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 OBS 录像设置经验总结

概述:

此文用于记录自己对于 OBS 录像软件各参数的理解心得, 方便以后需要时提高设置的效率. 本人不是专业人士, 文章中各项参数作用来源于自己每一次录制观察以及查阅资料后得出的经验, 因此肯定有不恰当的地方, 对此欢迎指正.

同时需要了解的是, OBS 对于不同的硬件提供的可选项是不同的. 文章中使用的设备为 Intel Core CPU + NVIDIA RTX GPU 非笔记本.

本文中的参数选择适用于需要更好的画质同时能够接受稍大的视频体积. 需求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本文介绍的参数作用进行调节.

正文:

1. 录像设置:

录像格式:

一般使用 .mkv 或 .mp4 :

  • .mkv (Matroska): 兼容性较 .mp4 稍差, 其最主要的优点是在录制时如果发生意外(如停电)而导致录制中断, 一般不会丢失全部录像数据, 但也不能完全保证文件不会损坏. 不过相较于 .mp4 可以说安全性已经非常高了, 建议选择.
  • .mp4 (MPEG-4): 兼容性较好, 如在 wordpress 网站中上传 .mkv 格式的视频可能会无法播放. 但若录制意外中断则会丢失所有录像数据, 如果必须使用 .mp4 且需求中断时不损失录像, 可以考虑使用 OBS 中的 分片mp4 选项.

视频编码器:

  • x264: 仅调用 cpu 进行编码. 优点是相同录制规格下会比用硬件编码的 h264 视频质量好, 但是耗时非常久.
  • NVENC H.264: 兼容性好, 同时调用 n 卡来进行编码加速, 能够大大加速编码速度, 但是相同规格下输出的画面会比 x264 编码的质量差 (NVENC 为 NVIDIA 显卡加速).
  • NVENC HEVC (H.265): 编码效率较好, 是 H.264 的升级版, 可以做到在其他设置都相同的情况下, 使用更低的码率, 更小的体积来获得更高的品质. 换言之, 与 H.264 相比能够在保持相同水平的清晰度的情况下, 做到更小的视频体积. 缺点是录制时会占用更多的 GPU 且 HEVC 编码的视频在播放时对于播放端设备的解码能力也有一定需求, 如果设备性能孱弱则可能无法流畅播放.

音频编码器:

常用的有 FLAC 和 AAC, 对于视频的体积增加较小. 两者的音质区别大小主要取决于使用麦克风的品质, 选择哪个对于一般的百元麦来说区别不大, 如果是好点的麦可以选择 FLAC 或者更好的 ALAC. 其中 ALAC 可以开启 Bilibili 的 Hires 音质.

  • FLAC: 无损音频.
  • AAC: 有损音频.

音轨:

音频选项卡中设置好各音轨的名称和码率后, 在此处勾选开启需要在录制中使用的音轨, 开启后再在混音器设置中分配每一个音频源使用的音轨.

例如: 我在音频选项卡中勾选了 1,2,3,4 号音轨. 其中 2, 3, 4 分别用来录制 语音软件, 麦克风, 游戏(应用音频) 的音频, 而 1 用于录制 2, 3, 4 三者结合的音频. 在这种情景下应该按照下图 混音器设置 来设置.

音频选项卡
音频选项卡
混音器设置

2. 编码器设置:

速率控制:

  • CBR (Constant Bitrates): 固定比特率录制, 录制出的视频比特率会维持在设定值.

    • 优点: 性能开销较小.
    • 缺点: 会造成视频的码率分配不合理, 从而导致高动态画面不清晰和低动态画面分配过多无效的码率.
  • VBR (Variable Bitrates): 可变比特率录制, 能够更据内容的复杂程度动态分配比特率. 以提升高动态画面的清晰度. 使用时需要设置视频的平均和最大比特率.

  • 码率选择

    • 优点: 可以获得更好的 画面质量-体积 比. 由于设置了平均比特率, 所以可以在录制前就判断出录制的视频的大致大小, 能够更好的控制视频的体积.
    • 缺点: 使用 VBR 时, 视频质量会更加动态.
    • 推荐码率 (以能够获得较好的视频清晰度为目标, 最大码率比码率增加 2500~5000 Kbps):
    类别代表作Minecraft深岩银河使命召唤
    推荐码率10000 Kbps25000 Kbps30000 Kbps
    推荐最大码率15000 Kbps30000 Kbps35000 Kbps
  • CQP (Constant Quailty): 恒定质量录制, 能够录制出画面质量较稳定的视频, 与 VBR 要设置比特率不同, CQP 提供了 0~51 的取值范围, 值越小则画面质量越高. (个人偏好这个模式)

    • 优点: CQP 能很好地更据视频内容来分配比特率, 虽然其录制出的视频大小不好估算, 但只要设置好 CQP 的值, 就能获得最好的 视频质量-体积比.
    • 缺点: 视频大小不好控制. 性能开销较 VBR 大.
    • 以 1440p 为例, 目前网络上推荐的值为 23, 可以在保持能让人接受的体积的同时, 获得一个较难察觉出损失的画面. 如果想要获得接近无损的画面则可选择 18. 如果想获得较小的视频体积则可以选择 25 左右. 如果觉得录制出的视频太大, 可以选择使用 Handbrake 等视频压制软件再用 CQP 23 来压一遍.
      • 经测试, 在录制如 深岩银河 以及 Minecraft 等画面内容不太复杂的游戏时, 输出的画面几乎等同于无损.
  • 无损: 不推荐, 视频体积无法接受.

预设:

预设影响了视频编码的精细度和时间, 不同视频编码器可用的选项稍有不同但大体都是: 从最快→最慢, 性能开销越大, 输出视频体积越小, 视频质量越高.

个人习惯使用 '更慢’, 建议根据电脑硬件性能选择. 如果不确定的话可以选择 '快速’ 或 '中等’.

多次编码模式:

  • 单次编码: 仅进行单次编码, 对于性能的影响最小, 编码质量最差 (视频体积更大或视频画质越低).
  • 二次编码 (1/4分辨率): 比 二次编码 (全分辨率) 的性能开销小, 编码质量中等.
  • 二次编码 (全分辨率): 在录制时进行 2 次编码, 第一次编码粗略判断视频各个时间点的内容复杂度, 第二次编码则按照第一次编码的结果来进行精细编码, 此设置可以获得最佳质量和体积的视频.
  • 选择方法 : 一般来说选择 二次编码(半分辨率) 性价比更高. 若追求更好的编码质量且电脑性能过关则可以选择 二次编码 (全分辨率), 否则选择 单次编码 也可以接受.

配置:

  • 视频编码器选择 HEVC 时:

    • main: 默认配置.
    • main10: 录制 HEVC 10bit 色深的视频, 10bit 色深的视频的色彩过渡会更加平滑.
    • 一般来说选择 main 即可.

其他的设置:

不太了解, 也没有做过太多测试. 可以参考我的设置, 一般来说默认即可.

对比:

以下图片为 1080p60fps, 6000Kbps (Bilibili 视频上传标准) 且预设全部为 VerySlow 下, 视频编码器分别选择 x264, H.264, H.265 的输出. 可以对比图片中部的三角形边缘以及枪械的模糊程度.

x264
H.264
H.264
H.265
H.265

总结:

硬件配置:

  • CPU: i5-12400F
  • GPU: RTX 3060 Ti

使用此设置进行录制时对于性能的影响大约为 10% 左右. 使用 HEVC + CQP23 + FLAC 模式录制 1小时的视频体积为 14-17 GB.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