平均值。

w ˉ = 1 T ∫ 0 T ρ ω 2 A 2 s i n 2 ω ( t − x u ) d t = ρ ω 2 A 2 [ 1 T ∫ 0 T s i n 2 ω ( t − x u ) d t ] \bar{w}={1\over T}\int^T_{0} \rho \omega^2 A^2 sin^2 \omega(t-{x\over u}) dt =\rho \omega^2 A^2[{1\over T}\int^T_{0} sin^2 \omega(t-{x\over u}) dt] wˉ=T10Tρω2A2sin2ω(tux)dt=ρω2A2[T10Tsin2ω(tux)dt]
正弦函数的平方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为1/2,所以,波的平均能量为
w ˉ = 1 2 ρ ω 2 A 2 \bar{w}={1\over 2}\rho \omega^2 A^2 wˉ=21ρω2A2

波的能流:单位时间通过某界面的能量。即为波场中通过某一界面S的平均功率。

P = w Δ S u Δ t Δ t = w Δ S u P={{w\Delta S u\Delta t}\over{\Delta t}}=w\Delta S u P=ΔtwΔSuΔt=wΔSu
P = w Δ S u = Δ S ρ u ω 2 A 2 s i n 2 ω ( t − x u ) P=w\Delta S u=\Delta S \rho u \omega^2 A^2 sin^2 \omega(t-{x\over u}) P=wΔSu=ΔSρuω2A2sin2ω(tux)
波的平均能流为:
P ˉ = 1 2 Δ S ρ u ω 2 A 2 \bar{P}={1\over 2}\Delta S\rho u \omega^2 A^2 Pˉ=21ΔSρuω2A2

波的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垂直界面所传递的平均能量,通常将波的强度看成矢量,以便反应能量传播的方向。

I = P ˉ Δ S = 1 2 ρ u ω 2 A 2 I={\bar{P}\over{\Delta S}}={1\over 2}\rho u \omega^2 A^2 I=ΔSPˉ=21ρuω2A2

弹性介质的特性阻抗: Z = ρ u Z=\rho u Z=ρu

由波的强度及功率的定义可知,二者具有如下关系:
P = ∫ S I ⋅ d S P=\int_{S}I·dS P=SIdS

波源的功率等于包围波源的闭合曲面S上的功率 P = ∮ S I ⋅ d S P=\oint_{S}I·dS P=SIdS

波在传播过程中,其强度有可能发生衰减。造成衰减的原因一是介质对波能的吸收,二是波束截面的扩大。

6.波的干涉

在几列波相遇的区域内,任一点的振动为各波列单独在该点所引起的各个振动的合成,这一结论叫做波的叠加原理。


满足一定条件的两列波在空间中相遇叠加时,交叠区中某些地方的合振动始终加强,而另一些地方的合振动始终减弱的稳定叠加现象叫做波的干涉,能够产生干涉现象的两列波叫做相干波

产生相干波的条件是: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干涉加强与减弱条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相位差为2π的整数倍时,合成振幅最大,合振动加强,故干涉加强条件为:
Δ ψ = ψ 2 − ψ 1 − 2 π r 2 − r 1 λ = ± 2 k π \Delta \psi=\psi_{2}-\psi_{1}-2\pi{{r_{2}-r_{1}}\over{\lambda}}=\pm2k\pi Δψ=ψ2ψ12πλr2r1=±2kπ
当相位差为2π的整数倍时,合成振幅最大,合振动加强,故干涉减弱条件为:
Δ ψ = ψ 2 − ψ 1 − 2 π r 2 − r 1 λ = ± 2 k π \Delta \psi=\psi_{2}-\psi_{1}-2\pi{{r_{2}-r_{1}}\over{\lambda}}=\pm2k\pi Δψ=ψ2ψ12πλr2r1=±2kπ

