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C的软开关技术 -- ZVS与ZCS

在上一篇文章(电感电容谐振原理及Matlab仿真-CSDN博客)讲解了电感电容的谐振原理。通过改变电压源的频率可以控制输出电压。如果想要使用全桥中MOS将DC转为AC然后作为电压激励源的情况下,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就会很高,造成很大的损耗,在这篇文章就讲解了软开关技术的原理,是如何实现MOS的零电压开通和副端的零电流关断,大大的提升了电路的效率。

一、ZVS(Zero Voltage Switching)

ZVS(Zero Voltage Switching,零电压开关)是一种软开关技术,常用于功率电子电路中,特别是在DC-DC变换器、逆变器等应用中。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在开关器件(如MOSFET或IGBT)处于零电压状态下切换来减少开关损耗,提升电路效率,降低电磁干扰(EMI)。

1. 硬开关(Hard Switching)与软开关(Soft Switching)的区别

  • 硬开关:在传统的硬开关电路中,开关器件(如MOSFET)在非零电压下导通或关断。这会导致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EMI),特别是在高频下,因为当电流和电压同时存在时,能量在器件的开通和关断过程中以热的形式消耗,增加了损耗。

  • 软开关:软开关技术则通过控制器件在特定条件下切换,尽量避免在非零电压或电流的情况下导通或关断,从而大幅降低损耗。ZVS 就是一种软开关方法。

2. ZVS的基本原理

在ZVS中,开关器件是在电压接近或为零的情况下开通的。其核心思想是在开关器件上的电压被调整到接近零时才允许导通,这样可以大幅降低开通损耗。

ZVS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电感和电容的谐振特性。功率电路通常包含寄生电容(开关器件的寄生电容)和外部设计的谐振电感,这两个元件可以组成一个谐振电路。当开关关断时,电感的电流继续流动,迫使寄生电容放电并将电压降至零,随后开关在电压为零时导通。

3. ZVS的关键步骤

1. 开关关断

当开关(如MOSFET)处于导通状态时,电流通过负载流动。当开关关断时,由于电感的惯性,电流不会立即停止。此时电感的电流会通过谐振电容(包括开关的寄生电容)给电容充电或放电。

2. 电容放电

电感和电容之间形成谐振,谐振电流会逐渐将电容上的电压减少。随着电容放电,开关两端的电压逐渐下降,直到接近零。

3. 零电压导通

当电容上的电压接近零时,开关的两端电压变得极小,此时可以安全地开启开关。由于电压接近零,因此开关在导通时的损耗非常低。

通过在电压为零时导通,避免了导通瞬间的高电压,减少了功率器件在导通过程中的损耗。

4. ZVS的优点

  • 减少开关损耗:因为开关器件是在零电压下导通,因此开通损耗几乎为零,这对于高频开关尤其重要。

  • 降低EMI:硬开关时的电流和电压波动会产生较大的电磁干扰,而ZVS通过平滑的谐振转换来减少EMI问题。

  • 提高电路效率:由于开关损耗的降低,ZVS可以大幅提高转换效率,特别是在高频操作下。

5. ZVS的实现方式

ZVS通常通过在电路中增加谐振元件(如谐振电感或谐振电容)来实现。这些元件与负载和开关器件共同作用,通过谐振效应使得开关器件在适当的时刻以零电压切换。具体的ZVS实现方式根据不同的电路拓扑而有所不同,常见的包括:

1. ZVS全桥变换器

在全桥变换器中,每个开关器件都可以在零电压条件下导通。通常通过在桥臂两端引入谐振电感和电容,使得电路在开关状态转换时形成一个LC谐振回路,从而达到零电压开关。

2. ZVS半桥变换器

ZVS也可以用于半桥拓扑。在这种电路中,谐振元件帮助电容两端的电压在开关器件切换时自然衰减到零,从而使得开关器件在零电压条件下开启。

3. ZVS Boost或Buck变换器

通过在升压(Boost)或降压(Buck)变换器中引入辅助谐振电路或通过调整电路的工作模式,也可以实现ZVS。在这些电路中,开关频率较高时,谐振效应使得开关器件在零电压下导通。

