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中,斐波那契数列到第几位时超出intu long long范围

C/C++中,斐波那契数列到第几位时超出int/u long long范围

分析:

我们知道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均大于等于0,如果C=A+B(A >= 0, B >= 0),不妨令A >= B,一定有C/A >= 1。而如果C超出范围,无论是有符号类型,还是无符号类型,一定有C/A < 1。利用这一点,我们只需找出与前一位的商小于1的那一位即可,代码如下。

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a[100];
unsigned long long b[100];

int main(){
	int i;
	a[0] = b[0] = 0;
	a[1] = b[1] = b[2] = a[2] = 1;
	for(i = 2; a[i]/a[i-1] >= 1; i++){
		a[i+1] = a[i] + a[i-1];
	}
	printf("INT: %d\n", i);
	for(i = 2; b[i]/b[i-1] >= 1; i++){
		b[i+1] = b[i] + b[i-1];
	}
	printf("ULONG LONG: %d", i);
	return 0;
}

输出结果:

INT: 47
ULONG LONG: 94
### 回答1: 这是一个经典的算法题,通常被称为斐波那契数列。在C/C++,可以使用循环或递归来实现该算法。循环实现通常比递归更高效,因为递归会产生额外的调用开销。以下是使用循环实现斐波那契数列C语言代码示例: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 a = 0, b = 1, c, i; printf("Enter the number of terms: "); scanf("%d", &n); printf("Fibonacci Series: "); for (i = 1; i <= n; i++) { printf("%d, ", a); c = a + b; a = b; b = c; } return 0; } ``` 其,变量a和b分别存储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个数,c则为当前数的值,i用于表示当前循环到第几个数,n为用户输入的数列长度。程序,首先让用户输入数列长度n,然后使用for循环依次输出数列的每一个数,每次迭代更新a、b和c的值,直到输出完所有数为止。 ### 回答2: 斐波那契数列是指前两个数为1,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的数列。例如:1、1、2、3、5、8、13、21、34…… 这个数列在数学上有很多应用,非常重要。 在C/C++语言,计算斐波那契数列可以使用迭代或递归的方式进行。其,递归方式的代码比较简单,但是会导致大量的重复计算,会造成程序效率的降低。 以下是递归方法的示例代码: ```c int fib(int n) { if(n<2) return n; else return fib(n-1)+fib(n-2); } ``` 这段代码,如果输入n小于2,则直接返回n;否则,使用递归的方式计算fib(n-1)和fib(n-2)两个值的和,并将结果返回。虽然代码简单易懂,但是会造成效率较低的问题。 而迭代的方式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在每次计算只需要计算前两个数的和即可,如下面这个示例代码: ```c int fib(int n) { int a = 1, b = 1; for(int i=3; i<=n; i++) { int c = a + b; a = b; b = c; } return b; } ``` 这段代码,先定义了a和b两个变量,并将它们初始化为1,作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然后通过for循环计算第n个斐波那契数,并返回结果b。 总之,在C/C++,计算斐波那契数列可以使用递归或迭代的方法,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提高效率和减少计算量。 ### 回答3: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在计算机编程也经常用到。斐波那契数列是这样一个数列:0、1、1、2、3、5、8、13、21、34、……它的特点是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例如,第三个数是0+1=1,第四个数是1+1=2,以此类推。 计算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递归或循环的方式实现。递归的实现方式相对简单,就是利用函数调用自身的特性计算结果。但是如果使用递归的方式计算斐波那契数列,会造成间复杂度的增长,导致程序效率低下,容易出现内存泄漏等问题。 因此,一般使用循环的方式来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通过给定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然后依次计算出后续的数。例如,假设第一个数为0,第二个数为1,则可以通过以下代码计算前十个斐波那契数列int n = 10; //要计算的斐波那契数列个数 int a = 0; //第一个数 int b = 1; //第二个数 int c; //存储计算出的数 for(int i = 1; i <= n; i++) { if(i == 1) { printf("%d ", a); } else if(i == 2) { printf("%d ", b); } else { c = a + b; printf("%d ", c); a = b; b = c; } } 上述程序,先给定要计算的斐波那契数列的个数,然后初始化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接着,通过循环计算出后续的数,将计算出的数存储在变量c,然后更新a和b的值,继续进行下一次计算。最后,将计算出的数输出到屏幕上。 通过这种循环的方式来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可以避免使用递归导致的间和空间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高程序的效率和稳定性。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