当两相干波源为同相波源时,ψ1=ψ2,此时相位差为 Δ ψ = 2 π r 2 − r 1 λ \Delta \psi=2\pi{{r_{2}-r_{1}}\over{\lambda}} Δψ=2πλr2r1,式中的 r 1 − r 2 r_{1}-r_{2} r1r2为两相干波在相遇点的波程差,以δ表示,即
δ = r 1 − r 2 \delta=r_{1}-r_{2} δ=r1r2
故相位差与波程差的关系为
Δ ψ = 2 π δ λ \Delta \psi=2\pi{\delta \over \lambda} Δψ=2πλδ
故用波程差来表示干涉加强、减弱条件为:
δ = { ± 2 k λ 2 ± ( 2 k + 1 ) λ 2 ( k = 0 , 1 , 2 , . . . ) \delta= \begin{cases}\pm2k{\lambda\over 2}\\ \pm(2k+1){\lambda\over 2} \end{cases}\qquad(k=0,1,2,...) δ={±2k2λ±(2k+1)2λ(k=0,1,2,...)
由此可见,波程差 δ \delta δ每变化半个波长,波场中合振动的强弱就变化一次。

7.驻波

驻波也是一种干涉现象,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干涉现象。它是由沿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等幅相干波叠加而成的。乐器中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连续介质中各质元原地振动而不向前传播的运动状态叫做驻波,波场中始终静止不动的各点成为驻波的波节,而将振幅最大的各点成为驻波的波腹

著名的克拉尼图形便是一种平面驻波。
克拉尼图形
一维驻波表达式:
两个反向传播的等幅相干波的波函数分别为:
y 1 = A c o s ω ( t − x u ) y_{1}=Acos\omega(t-{x\over u}) y1=Acosω(tux)
y 2 = A c o s ω ( t + x u ) y_{2}=Acos\omega(t+{x\over u}) y2=Acosω(t+ux)
则合成波为:
y = y 1 + y 2 = 2 A c o s ω u x ⋅ c o s ω t = 2 A c o s 2 π x λ x ⋅ c o s ω t y=y_{1}+y_{2}=2Acos{\omega\over u}x·cos\omega t=2Acos{2\pi {x\over \lambda}}x·cos\omega t y=y1+y2=2Acosuωxcosωt=2Acos2πλxxcosωt
Δ ψ = 2 π δ λ \Delta \psi=2\pi{\delta \over \lambda} Δψ=2πλδ

半波损失: 当反射端是固定的时候,相当于有半个波长π的半波损失。 除此之外,当波从波疏介质近似垂直入射到波密介质界面反射时,有半波损失;反之,当波从波密介质近似垂直入射到波疏介质界面反射时,无半波损失。对于电磁波来说,上述规律同样适用。

8.多普勒效应

机械波没有横向多普勒效应。只有纵向多普勒效应。
ν R = u + ν R u − ν S ν S \nu_{R}={{u+\nu_{R}}\over{u-\nu_{S}}}\nu_{S} νR=uνSu+νRνS

  • 3
    点赞
  • 2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是光学学科中的两个重要分支。物理光学主要研究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过程,探讨光的波动性质和粒子性质,研究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应用光学则是将光学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研究光的应用和相关技术的开发。 在学习这两个分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习题来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习题: 1. 干涉:两束光分别经过两个狭缝照射到屏幕上形成夫琅禾费衍射图样,请问如何调节两狭缝的宽度可以使得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主极大宽度变窄? 2. 衍射:一束长为500 nm的光通过一个单缝衍射装置,装置的单缝宽度为0.1 mm,请问在离屏幕45 cm处的位置,衍射图样中的第一个主极小的夹角是多少? 3. 偏振:一束偏振光通过一个具有能够选择相位差的元件,使得原来的偏振方向发生了变化。请问若元件的相位差为π/2,最初的偏振光是偏振方向上还是线偏振的? 4. 光学仪器:一名物理学家想要制造一个高分辨率的显微镜,他使用了一束长为400 nm的蓝光。请问最高能够达到的分辨率是多少? 这些题目涵盖了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干涉、衍射、偏振和光学仪器等。通过思考和解答这些题目,可以加深对于光学理论的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arifee.

您的鼓励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