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和java的区别(python内存管理)

1.Java编译以后才能运行,Python(脚本语言)直接就可以运行;

Python语法更简洁
一个完整的Python HelloWorld程序只要一行代码:

print("Hello World")
一个完整的Java HelloWorld需要几行代码: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Python的优势是入门快、开发效率高,写法灵活。

Python是一门动态强类型语言
Python变量名只是一个名字而已,而该变量所绑定的对象在对象创建初期就确定好了类型的,你永远也不可能再改变其类型,因此Python是强类型语言。而Java是一门静态强类型语言(变量必须声明类型)。
Python中一切皆是对象
在Python中,不论是数值(整型、浮点型),字符串,字典,元组对象,还是他们所对应的类型,以及函数,模块等你所能看到的都是对象,他们的祖先是PyObject。而Java中至少函数,基本数据类型都不算对象。
Python的GIL(缺点)
Python中的GIL一直被不少开发者所诟病,GIL是指全局解释锁,Python的多线程在多CPU条件下并不能并行的运行,而只能是每个线程运行的时候首先需要获得解释器的访问权限才可以执行,其他线程只能处于等待的过程,不过GIL并不是Python的致命缺点,否则现在没人会用的,因为有很多方案是协程,或者是用多进程机制来弥补。而Java支持真正的多线程并发操作,能很好的控制资源的的共享。


Python是如何进行内存管理的?


答:从三个方面来说,一对象的引用计数机制,二垃圾回收机制,三内存池机制
一、对象的引用计数机制(Python的垃圾收集机制主要使用的引用计数方式
python内部使用引用计数Python的垃圾收集机制主要使用的引用计数方式
,来保持追踪内存中的对象,所有对象都有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增加的情况:
1,一个对象分配一个新名称
2,将其放入一个容器中(如列表、元组或字典)
引用计数减少的情况:
1,使用del语句对对象别名显示的销毁
2,引用超出作用域或被重新赋值
sys.getrefcount( )函数可以获得对象的当前引用计数
多数情况下,引用计数比你猜测得要大得多。对于不可变数据(如数字和字符串),解释器会在程序的不同部分共享内存,以便节约内存。
二、垃圾回收
1,当一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归零时,它将被垃圾收集机制处理掉。
2,当两个对象a和b相互引用时,del语句可以减少a和b的引用计数,并销毁用于引用底层对象的名称。然而由于每个对象都包含一个对其他对象的应用,因此引用计数不会归零,对象也不会销毁。(从而导致内存泄露)。为解决这一问题,解释器会定期执行一个循环检测器,搜索不可访问对象的循环并删除它们。
三、内存池机制
Python提供了对内存的垃圾收集机制,但是它将不用的内存放到内存池而不是返回给操作系统。
1,Pymalloc机制。为了加速Python的执行效率,Python引入了一个内存池机制,用于管理对小块内存的申请和释放。
2,Python中所有小于256个字节的对象都使用pymalloc实现的分配器,而大的对象则使用系统的malloc。
3,对于Python对象,如整数,浮点数和List,都有其独立的私有内存池,对象间不共享他们的内存池。也就是说如果你分配又释放了大量的整数,用于缓存这些整数的内存就不能再分配给浮点数。

  • 2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