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内存区域与内存溢出异常
运行时数据区
Java虚拟机在执行Java程序的过程中会把它所管理的内存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数区域。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
- 是一块比较小的内存空间,可以看做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
- 在Java虚拟机模型里,字节码解释器工作时就是通过改变这个计数器的值来选取下一条需要执行的字节码指令,它是程序控制流的指示器,分支、循环、跳转、异常处理、线程恢复等基础功能都需要依赖这个计数器完成。
- 由于虚拟机的多线程是通过线程轮流切换、分配处理器执行时间的方式来实现的,任何一个确定时刻一个处理器(对于多核处理器来说就是一个内核)都只会执行一条线程中的指令。因此,为了多线程切换后能够恢复到正确的执行位置,每条线程都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各条线程之间计数器互不影响,独立存储,我们称这类内存区域为“线程私有”的内存。
- 如果线程正在执行的是Java方法,这个计数器记录的是正在执行的虚拟机字节码指令的地址;如果正在执行的是本地(Native)方法,这个计数器值则为空(Undefined)。
Java虚拟机栈(Java Virtual Machine Stack)
基本概念:
- 线程私有,声明周期与线程相同。
- 虚拟机栈描述的是Java方法执行的线程内存模型:每个方法被执行的时候,Java虚拟机都会同步创建一个栈帧(Stack Frame)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组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每一个方法被调用直至执行完毕的过程,就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从入栈到出栈的过程。
- 通常所说的“堆内存”、“栈内存”中,栈,指的是虚拟机栈,更多情况下指的是虚拟机栈中的局部变量表部分。
局部变量表
- 局部变量表存放了编译期可知的各种Java虚拟机基本数据类型(boolean、byte、char、short、int、float、long、double)、对象的引用(reference类型,并不等同于对象本身,可能是一个只想对象起始地址的引用指针,也可能是指向一个对象的句柄或者其他与此对象相关的设置)和returnAddress类型(指向了一条字节码执行的地址)。
- 这些数据类型在局部变量表中的存储空间以局部变量槽(Slot)表示,其中64位长度的long和double类型的数据会占用两个变量槽,其余的数据类型只占用一个。
- 局部变量表所需的内存空间在编译期间完成分配,当进入一个方法时,这个方法需要在栈帧中分配多大的局部变量空间是完全确定的,在方法运行期间不会改变局部变量表的大小(槽的数量)。
- 这个内存区域被规定了两类异常状况:
- 如果线程请求的栈深度大于虚拟机所允许的深度,将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异常;
- 如果Java虚拟机栈容量可以动态扩展,当栈扩展时无法申请到足够的内存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本地方法栈
本地方法栈与虚拟机栈所发挥的作用非常类似,区别是:
- 虚拟机栈为虚拟机执行Java方法(也就是字节码)服务,而本地方法栈则是为虚拟机使用本地方法服务。
- 与虚拟机栈一样,也会在栈深度溢出或栈拓展失败抛出异常。
Java堆(Java Heap)
堆的特点:
- 是虚拟机所管理内存中最大的一块。
- Java对是被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在虚拟机启动时创建。
- 此内存的唯一作用是存放实例对象。
Java堆是垃圾收集齐管理的内存区域,又被称为GC堆。 - 从回收内存角度看,现代垃圾收集器大部分都是基于分代收集理论设计的。“新生代”、“老年代”、“永久代”、“Eden空间”、“From Survivor空间”、“To Survivor空间”
- 现在主流Java虚拟机都是按照可拓展实现的(-Xmx和-Xms设定)
方法区
方法区与Java堆一样,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型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及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缓存等数据。【方法区被描述为堆的一个逻辑部分,也有别名“非堆”,目的与堆区分开】
- 方法区无法满足新的内存分配需求时,将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运行时常量池
- 运行时常量池是方法区的一部分。
- Class文件除了有类的版本、字段、方法、接口等描述信息外,还有一项信息是常量池表,用于存放编译器生成的各种字面量与符号引用,这部分内容将在类加载后存放到方法区的运行时常量池中。
- 运行时常量池相对于Class文件常量池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具备动态性,Java语言并不要常量一定只有编译期才能产生,也就是说,并非预置入Class文件中常量池的内容才能进入方法区运行时常量池,运行期间也可以将新的常量放入池中。
直接内存
直接内存并不是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的一部分但被频繁使用。
- JDK1.4中新加入了NIO(New Input/Output)l类,引用了一种基于通道(Channel)与缓冲区(Buffer)的I/O方式,它可以使用Natice函数库直接分配堆外内存,然后通过一个存储在Java堆里面的DirectByteBuffer对象作为这块内存的引用进行操作。(避免在Java堆和Native堆中来回复制数据)
- 在配置虚拟机参数时,会根据实际内存设置-Xmx等信息,但容易忽略直接内存,如果各个内存区域综合大于物理内存限制,动态拓展时可能会出现OutOfmemoryError异常。
HostSpot虚拟机对象探秘
HotSpot虚拟机在Java堆中对象分配、布局和访问的全过程。
对象的创建
类加载—>对象分配内存—>初始化---->必要信息存放到对象头中—>new 初始化
划分可用空间:
语言层面上,创建对象,通常(例外:复制、反序列化)仅仅是一个new关键字而已。而在虚拟机中,对象(仅限于普通对象,不包括数组和Class对象等)的创建是怎样的过程?
