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明学院:透视投行生活,在投行打拼的人需要有多优秀?

投资银行,又简称为投行,很多金融人心中的圣地。它意味着:

高起点

高薪水

高社会地位

而投行之所以成为金融行业中工资最高的行业之一,必定寻找的是位于金字塔尖的人:

进去前要通得过千挑细选;进去后要经得起严苛厉求;而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一般情况下,什么样的人,进得了投行?

第一类:非常名校出生,家里没背景。

非常名校,国内一般是北大、清华、复旦,连像上海交通这样的大学我所知道的也不多。国外,美国的常春藤,英国的剑桥、牛津、LSE。斯坦福很多时候也比不上宾大(U Penn)。

除了名校出生,学校的成绩也非常重要,现在网上申请都需要详细的课程填报+ 分数填报。如果在最后Background Check的时候发现有虚假,后果很严重。成绩要求一般平均要80%以上。(这里澄清一下,投行也有很多国家的,例如DB德银,BNP法巴,Normura日本野村,Macquarie澳洲麦格利,这些投行也承认本国家的顶尖大学,如东大,海德堡等。)

第二类:背景非常强,学校也不一般。

这类人,背景深到可以是某上市公司高管的亲属,或者国家某部高层的亲属。大学也基本是名校,在校成绩不能太差,国内交通大学、人民大学等在范畴之内,国外的帝国理工、南加州大学等也是。

其实,超级名校的要求也不是很绝对。非常出色的人,来自帝国理工、南加州,不靠关系进投行的也有, 但是还是少数。

第三类:成绩不好,关系也一般,但对投行未来有价值。

这类人一般是投行未来6-12个月内觉得可能启动项目的管理层的亲戚。没错,投行就是这么直接,“你来,是因为我要用你做生意,it’s all about business”。

沈诞琦在《剧透你的生活》中说过,进Investment banking不难,只要就读顶尖名校,只要读Vault Guide to Finance Interviews,面试前背两个近期的M&A实例。 

所以我们在论坛上看过一个又一个投行面试准备的经验贴,怀着对那一入门就相当于普通公司经理总监级别薪酬的无限向往,憧憬着自己进入投行后在两三年内能够在陡峭的学习曲线下对各大行业趋势和明星企业如数家珍。

但实际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投行的生活就像沉默在水下的冰山,危险又神秘,无论是纸醉金迷还是深夜加班,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投行生活的凤毛麟角。

很少有人会认真的告诉你,在投行工作,到底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

是在香港中环几十层的高楼上眺望维多利亚港灯火辉煌的志得意满?

是在客户和同行之间周旋的小心翼翼?

是晚间在酒吧欢聚后又回到公司工作的精神奕奕?

还是加班到凌晨四点一个人独自回家时的疲倦失落?

香港金融机构的地缘分布非常有讲究。

在寸土寸金的中环皇后道中,几栋豪华的写字楼,簇拥着各色的国际投资银行、私募基金还有律师事务所。

然后再远一点,则是其它境外和香港大型财团的办公楼。

而后是其它境外商业银行的总部。

再后是各家中资机构的龙头企业集团驻港总部。

最后目之所及之处,是鳞次栉比的其它机构。

——《大投行家》

或许你应该去读一读高尔基的《大投行家》,这是我读过最好的描写投行的小说。

不同于《撒谎者的扑克》或者《大马猴》,那种带着外文翻译腔的格格不入,《大投行家》的作者用自身的投行经历为60%的原始素材,白描了原汁原味的港式投行的生活。

这本书是一部投行入门指南或者manual book,一步步告诉你从底层投行小兵到站在投行之巅的董事总经理,每个level都会负责做什么,需要什么能力;这本书也承载着作者自己对于投行生活的思考,在香港这个物质和梦想交汇的异乡,讲述一群投行人的的过往、现今和将来。

进投行艰难,但生存更难

进入投行的确艰难,IBD需要你有一个顶尖名校的学位,要求你对某个行业如数家珍。

比起进入投行,在投行生存更难!money never sleeps, 投行人也是如此。

每周24X7的工作,从调整PPT中公司LOGO这样的小事儿到上百亿deal的客户会谈,新入投行的分析师都会面对。

在这种情况下,投行家的任务排序和管理的能力非常重要。 

郭柯在工作上有一个好习惯,从读书时就开始的。

做每件事情,他会在心里先默默把事情分成几个步骤,一直细化到每个步骤都只需要10分钟到1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

