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肉摊走出的副教授,从被大学驱逐到获得诺奖,她的人生堪称传奇

生物化学家卡里科凭借对mRNA疫苗的坚定信念,历经多次挫折,最终与魏斯曼合作开发出挽救无数生命的新冠疫苗。她的故事激励女性科学家追求科学梦想,无需在家庭和职业间妥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bfc6ad92fcdff2b0189e9037e3e218f.jpeg

来源:硕博情报局
编辑:元素魔方科研服务

1c99be06c5ee2ef366987823ab11bb36.gif

“研路漫漫,伴你同行”

b9b58e072f737c9dd177425ad0cb6912.png

从小生活艰苦,16岁写下梦想,想做一名科学家,博士毕业着手研究,却长期拿不到科研基金,被解雇3次、降职、甚至丢掉工作、时薪只有1美元……

再到后来,她获得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奖委员会对此表示,“mRNA 疫苗与其他 Covid-19 疫苗一起已被注射超过130亿次。他们共同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为遏制住这场大流行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位科学家名叫卡里科,她是如何经历了这样传奇的人生?

e140bb4c756fd5df0892b8c6b035f68a.png诺奖获奖者卡塔琳·卡里科(Katalin Karikó)|Jessica Kourkounis

卡塔林·卡里科是一位生物化学家,出生于匈牙利,1985年移居美国。她加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先后担任研究助理和神经外科副教授。

多次被解雇又罹患癌症

她仍旧冒险守护mRNA

outside_default.png

outside_default.png

被誉为“mRNA新冠疫苗之母”的卡里科,从小家境贫寒,父亲是一名屠夫,除了读书之外,她还需要在自家的卖肉摊帮忙维持生计,家人住在只有一个屋子的房子里,没自来水也没冰箱,按照这样的生活轨迹,本该继承父业的她,从16岁开始励志要当一名科学家。

因为生性乐观好奇,卡里科从小就喜欢在父亲工作时,默默地观察动物的心脏和内脏,从此便爱上了生物。后考入匈牙利名校塞格德大学(University of Szeged),在一场学术报告中,感受到了mRNA的魅力,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重点研究mRNA的应用。

1961年,当时的学术界,这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因为基因工程诞生不久,所有涉及mRNA的研究,也只是均是以DNA为目标,很少有人看好相关mRNA的研究。博士毕业后,她选择了进入匈牙利科学院塞格德生物中心(Biological Research Centre, Szeged)生物物理研究所。

然而研究处处是瓶颈,卡里科还因过于专心研究mRNA,没获得任何其他科研成果,结果被工作单位解雇了!随后,她一直想在欧洲找个职位但无果,只能远赴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在那里为她提供了一个博士后职位。

be4cc02bb307d5822119a4553ce5d64d.png图:google

此刻,mRNA研究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卡里科深信mRNA的巨大作用,如果先在人体内注射病毒的mRNA编码,诱导体内产生了病毒的蛋白质;免疫系统接着发生“应激”,提前产生了抗体;那么等真正的病毒来临时,人体不就早已做好准备了吗?

然而这在当时是免疫学从未设想过的路,自然在当时几乎无人理解,甚至被学界一些声音嘲笑。后来辗转其他实验室,2次遭遇自己的合作伙伴跳槽生物公司,大学没能批准她的科研经费,研究团队也散伙了,这也是第二次被解雇……

1989年,卡里科的研究被宾夕法尼亚大学被心脏病专家Elliot Barnathan青睐,为她提供了一份“研究助理教授”的工作,为了开发mRNA疫苗,后续长达8年的时间,她年年申请基金,却是接连失败

1995年,因过于沉迷不被看好的mRNA,卡里科被降了职,从一个个高级科学家们的实验室辗转,变为人手不够时的“替补”,彻底陷入了职业生涯的低谷。生活中也未能幸免,她突然被诊断出罹患癌症,需要进行两次手术,然而丈夫因为签证问题被滞留家乡,她只能自己一边治疗,一边照顾孩子。

遇见志同道合的研究者

他们在疫情中创造了奇迹后斩获诺奖

outside_default.png

outside_default.png

尽管如此,卡里科坚持留在了夕法尼亚大学,也遇见了一拍即合的合作伙伴魏斯曼(研究艾滋病病毒疫苗的学者)。在守护mRNA的这场冒险,让卡里科几乎变得整天魂不守舍。她领着很低的工资,却整天泡在实验室里。丈夫还为她算过,如果以时薪计,“卡里科的时薪只有1美元”。

最终他们总算有了点成果,将“如何抑制mRNA疫苗引起的过度免疫”这个研究课题相关文章发表在了Immunity杂志上。

98a245168557c87df3e9fa95f1b8d740.png

图片来源:Immunity

从2005年至2013年,mRNA 技术逐渐被认可,它的商业价值也逐步被挖掘出来,卡里科也在尝试用mRNA 技术来治疗疾病。

2006年卡里科和魏斯曼也创立了一家公司,名叫RNARx,卡里科担任这家公司的CEO,此后RNARx获得了来自政府的90万美元的资助。

4年后,二人共同奋斗出来的专利,却被夕法尼亚大学卖给了实验室供应商,RNARx公司尚未进入临床的项目就此夭折了。

201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不再续聘卡里科,她选择进入了一家生物公司,担任副总裁,还被同事嘲笑因为不合格而被解聘,当时这家公司也只是个连自己的网站都没有的小公司。

卡里科继续和魏斯曼的研究,以改进mRNA 技术。2017年,mRNA真的开始在人体进行试验,有7-8个mRNA疫苗的试验项目在开展,但没有一个mRNA疫苗成功获批上市,人们不太相信这个技术能发挥很大的价值。

没想到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来袭,改变了这一切。

0a611f9dfe9d0119e21af225a7efc901.png 2015年,卡里科和魏斯曼,图片来自 Katalin Karikó

2020年4月,《纽约时报》长篇幅介绍了这位籍籍无名的女科学家,尽管该报发表时,mRNA新冠疫苗还正在开展临床试验,还只是一款有潜力的新冠疫苗,然而随着mRNA新冠疫苗在临床上的结果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mRNA技术以及它的最早发明人。

2020年11月8日,辉瑞-拜恩泰科疫苗的首批检测结果出炉,表明mRNA疫苗对这种新病毒具有强大的防护功效

2023年10月2日,首个诺贝尔奖揭晓。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以表彰其“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使得开发有效的针对COVID-19的mRNA疫苗成为可能”。

4fade04ac4dc134b1540c53c545a329d.png

在收到诺奖的通知电话时,卡里科说:“作为女人和妈妈,我想对女性科学家说,你不必在家庭和工作中做出取舍,不必过度照料孩子。你做了什么才是重要的,她会把你视为榜样。”

毕竟在卡里科沉默苦闷的研究岁月中,比她出名更早的竟是她的女儿,两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夺得金牌的冠军,祖萨娜·弗朗西亚(Zsuzsanna Francia)。

90e95de8052089239a942e158118ae6e.png图源:google

如今,新冠疫苗让mRNA领域信心大增。最早拥有相关技术的莫德纳今年放话称,正研制个体化的肿瘤疫苗,预计5年内落地。“预计在本世纪末,用mRNA疫苗消灭肿瘤。”

4a2139ed3eb94e0014224c81a768ddd5.jpeg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除特别注明原创授权转载文章外,其他文章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编辑:元素魔方科研服务

哎呦,不错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