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聚集的K-means算法应用实例

本文详细介绍了K-means算法的原理,包括其数据点划分、中心点更新的步骤,以及并行化实现策略。此外,还探讨了K-means算法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案,如K-Means++算法,以及提供了C#实现K-means算法的代码片段。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概述

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需要对许多数据点进行分组,划分成一个个簇(cluster),并计算出每一个簇的中心。这就是著名的k-means算法。

k-means算法的输入是N个d维数据点:x_1, …, x_N,以及需要划分的簇的数目k。算法运行的结果是每个簇的中心点m_1, …, m_k,也可以输出每个簇中有哪些数据点。算法先通过随机,或启发式搜索,确定初始的中心点位置。再通过如下两个步骤的交替,进行数据的计算:
1.数据点划分。根据当前的k个中心点,确定每个中心点所在的簇中的数据点有哪些。即根据当前的中心点的坐标,计算每个点到这些中心点的距离,选取最短的距离相应的簇为该点所在的簇;
2.重新计算中心点:根据每个簇中所有点的坐标,求平均值得到这个簇的新的中心。

此算法不一定收敛,因此通常会选取不同的初始点多次运行算法。

k-means算法可以并行化。使用主从模式,由一个节点负责数据的调度和划分,其他各节点负责本地的中心点的计算,并把结果发送给主节点。因此,可以使用MPI并行编程来实现。大致的过程如下:
1.节点P_0把数据点集划分成p个块:D_1, …,D_p,分配给P_1, …,P_p这个p个节点;
2.P_0产生初始的k个中心点(m_1, …, m_k),并广播给所有的节点;
3.节点P_r计算块D_r中每个点到k个中心点(m_1, …, m_k)的距离,选取最小值对应的中心点为该点所在的簇。
4.节点P_r分别计算出本地数据点集D_r在每个簇中的总和以及数目,发送给P_0;
5.P_0收到所有这些数据后,计算出新的中心点(m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