如果其中某个步骤暂时不能完成,他就会把流程梳理一遍,把能够做的步骤先做,能够同步作的步骤,就同步推进。

这样每个10分钟里,其实工作的目标都是很小很明确的,而且中间因为全程都心里有数,也能随时根据进度休息一下。

——《大投行家》

永远精准到每一秒的时间观,

这或许就是投行重压之下的生存之道吧。  

而投行作为一个职场新人的入门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完整精细的职场培训体系,这也是投行胜出实业的地方。

在进入投行后,

会有飞到纽约或者伦敦的体系化金融培训课程、

会安排资深投行家作为你的mentor辅导,

会有associate和VP直接带着你做项目。

整个过程中都在向你灌输如何逻辑清晰的做事情,从电脑桌面上的文件夹应该如何组织,到与客户沟通会上的融资故事应该如何讲,投行都有一套完美的工作模板给你。

所以在外人看来神奇万分的各类excel估值模型、路演或者项目洽谈的PPT,无论是成品还是制作的过程,在熟悉投行的人看来毫无新意。

典型的流程是:

晚间接到副总裁(VP)通知,明天一个新客户咨询如何在大陆收购企业。

然后分析师开始根据一家基准公司,在Google Finance,Factset,Bloomberg上面找可比公司,直接用Factset模板导出基本信息;如果遇上需要非上市公司,这个时候每年summer实习生的劳动价值就体现出来,他们会在一整个暑假整理出各行业的待上市公司信息清单,供参考董事总经理有空时pitch客户使用。

然后分析师或者经理需要严格按照“XX银行业务介绍”、“XX行业经验介绍”、“我们对XX国XX行业的理解”、“团队介绍”、“我们的服务”的固定格式将所有信息填入PPT。

再然后是枯燥的调整格式,分析师需要把表格里所有的文字都置于表格垂直居中,表头水平居中,内容水平居左,加上统一的项目符号,并用标尺把内容的文字左对齐。

对了,还不要忘记在PPT里把所有的可比公司LOGO图片调成一致大小。

甚至连开会的会议纪要,因为会议繁多,投行都有自己的固定模板:“会议主要议题”、“我们的陈述”、“对方关心的问题及我方答复”、“对方的反馈”、“下一步工作”。

而发工作邮件也是门技术活,邮件中等级森严,异常讲究:收件人是接受汇报的人,抄送人是和发送人类似身份的人,容不得一丝差错。

不知我们中的多少人,记不记得在投行里工作时无数个清晨,当窗外一片漆黑,月亮都找不到挂在哪里的时候,我们无数次按停还没响起的闹钟。如果美国也有公鸡,或许我们是经常把鸡吵醒的那一个。不管上下班的方式是汽车、巴士、还是地铁,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出门前在家照镜子的环节都已省去。

记得那些天的时间表,出门驾车在第一个红绿灯的路口,时间大约都是6am.。刚好有二十秒左右的时间坐在驾驶椅系好我的鞋带,感觉这是我出门后第一件要做的事。这个习惯,到现在我还保持着。在第一个和第二个红绿灯之间,车程大约两分钟,基本上是我给父母报报平安的时间,这两分钟对远方的父母极为重要。再到下一个路口的地段,是用微信和不同朋友叙旧的区间。基本上一天两个不同的朋友,以保持联系。

然后再下个路口,查查手机上收到的邮件,该回复的回复......

再下个路口,脸书上给朋友圈里点些赞,证明一下自己还活着......

再下个路口,想一想晚上下班后去学校念MBA课程的作业......

在到达公司前两个路口的时候,衬衣的纽扣也应该差不多扣好......

能在车里做的事,基本上不在出门前做。在到达公司停车场的时候,领带已系上。照照车上的镜子,如果没有发现牙膏在脸上,谢天谢地。然后拍拍一下自己的脸清醒自己,下车。

这时,时间大约都是六点半左右。

不要以为我是来得早的那一个。其实已经有不少人在楼下等着电梯。更有许多高级别的员工,都已经在工作。看到认识的人,寒暄一两下。通过两到电子安检门之后,来到自己那可爱又可恨的座位。

许多人坐下之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打开电脑。或者在开机缓冲的时间里,去倒杯水或者咖啡。

有些人回到座位长叹一下——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还记得有几个小伙伴,打开电脑后查着邮件一边摇头一边骂;还有一些对着电话大吼:“我不知道……”

还有几个自言自语地说:“哎,终于搞完了,谢谢!”

