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化算法

定义

离散化就是把无限空间中有限个体映射到有限空间中去,以此提高算法的时空效率。通俗的讲,就是在不改变数据的相对大小的情况下缩小数据。(本质上是一种哈希。)

以上是百度给的定义,直接看起来会觉得非常抽象。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

离散化的本质是建立了一段数列到自然数之间的映射关系(value -> index),通过建立新索引,来缩小目标区间,使得可以进行一系列连续数组可以进行的操作比如二分,前缀和等…

使用一个新的数组,这个新数组的原序列的下标,利用这个关系,建立起新数组的下标与原序列的关系,桥梁就是 新数组的值 == 原序列的下标原序列的下标是离散的,不是相邻的

适用范围

数组中元素值域很大,但个数不多。

应用

常与二分、差分、前缀和、数组、线段树等结合考察。

做题步骤

第一步:用一个辅助的数组把你要离散的所有数据存下来(存入离散化下标)

第二步:排序去重

第三步:插入操作

第四步:前缀和

第五步:查询

那么接下来就根据一道例题来分别解释一下这几个步骤

AcWing 802. 区间和(原题链接)

假定有一个无限长的数轴,数轴上每个坐标上的数都是 00。

现在,我们首先进行 n𝑛 次操作,每次操作将某一位置 x𝑥 上的数加 c𝑐。

接下来,进行 m𝑚 次询问,每个询问包含两个整数 l𝑙 和 r𝑟,你需要求出在区间 [l,r][𝑙,𝑟] 之间的所有数的和。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 n和 m。

接下来 n 行,每行包含两个整数 x和 c。

再接下来 m行,每行包含两个整数 l和 r。

输出格式

共 m 行,每行输出一个询问中所求的区间内数字和。

数据范围

−109≤x≤109−109≤𝑥≤109,
1≤n,m≤1051≤𝑛,𝑚≤105,
−109≤l≤r≤109−109≤𝑙≤𝑟≤109,
−10000≤c≤10000

输入样例:

3 3
1 2
3 6
7 5
1 3
4 6
7 8

输出样例:

8
0
5

这道题用前缀和也是可以做的(前提是数据范围比较小)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pair<int, int> PII;

const int N = 300010;

int n, m;
int a[N], s[N];

vector<int> alls;
vector<PII> add, query;

int find(int x)
{
    int l = 0, r = alls.size() - 1;
    while (l < r)
    {
        int mid = l + r >> 1;
        if (alls[mid] >= x) r = mid;
        else l = mid + 1;
    }
    return r + 1;
}

int main()
{
    cin >> n >> m;
    for (int i = 0; i < n; i ++ )
    {
        int x, c;
        cin >> x >> c;
        add.push_back({x, c});

        alls.push_back(x);
    }

    for (int i = 0; i < m; i ++ )
    {
        int l, r;
        cin >> l >> r;
        query.push_back({l, r});

        alls.push_back(l);
        alls.push_back(r);
    }

    // 去重
    sort(alls.begin(), alls.end());
    alls.erase(unique(alls.begin(), alls.end()), alls.end());

    // 处理插入
    for (auto item : add)
    {
        int x = find(item.first);
        a[x] += item.second;
    }

    // 预处理前缀和
    for (int i = 1; i <= alls.size(); i ++ ) s[i] = s[i - 1] + a[i];

    // 处理询问
    for (auto item : query)
    {
        int l = find(item.first), r = find(item.second);
        cout << s[r] - s[l - 1] << endl;
    }

    return 0;
}

离散化模板
vector<int> alls; //存储所有待离散化的值
sort(alls.begin(),alls.end()); //将所有值排序
alls.erase(unique(alls.begin(),alls.end()),alls.end()); //去掉重复元素

//二分求出x对应的离散化的值
int find(int x) //找到第一个大于等于x的位置
{
    int l=0;r=alls.size()-1;
    while(l<r)
    {
        int mid=l+r>>1;
        if(alls[mid]>=x) r=mid;
        else l=mid+1;
    }
    return r+1;
}

  • 9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状态空间离散化算法是指将连续状态空间转换为离散状态空间的过程。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步骤进行离散化。 1. 确定状态空间的维度和范围: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状态空间的维度,例如,如果状态空间由两个变量组成,我们可以定义它们为 x 和 y。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每个变量的范围,例如,x 的取值范围为 [-5, 5],y 的取值范围为 [-10, 10]。 2. 设置离散化步长:接下来,我们需要设置离散化的步长。步长可以根据问题的复杂度和需要进行调整。通常,步长越小,离散化的精度越高,但计算量也会增加。在本例中,我们可以设置 x 和 y 的步长为 0.5。 3. 构建状态空间矩阵:使用上述步长,我们可以根据状态空间的维度和范围构建一个状态空间矩阵。在本例中,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矩阵 X,其每一行由一个状态向量 [x, y] 组成。X 的大小将取决于每个变量的范围和步长,例如,在上述范围和步长下,X 的大小将为 21x41,因为每个变量都有 21 个步长和 41 个步长。 4. 应用离散状态空间:通过使用状态空间矩阵 X,我们可以将连续状态转换为离散状态。对于每个连续状态,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其在矩阵 X 中的最近邻来找到对应的离散状态。最近邻可以使用欧氏距离或其他距离度量进行计算。 使用这个算法,我们可以将连续状态空间离散化为有限的离散状态,并且可以在Matlab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离散化的状态空间可以方便地应用于控制系统设计、优化和仿真等领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