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个人学习笔记,后续会进行修改完善,目前还在初步学习阶段。参考gitee上《从零开始写RISC-V处理器》。
在写testbench文件时,有两点需要注意的,第一点就是在testbench文件里加上读指令文件的操作:
initial begin
    $readmemh ("inst.data", tinyriscv_soc_top_0.u_rom._rom);
//inst.data文件读入到rom模块里,inst.data里面的内容就是一条条指令,这样处理器开始执行时就可以从rom里取到指令
end
第二点就是,在仿真期间将仿真波形dump出到某一个文件里:
initial begin
    $dumpfile("tinyriscv_soc_tb.vcd");
    $dumpvars(0, tinyriscv_soc_tb);
//这样仿真波形就会被dump出到tinyriscv_soc_tb.vcd文件,使用gtkwave工具就可以查看波形了
end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Verilog自带的DVE进行波形查看,等后续再补相关操作
 
                   
                   
                   
                   
                             这篇博客介绍了在Verilog中编写testbench时的两个关键步骤:一是利用$readmemh函数读取指令文件到ROM模块,以便处理器在仿真时执行;二是使用$dumpfile和$dumpvars将仿真波形输出到.vcd文件,便于使用gtkwave等工具查看。这有助于理解和调试RISC-V处理器的仿真过程。
这篇博客介绍了在Verilog中编写testbench时的两个关键步骤:一是利用$readmemh函数读取指令文件到ROM模块,以便处理器在仿真时执行;二是使用$dumpfile和$dumpvars将仿真波形输出到.vcd文件,便于使用gtkwave等工具查看。这有助于理解和调试RISC-V处理器的仿真过程。
           
       
           
                 
                 
                 
                 
                 
                
               
                 
                 
                 
                 
                
               
                 
                 扫一扫
扫一扫
                     
              
             
                   1305
					130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到【灌水乐园】发言
到【灌水乐园】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