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0:Java编程系列-1 我想写个冒泡排序

Re0:Java编程系列

作者参加校招,在复习Java的同时,决定开一打系列博客。复习的同时,作者希望能留下材料,方便也服务一些新入门的小伙伴。

本系列文章从基础入手,由简单的功能函数开始,再扩展为项目结构等等。进一步延伸至Java编程的核心思想,封装继承多态

文章从面向功能编程方法开始过渡,手写代码的同时,逐渐向小伙伴揭示Java的编程思想和面向对象编程方法


提示:Java写代码前,需要Java环境和IDE集成环境,作者不赘述,希望小伙伴们提前准备好。


前言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想写个冒泡排序。
但是,面对Java庞大的IDE,我不知所措。
也许,我应该看看,冒泡排序的算法,细细思考,冒泡排序的代码写法。
伴着夜色,我哆嗦着爬上书桌,开始敲码。


一、冒泡排序?

引导:冒泡排序是一种算法,从过程来分析,犹如人类沉入水底。在人下降的过程中,不断会有气泡上升,顾明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需要注意三点:

  • 算法是按照什么顺序执行的?
  • 排好的元素是在数组前,还是在数组后?
  • 未排好的元素是如何控制,从而达成有序数组?

当我们想清楚,这三个问题后,冒泡排序便可以顺手拈来了。以后,无论语言换成什么,我们都可以迅速完成冒泡排序算法。

现在,花1分钟,思考以上的问题。

二、开始敲码!

1.函数编写

首先,我们弄好一个函数的模子。设定好参数和返回值,遵守函数的命名风格,“首单词字母小写,其余单词字母大写”。

代码如下(示例):

	public int[] bubbleSort(int[] array) {
		//Todo
		return array;
	}

然后,我们理清楚思路,对问题逐一分析,并且构思代码。

  1. 函数顺序由小下标到达大下标,按0 -> length-1顺序执行。
  2. 每一遍排序执行结束,都在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那么最后一个元素一定是已经排好的。
  3. 未排好的元素应逐渐变少,排好的元素将缓慢增多。当数组第一个元素后的所有元素排好时,整个排序便完成了。

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排序完成,数组中最大的元素到了数组的末尾。而且每一次排序中,我们至少能排好一个元素。

代码如下(示例):

	public int[] bubbleSort(int[] array) {
		//交换,临时变量
		int temp = 0;
		//外层循环,意味着排序次数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 1; i++) {
			//内层循环,意味着比较次数
			for (int j = 0; j < array.length - i - 1; j++) {
				//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时,置换
				if(array[j] > array[j+1]) {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1];
					array[j+1] = temp;
				}
			}
		}
		return array;
	}

2.优化函数

具体函数编程完成后,我们发现,有些情况下,尤其是在数组本身已经相当有序时,我们的置换次数几乎没有。但是,函数还是傻呆呆一遍遍的排序,一遍遍的比较。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一种机制,控制排序次数呢?

仔细想想,为什么不可以直接控制比较次数?

当一轮排序中,数组中的所有元素都没发生变化,意味着排序已经完成。

为了直观感受,各冒泡函数版本的优劣。我们来写一个BubbleSort类,并通过类的成员函数,控制各版本的冒泡函数。

同时,新增两个成员变量,用于冒泡函数的控制机制。

代码如下(示例):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记录量,排序执行次数
	public int total;
	//判断量,判断排序情况
	public boolean isOK;
	
	public int[] bubbleSort1(int[] array) {
		//Todo
		return array;
	}
	public int[] bubbleSort2(int[] array) {
		//Todo
		return array;
	}
	public int[] bubbleSort3(int[] array) {
		//Todo
		return array;
	}
}

我们给bubbleSort1新增一个total,记录排序次数。

我们给bubbleSort2新增一个total,记录排序次数。并且增加一个判断机制isOK,当判断数组已经有序时,结束。

我们给bubbleSort3新增一个total,记录排序次数。并且增加一个判断机制isOK,当判断数组已经有序时,结束。在函数执行前,我们判断数组的边界合法时,才执行函数主体。

代码如下(示例):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int total;
	public boolean isOK;
	
	public int[] bubbleSort1(int[] array) {
		int temp = 0;
		total = 0;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 1; i++) {
			for (int j = 0; j < array.length - i - 1; j++) {
				if(array[j] > array[j+1]) {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1];
					array[j+1] = temp;
				}
			}
			//所有比较完成后,排序次数加一
			total++;
		}
		return array;
	}
	public int[] bubbleSort2(int[] array) {
		int temp = 0;
		total = 0;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 1; i++) {
			//假设数组有序,isOK为true
			isOK = true;
			for (int j = 0; j < array.length - i - 1; j++) {
				if(array[j] > array[j+1]) {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1];
					array[j+1] = temp;
					//置换发生时,意味着排序未完成
					isOK = false;
				}
			}
			total++;
			//判断,数组情况
			if (isOK) {
				break;
			}
		}
		return array;
	}
	public int[] bubbleSort3(int[] array) {
		//当数组为空时,直接返回空
		if (array == null || array.length < 1) {
			return null;
		} 
		//bubblesort2
		...
	}
}

3.启动函数

经过编码和优化,我们有了三个排序函数,是时候验证一下,我们的思路了。

在Java编程中,一切事物均是对象。而对象,恰恰便是类的实例。我们在写的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都是在类中的。

犹如函数的使用需要参数一般,类的使用需要对象。

我们需要将类,实例化成对象后,通过对象,才能调用类的函数。

方便测试,我们将main函数写在BubbleSort类中,直接运行。

代码如下(示例):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记录量,排序执行次数
	public int total;
	//判断量,判断排序情况
	public boolean isOK;
	
	public int[] bubbleSort1(int[] array) {
		//Todo
		return array;
	}
	public int[] bubbleSort2(int[] array) {
		//Todo
		return array;
	}
	public int[] bubbleSort3(int[] array) {
		//Todo
		return arr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对象初始化
		BubbleSort test = new BubbleSort();
		int[] array1_1 = {1,5,4,8,3,30,11};
		int[] array1_2 = {1,2,3,6,9,30,15};
		int[] array2_1 = {1,5,4,8,3,30,11};
		int[] array2_2 = {1,2,3,6,9,30,15};
		int[] array;
		//格式化输出
		System.out.println("原数组array1:" + Arrays.toString(array1_1));
		System.out.println("原数组array2:" + Arrays.toString(array1_2));
		
		array = test.bubbleSort1(array1_1);
		System.out.println("Sort1-1:" + Arrays.toString(array));
		System.out.println("执行次数:" + test.total);
		array = test.bubbleSort1(array1_2);
		System.out.println("Sort1-2:" + Arrays.toString(array));
		System.out.println("执行次数:" + test.total);
		
		array = test.bubbleSort2(array2_1);
		System.out.println("Sort2-1:" + Arrays.toString(array));
		System.out.println("执行次数:" + test.total);
		array = test.bubbleSort2(array2_2);
		System.out.println("Sort2-2:" + Arrays.toString(array));
		System.out.println("执行次数:" + test.total);
	}
	}
}

鼠标右键,敲击Run,我们来跑程序。


总结

时钟滴答滴地响着,我终于敲上了代码的最后一个字符。
我将功能敲好,分别优化出三个函数,并且将它们组织在一个类里。
为了控制机制,我在类中增加两个变量。
测试中,我将主函数编写好,直接放在类里。
我拿起鼠标,看着光标缓缓移动,直到它停在Run处。
轻轻敲击一下,看着熟悉的控制台,我放下手中的鼠标,脱下鞋,爬上床,心满意足地睡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