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供应链成本主要包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仓储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缺货成本、质量成本、管理成本。
很多公司经过多年的管理改善,上述的单项成本已经做到了最大程度的降低。现在,供应链成本管理的难度在于,我们不光要建立起降低各单项成本的管理方法,更难的是各单项成本之间的平衡。我们经常会发现,企业的某些单项成本是降低了不少。但是公司的供应链总成本反而是不降反升。这是为什么呢?
采购成本降低了,质量成本可能会增加。这一点,大家应该并不难理解——购买便宜材料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生产成本降低了,就要增加一定量的库存成本,原材料库存备的越充分。生产线临时调产的频率就越低,加班的量就越少。成品库存的适当储备,生产线的效率就会有所提高。

仓储成本降低了,缺货成本可能会增加。仓库运作更易出错(收错货、发错料、数据不准),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另外,采购成本也会增加,因为采购的数量大不了。
运输成本降低了,库存成本可能会增加。一个月的需求量是一次运输好,还是分多次运输好?另外,运输成本降低了,运输的时限、按时率、损耗率等都会受到影响。导致销售的成本会增加。
库存成本降低了,首先,缺货成本会增加。其次,采购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会增加。采购成本与采购的数量应该是直接成正比关系的。采购的数量越大,采购的优惠就越多。
显然,缺货成本降低了,库存成本就有可能增加。
说来说去,原来咱们需要一个MES系统,去合理化,平衡化地调节这个成本,这样才能使企业成本达到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