还有一些人,一天不愿多说一句话......在这里,不管你来自何方,很多时候脸上的表情,是如此的不同却是如此的相似!

微笑,愤怒,无奈,等等的表情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脸色。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出现在不同人的脸上。

投行比学校更规则化

一本完全的投行生存guidebook

所以说,

如果你在一场聚会上认识一位有一点点心动的女神,

无须唐突佳人,冒昧叙齿,

只消换来名片,根据级别,

心底暗暗算算工作年限即可。

方便的很,是不是?

——《大投行家》

投行等级森严,Analyst, Associate, VP, Director, Managing Director,而晋升的考量因素更是人人皆知。

在投行生涯的最初,职级完全是按照年限来划分的,本科毕业是“Analyst”(分析员),3年之后提升为“Associate”(经理),再3年就是“Vice President/VP”(副总裁),晋升考核的主要是工作量和工作态度。 

而在副总裁这道门槛之后,就需要开始开始短兵相接,拼业绩,也要跟对人,在这个阶段人脉关系比技术能力要更加重要。

一般这个级别竞争失败而数年未能晋升的VP,要么就一直停留在这个位置上,要么就跳槽去客户公司、PE或者其他投行谋求升职。在世界上最顶尖的投资银行高盛,全球的3万多名员工中,MD只有2000多人,VP有12000多人,剩下的基本都是analyst和associate。 

而投行的等级差异甚至完全映射在他们离开办公室的时间上。董事总经理的生活状态看上去堪称惬意,每天9点开始在办公室打电话与客户和同行交流,然后下午3点将董事和副总裁叫进办公室絮絮叨叨一阵,布置好任务之后就从办公室消失。

接着董事和副总裁会在4点给经理和分析师布置客户的任务,董事大多在6点多离开,衣着光鲜地出去和客户吃饭;副总裁是在晚上8点;至于底层的经理和分析员,后半夜才是他们的标准下班时间。所以在香港中环,在纽约华尔街,在伦敦金融城,分析师是不被允许有个人生活的。 

当然,为了在与硅谷的人才争夺战中输的不那么难看,华尔街的投行正在强迫自己的分析师减少工作时间,董事们被禁止在周五晚9点下班后发送工作邮件。但对于香港中环的分析师来说,没有工作打扰的周末那是在大洋彼岸13000公里处遥远的梦想。凌晨三点,抬首看去,只有静默无声的维多利亚港,满办公室闪烁的电脑屏幕,和屏幕前一张张疲倦的面孔。 就像瑞银CEO所说的那样,你不可能依靠为一个22岁的年轻分析师放假就建立起一家国际一流投行。

坊间关于投行加班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是,某家Tier 1投行给每两位分析师配一位秘书,协助分析师安排时间表,而某位VIP客户的女儿进入这家投行工作后,她的母亲甚至需要预约才能见到她。

而我听过的一个故事版本则是:一位香港投行工作的大陆女生回北京陪父母度假,但投行北京office紧急需要她协助,于是她在北京休假的3天,工作超过60个小时,最后只与父母匆匆见了一面就不得不飞回香港。

甚至相比于内地疯狂生长的本土投行,香港投行分析师的生活更为枯燥,基本上被局限在办公室的圈子内,很少有机会有时间去参与各类商业酒会活动,至于结识客户人脉的机会更是少的可怜。 

那么去做投行的话,最重要的能力究竟是什么?

高尔基认为不同职级所需的能力差别很大,在投行工作,技能的配置要分时间先后。比如在工作的第一年,最重要的是不怕苦。然后多任务管理(multi-task)的能力也很重要,要同时做好几件事情,知道怎么去安排前后。不过,投行分析师也必须要有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技巧(technical skill),比如说要会估值、会做PPT;知道拿PPT怎么去把一个故事讲清楚;知道怎么入手研究一个行业。对于一个Analyst来讲,想要成长,这些都是必备的能力。

但到了VP以后,就要开始承上启下,有一定的管理辐射半径,这个时候要学会带团队,要知道哪些事情需要自己做,如何能去更好地指导下面的分析师和经理。对于业务,需要够明确地判断哪些项目有机会,客户之后的需求是什么,怎么去满足,项目的进度应该如何安排。

