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恐龙化石,摄影测量在古生物学中有怎样的意义?

中国地质大学利用云端地球技术,使学生能亲手重建恐龙化石3D模型,增强古生物学学习体验。通过数字技术,学生们可以全方位观察并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直以来,恐龙都是很多人喜欢的对象,各种恐龙主题的影视作品也是层出不穷,特别是《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将恐龙推上了电影明星的位置。各种收藏恐龙巨型化石的博物馆也相当受欢迎。

随着三维重建的普及,建模打印和恐龙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例如,中国地质大学古生物专业课的老师,就在课堂上教会同学们如何运用云端地球拍摄恐龙头骨化石(模型教具),生成数字化三维模型。

古生物学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古代生物遗体和化石,分析古生物,探讨和研究古代气候、地理、环境、地质等等

但是据了解,古生物学因为冷门所报考的人数极少,成为当今稀缺专业。就连北大的古生物学专业自2008年开设以来,只有六个报考的学生,而且这些学生都是不同届的,以至于被大家调侃为“六代单传”的专业,如果这个学生请假,那么全系都可以放假休息了。

而地大的专业课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古生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们对古生物学的兴趣,通过数字化三维拍照建模的方式,让每位同学都能自己动手重建恐龙化石(模型教具),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项目地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采集硬件

Redmi Note11 5G

建模平台

云端地球云平台

图像数量

64

摄像头

50MP+8MP

处理时间

10分钟3秒

苏同学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1级地质学的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选择了古生物学专业课。

▲通过恐龙化石3D模型,同学可以从各个角度观察化石,并进行更好的互动。

据苏同学介绍,老师安排他们建模的目的主要就是对课堂的一种补充,老师说古生物建模更利于之后的学术交流和展示,因为之前都是图片或者手绘,而三维模型更加直观准确

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云端地球拍照建模的功能,纷纷环绕恐龙化石进行拍摄采集,然后上传至云端地球生成3D模型。

除了恐龙化石还有海星化石等,通过3D数字化技术真实还原所有细枝末节,连细微的化石裂痕都能真实地还原出来。

同时云端地球采用了目前公认的环境友好型生物塑料PLA作为打印材料(后续会增加树脂、金属等其他材料),实现了单体部位的整体打印,打印出来的恐龙骨骼模型仅有8克左右。

数字技术为诸多学科在新时代的研究与发展,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提升空间。

而今,得益于数字技术的进步,让教学工作更加精准高效,也让同学们能够设身处地置身于失落已久的世界,可以真切的从中剖析“鲜活”的信息,揭开尘封亿万年的生物奥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