6. 与ZCS(零电流开关)的对比

  • ZVS(Zero Voltage Switching):是指开关器件在零电压时导通,主要用于减少开通损耗。

  • ZCS(Zero Current Switching):是指开关器件在零电流时关断,主要用于减少关断时的损耗。ZCS通常适用于电感性负载较多的电路,ZCS的开关在电流为零时切换,避免了电感储能造成的损耗。

两者都是软开关技术,但应用场景不同。

7. ZVS的应用场景

ZVS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 高频DC-DC变换器:ZVS能够显著降低高频转换器中的开关损耗,因此常用于高效电源变换器设计。
  • 逆变器:逆变器需要高效地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ZVS能够减少高频开关损耗,提高转换效率。
  • 无线充电:在无线电力传输中,ZVS能够减少高频开关损耗,提升整体系统效率。
  • 大功率电源模块:ZVS技术也被用于工业和通信电源系统中,以实现高效的电力转换。

二、ZCS(Zero Current Switching)

1.ZCS的基本原理

ZCS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流在开关关断瞬间降为零的特性来减少开关损耗。这主要依赖于电感器的储能特性和谐振电路的设计。ZCS通常用于开关电源(如DC-DC变换器)和高频逆变器中,以提高效率和减少电磁干扰(EMI)。

1.1.电流与电压关系

  • 开关元件:在理想情况下,开关元件(如MOSFET、IGBT等)在导通时电流逐渐增加,而在关断时电流应降到零。ZCS确保在电流为零的瞬间进行开关,以减少在关断时的能量损耗。
  • 谐振:通过设计电路使得电感和电容形成谐振,在电流达到零点之前,电路的能量通过谐振现象被释放和转换,平滑了电流的变化。

2.工作过程

ZCS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导通阶段

    • 开关元件导通时,电流通过负载流动,储存能量在电感中。
    •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流逐渐增加,达到设定的最大值。
  2. 关断准备阶段

    • 控制电路监测到电流接近设定的最大值后,开始准备关断开关元件。
    • 在此阶段,谐振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开始发挥作用。
  3. 共振阶段

    • 开关元件即将关断时,电流逐渐减小,并形成一个谐振过程,电感中的能量通过电容释放。
    • 此时电流会经历一个下坡过程,最终降到零。
  4. 零电流关断

    • 在电流为零的瞬间,开关元件被关断。此时,由于电流为零,关断引起的电压尖峰被消除,减小了开关损耗。
    • 开关元件在此状态下可以安全切换而不会受到高电压的冲击。
  5. 下一个周期

    • 一旦开关元件安全关断,系统重新开始新的开关周期,重复以上过程。

3.优点

  • 高效率:由于关断时电流为零,可以显著减少开关损耗,提高效率,尤其在高频应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 减少电磁干扰(EMI):由于电流变化平缓,ZCS技术减少了电磁噪声的产生,有助于改善系统的EMI性能。
  • 延长器件寿命:开关器件在较低的电压和电流应力下操作,有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 简单的控制:ZCS方案可以通过简单的控制策略实现。

4.缺点

  • 复杂的电路设计:实现ZCS所需的谐振电路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可能需要额外的组件。
  • 对负载变化敏感:在负载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调整谐振参数,保持ZCS特性。
  • 控制电路成本:需要专门的控制电路来实现零电流切换,增加了系统的总体成本。

5.应用领域

  1. 开关电源:ZCS技术用于高频开关电源,如DC-DC变换器,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损耗。
  2. 逆变器:在光伏逆变器和电动机驱动应用中,ZCS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3. 电池充电器:在高频充电器中,ZCS可以实现更高的充电效率,降低发热。
  4. 电动工具:在电动工具的驱动电路中,ZCS有助于减少噪音和提高电源效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