而到了MD层级,衡量的标准更为直白:sell,sell,sell,拉到客户是第一要务。董事总经理要有各种各样天马行空的主意,让企业家觉得他很有冲劲,愿意合作。要有很广的人脉,要么他认识很多人,要么很多人认识他。然后他需要有好的idea,同时能把好的人攒到一起去;然后还得有自己的团队,得有牛的VP,能帮忙把这些事落实好。 

所以在投行,不同阶段kill set的配置是要拿捏分寸的。但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在不该过分注重某个能力的年龄,去强调这些能力,虽然会经过一个成长很快的阶段,但是缺少后劲。所以很多年轻人会说我要做投行,所以每天去social,去认识很多人攒名片。但实际上,这些事情都是长线的积累,短期内拿它吃不了饭,也炫耀不得。可能要积累上很多年,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人品的积累就有用了。这里说的是真的人品,不是运气。 

投行枯燥的数字背后

是不动声色的商场交锋。

投行在本职上就是一个salesman,只不过他们贩卖的商品不是快消品、汽车,而是企业。而分析师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估值建模(Excel Modelling),用一张Excel表和上百个财务数据的堆叠,加上对客户心理的小心揣摩,妥帖地估量出一家企业的价值,然后再由MD动用三寸不烂之舌按照这个价格把企业推销给客户。所以估值是一门艺术,而非技术。Excel表单中的数字变幻只是表象,背后是不动声色的商场交锋,是对行业脉搏的观点碰撞。而这,也是投行生活中最有趣最吸引人的部分。 

在高尔基的《大投行家》中『双头鹰』一章中,描述了作者亲身经历过的一个海外并购项目。某家投行作为国内科技公司的财务顾问,代表这家公司与一家海外私募竞购国外科技公司。海外私募给出了超过这家公司市价一倍的报价,远远超过投行财务估值的结果,国内电子公司对此大惑不解。经过与竞购对手的不断短兵相接,终于了解到了这家竞购私募公司敢于报出天价的背后玄机;国外私募大亨操纵并购的资本技巧让人叹为观止。 

从投行奔向新的生活

投行是否还应该是你的第一选择。

在高尔基看来,《大投行家》刚好跨越了两个对比鲜明的时代。一个时代是几乎当时所有的精英,都拼了命想要进入投行。后来又是一个时代,所有人都说世界太大了,想出去看看。最先拥抱新时代的是一些中高层,在财务自由或者业务上比较成熟时,跳槽到买方或客户,这个趋势从来都是有的。但是突然有一天,投行这座金字塔的两端,非常非常资深的投行人和非常非常不资深的投行人,都开始向一些创新行业转型。

而高尔基在谈及自己从香港投行转到中信证券投行部,再转到财新任职高管的经历时,也是坦言被国内新媒体、互联网这些新兴的产业所吸引。但他认为:

投行工作仍然是年轻人在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能够获得的最好的洗礼。

虽然因为人才向高科技企业的流失,投行进入的门槛与原先相比略低,投行经历带来的镀金效果变得未知。但在投行,仍然能接受很多创新型的公司无法提供的培训。因为,就算是最大的BAT,专业化培训也相对较少。甚至在他自己进入投行的那一年,会有家族企业的继承人专门入职投行培训,培训完就quit回家打理家族企业的。

当然,除了良好的工作习惯以外,投行最主要的technical skill培训就是corporate finance(公司财务)。但显然,会看财务报表会估值只是必备的一部分技能,还有很多技能是投行无法提供的,而这样的技能会越来越多。所以若是能在创新型企业靠你的情商智商,学习到这些技能,那么毕业后直接去创新型公司工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最终,这还是取决于一个人想要怎样的职业生活。 

想进来和想出去

真实和思考退去,在年轻明亮的双眼中,映照的是野心。

在写这段结尾时,是下午3点。我打开朋友圈,有两条更新。

一条是一位在纽约最顶尖投行工作的朋友,在连续5天凌晨下班后,第101次认真地发誓她要quit这份榨干了她所有精力的工作。

另一条是一位明年从国内最好的大学毕业的朋友,兴致勃勃地晒出他在高盛、摩根、瑞信、瑞银申请投行部门分析师工作的网申截图。

在这一刻,真实和思考退去,在年轻明亮的双眼中,映照的是野心。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