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插一句,公众号已开通,后续转战公众号,毕竟公众号上汽车人更多,抽成也没CSDN 50%这么夸张,前段时间为了原力等级,水了很多文章,质量不算太好,后续会好好经营公众号,感谢大家支持。
公众号:不懂汽车的胖子
为了引流,完整版请直接关注公众号查看哈,这里说声抱歉了,这篇不是付费内容。
接上一篇
-
活体检测(汽车安全)
欧洲NCAP从2023年1月起增加对车内儿童存在检测的评分,各项规定非常细致。美国正在立法要求所有新车预装儿童存在检测功能,预计在2025年全面实施。国内相关规范也在评估制定中。
活体检测方案较多,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UWB等方案。UWB能直接检测到胸口呼吸起伏,同时相对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方案较为便宜,确实是活体检测的优选方案。但这并不是UWB数字钥匙能起势的推动者,毕竟,实现数字钥匙功能,车外还得增加好几个锚点。
-
脚踢雷达
UWB相对传统电容/红外方案给用户的体验更好,解决了灵敏度不稳,容易误触发。如,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由于电导率的降低,传感器的响应灵敏度下降,将导致尾门无法正常开闭。此外,车辆清洗过程中水滴的溅落、灰尘覆盖传感器表面,或者在全自动停车场中传动臂的滑动等,都可能被传感器错误地识别为有效的踢腿动作,因而错误的触发尾门开启。
这里直接引用远峰科技对比数据(懒得抄,不得不提出处,非广告):
但不得不说一点,成本高啊,我们来看下解决的应用场景:
1、双手抱物品脚踢开启后备箱
此场景真的很高频吗?
并不是高频使用的场景,购物车不能推到车边?物品不能先放地上?非得脚踢下开后备箱?
我都双手抱物品了,还得单脚表演下我平衡有多厉害?
是不是以后电动车门普及了,也踢下车开门?车是惹着你了还是咋地?真配上脚踢雷达了,虽然有距离范围,但谁保证不碰到车的情况下,能100%刚好控制踢到感应区域?还不是一脚踢上去了?会不会立马来一句,我的AJ啊。
所以,脚踢都不一定是标配的情况下,UWB就更不会有多少搭载量了。
2、洗车、灰尘覆盖误触发
解决的电容误触发的特点,实际上软件逻辑是可一定规避的,当然在部分场景会降低用户体验,比如车辆解锁情况下,脚踢开后备箱(不必检测钥匙),这样容易被误触发打开后备箱,但增加一个检测钥匙的逻辑就解决了,对用户来说,一定要带钥匙才能脚踢后备箱有什么问题吗?
手机端远未普及
-
成本
手机端消费级芯片同样也是成本较高,缺少高频高体验的应用场景,导致不能规模化降本,不再详述
-
应用场景
没有突出的优势,及高频的应用场景。
数据传输、车钥匙有wifi、蓝牙、NFC,室内高精定位还没像导航一样那么必不可缺,家居控制被蓝牙玩烂了,唯一可能的方向就是手势识别等这类AR/VR或生活应用了,但华为、荣耀用摄像头也玩的666(隔空手势投放),摄像头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
标准化
这个不提了,标准涉及的利益太多了,效率一直很慢,谁先占领市场,才能快速推动标准建立
-
生态系统
应用场景都没特殊的应用场景,那就没有开发者去开发相应的生态应用了,还是看谁家能玩出花来吧。
结合以上应用场景,UWB数字钥匙想铺开铺爆还是很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