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和技术面?
好的标的不一定都会被大家选中。涨的凶的标的不一定都符合“好”标的的标准。
财务指标、舆论消息、K线指标,都不是标的短期价格变动的必要因素。
甚至引用统计的方法可以发现,这些因子的相关性很低。
因为就短期价格变动来说,这些因子处于相关性的"远端"。
就像你知道这只股一定会涨起来,但是不知道何时为发动点一样。
所以短线套利,基本面要素不是那么重要。要把握住价格变动因素的"近端"。
所有的浪潮来临之前,可能都存在相似的蛛丝马迹,这些都会体现在盘口或交易细节中。
符合条件到出手交易的机会窗口可能有半分钟不到的间隔。单靠人眼盯住几只股,守株待兔,犹豫不决,会错过大盘中其他赛道的很多机会。
晚进几十秒,你就是给先入者接盘的后浪。
这也是盯盘开通level2行情的意义所在。
level1的数据最快3秒更新一次,在拉升和砸盘的瞬间,3秒内价格变动可能远大于一两个点。
接入level2行情,实时接收成交推送,才有最快的反应速度。
怎样才能提高短线胜率?
要想跑赢大部分"后浪",唯有比大部分”后浪“跑得快。
大部分人手速、眼力都一般,那么职业玩交易这碗饭还是劝退。
价值投资拿长线,并不意味着低风险。你要明白,钱一入股市就意味着高风险。放任不管,躺平装死,更是风险失控的表现。一跌再跌直至ST 退市的票比比皆是。
所以相对来说,中短线更好控制风险,严格的止亏,不停试错,用频繁试错止损来对冲长线失利。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短线高胜率呢?
想不明白很正常,因为确实一股脑想不出来。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选择看基本面,甚至低位买入等涨的长线策略。这是懒人的做法。
偶尔盈利,那可能是误打误撞,概率庇佑你。
不明不白挣的钱,终有一天不明不白的还回去。
要玩就好好研究,不然还是离开最安全。

仔细看复利图,底部区域复利较低,但方差小。复利高的区域在指数偏弱期也存在低盈利的情况,但是对应指数强势期上涨凶猛。再分析止盈值,可以发现也并非高止盈的策略有更高胜率。
未来自动化交易是趋势
我一直劝人研究量化方法,虽然很多人日常工作和计算机八竿子打不着,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但这是我的经历里最靠谱的方法了。
未来自动化交易一定是趋势,甚至说早就成了趋势。
另外多提一嘴,A股T+1的的品种,普通都是万5,进出一次加印花税近20,费率过高,个人认为不是合适的高频交易品种。
T+1模式下,资金利用率最高只有一半,相同收益率下相比T+0要开根号。
可转债T+0,万进出一次普通只有4,做高频交易比较合适。
我的策略只做9点40以前,再往后不能及时成交的风险更大。
上午只盯10分钟,全天交易就结束了。不用那么累。
做过量化统计应该知道,开盘后,交易强度是指数下降的。强度越高,越容易成交,避免挂单后反复撤反复挂,导致收益下降。
如果钱在市场里浮沉,交易时间里不能完全离场,那么风险就一直存在。
选债策略不分享,可以自己量化计算,短线最重要的是止损,具体多少止损合适,由量化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