- 当Java虚拟机遇到一条字节码new指令时,首先将去检查这个指令的参数是否能在常量池中定位到一个类的符号引用,并检查这个符号引用代表的类是否已经被加载、解析和初始化过。如果没有,那必须先执行相应的类加载过程。
- 在类加载检查通过后,接下来虚拟机将为新生对象分配内存。对象所需内存的大小在类加载完成后便可完全确定,为对象分配空间的任务实际上便等同于把一块确定大小的内存从Java堆中划分出来。
- 假设Java堆中内存时绝对规整的,所有被使用过的内存都被放一边,空闲的内存被放在另一边,中间放着一个指针作为分界点的指示器,那所分配内存就仅仅是把那个指针向空闲方向挪动一段于对象大小相等的距离,这种分配方式称为“指针碰撞”。
- 如果Java堆中的内存并不是规整的,被使用的内存和空闲的内存相互交错在一起,那么就不能进行指针碰撞,虚拟机就必须维护一个列表,记录上哪些内存是可用的,再分配的时候从列表中找到一块足够大的空间划分给对象实例,并且更新列表上的记录,这种分配方式称为“空闲列表”。
选则那种分配方式由Java堆是否规整决定,而Java堆是否规整又由所采用的垃圾收集器是否带有空间压缩整理的能力决定:
- 当使用Serial、ParNew等带压缩整理过程的收集器时,系统采用的分配算法是指针碰撞,既简单又高效。
- 当使用CMS这种基于清楚算法的收集器时,理论上就只能采用较为复杂的空闲列表来分配内存。
对象内存分配
除了划分可用空间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对象创建在虚拟机中是非常频繁的行为,即使仅仅修改一个指针所指向的位置,在并发的情况下也不是线程安全的,可能会出现正在给对象A分配内存,指针还没来得及修改,对象B又同时使用了原来的指针处理—
- 实际上虚拟机是采用CAS配上失败重试的方式保证更新操作的原子性;
- 另外一种是把内存分配的动作按照线程划分在不同的空间之中进行,即每个线程在Java堆中预先分配一小块内存,称为本地线程分配缓冲,哪个线程要分配内存,就在哪个线程的本地缓冲区中分配,只有本地缓冲区用完了,分配新的缓存区时才需要同步锁定。
初始化
- 内存分配完成后,虚拟机必须将分配到的内存空间(不包括对象头)都初始化为零值,如果使用了TLAB。这个操作可以提前至TLAB分配时顺便进行。
- 这步操作保证了对象的实例字段在Java代码中可以不赋初始值就直接使用,使程序能访问到这些字段的数据层类型所对应的零值。
对对象进行必要的设置
- 对象是哪个类的实例,如何找到类的元数据信息、对象的哈希码(实际上对象的哈希码会延后到真正调用Object::hashCode()方法时才计算)、对象的GC分代年龄等信息。
- 这些信息存放在对象的对象头(Object Header)之中
- 根据虚拟机当前运行状态的不同,如是否启用偏向锁等,对象头会有不同的设置方式。
虚拟机角度看,一个对象已经产生,Java程序看,对象创建刚刚开始
- 对象创建的开始:构造函数,即从Class文件中的()方法还没有执行,所有的字段都为默认零值,对象需要的其他资源和状态信息也都没有按照预定的意图构造好。
- 一般来说(由字节码流中new指令后面是否跟随invokespecial指令所决定,Java编译器会在遇到new关键字的地方同时生成两条字节码指令,但如果直接通过其他方式产生的则不一定如此),new指令之后会接着执行()方法,按照程序员的意愿对对象进行初始化,这样一个真正可用的对象才算完全被构造出来。
对象的内存布局
在HotSpot虚拟机里,对象在堆内存中的存储布局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对象头(Header)、实例数据(Instance Data)、对齐填充(Pa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