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sqlalchemy数据库拓展模块

1. 什么是Flask-SQLAlchemy?

Flask-SQLAlchemy 是一个 Flask 扩展,简化了在 Flask 程序中使用 SQLAlchemy 的操作。
SQLAlchemy 是一个很强大的关系型数据库框架,支持多种数据库后台。SQLAlchemy 提
供了高层 ORM,也提供了使用数据库原生 SQL 的低层功能。

2. 安装Flask-SQLAlchemy和配置数据库

# 安装
pip install flask-sqlalchemy

# 配置
from flask_sqlalchemy import SQLAlchemy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连接数据库 用户root 密码为redhat 主机为localhost 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库UserTest
app.config['SQLALCHEMY_DATABASE_URI'] ='mysql://root:redhat@localhost/UserTest'
# sqlchemy将会追踪对象的修改并且发送信号
app.config['SQLALCHEMY_TRACK_MODIFICATIONS'] = False
app = Flask(__name__)
db = SQLAlchemy(app)

3. 连接mysql数据库报错解决

# 出现报错

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MySQLdb'


# 原因:在运行过程中他是以python2来连接数据库
故在python3中:

import pymysql
pymysql.install_as_MySQLdb()

4 . 如何定义模型?

  • 模型这个术语表示程序使用的持久化实体。
  • 模型列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模型列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连接数据库的单个数据表增删改查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flask_sqlalchemy import SQLAlchemy
import pymysql
pymysql.install_as_MySQLdb()


app = Flask(__name__)
app.config['SQLALCHEMY_DATABASE_URI'] ='mysql://root:redhat@localhost/UserTest'
# sqlchemy将会追踪对象的修改并且发送信号
app.config['SQLALCHEMY_TRACK_MODIFICATIONS'] = False

db = SQLAlchemy(app)

# 定义数据库模型
class User(db.Model):
    # 给表定义名
    __tablename__='用户信息'
    #primary_key=True 设置主键,唯一
    # autoincrement=True 自动从小到大生成数字
    # unique=True 不能重复,唯一性
    # index=True 可以索引
    # nullable=False 不为空
    # default=datetime.now() 设置默认值,可以不需要传入值,自动默认
    id =db.Column(db.Integer,primary_key=True,autoincrement=True)
    username = db.Column(db.String(50),unique=True,index=True,nullable=False)
    password=db.Column(db.String(20),nullable=False)
    email=db.Column(db.String(50),unique=True,index=True)
    add_time= db.Column(db.DateTime,default=datetime.now())


if __name__ == '__main__':
    # 删除所有表
    db.drop_all()
    # 创建所有表
    db.create_all()


    # 插入数据
    u1=User(username='haha1',password='sdsd',email='sdfwed1')
    u2=User(username='haha2',password='sdsd',email='sdfwed2')
    # 将信息添加到session信息中
    db.session.add(u1)
    db.session.add(u2)
    # 将信息在数据库中执行
    db.session.commit()
    print('插入用户',u1.username)
    print('插入用户',u2.username)

    # 删除数据
    # 查找表中username='haha1'的用户,得到的是一个列表,取第一个元素
    deleter_user=User.query.filter_by(username='haha1').first()
    # 传入信息并删除
    db.session.delete(deleter_user)
    db.session.commit()
    print('删除用户',deleter_user.username)

    # 更新数据
    update_user=User.query.filter_by(username='haha2').first()
    # 指定用户的email地址,即更新地址
    print('用户的email地址为',update_user.email)
    update_user.email='neweamil@qq.com'
    db.session.add(update_user)
    db.session.commit()
    print('更新用户的email地址为',update_user.email)

    # 查看数据
    users=User.query.all()
    print('查看数据',user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联型数据表的增删改查与过滤器查询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flask_sqlalchemy import SQLAlchemy
import pymysql
from sqlalchemy import desc, func

pymysql.install_as_MySQLdb()

app = Flask(__name__)
app.config['SQLALCHEMY_DATABASE_URI'] = 'mysql://root:redhat@localhost/UserTest'
# sqlchemy将会追踪对象的修改并且发送信号
app.config['SQLALCHEMY_TRACK_MODIFICATIONS'] = False

db = SQLAlchemy(app)


class User(db.Model):
    # 给表定义名
    __tablename__ = '用户信息'
    # primary_key=True 设置主键,唯一
    # autoincrement=True 自动从小到大生成数字
    # unique=True 不能重复,唯一性
    # index=True 可以索引
    # nullable=False 不为空
    # default=datetime.now() 设置默认值,可以不需要传入值,自动默认
    id = db.Column(db.Integer, primary_key=True, autoincrement=True)
    username = db.Column(db.String(50), unique=True, index=True, nullable=False)
    password = db.Column(db.String(20), nullable=False)
    email = db.Column(db.String(50), unique=True, index=True)
    add_time = db.Column(db.DateTime, default=datetime.now())
    ### 重要的: 用户角色id不能随便设置, 需要从Role中查询, (外键关联)
    role_id = db.Column(db.Integer, db.ForeignKey('用户角色.id'))

    # 定义了 __repr()__ 方法,返回一个具有可读性的字符串表示模型,可在调试和测试时使用。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User %s>' % self.username


### 用户和角色是什么关系?
#    - 一对一
#    - 一对多: 角色是一, 用户是多, 外键写在多的一端
#   - 多对多
class Role(db.Model):
    __tablename__ = '用户角色'
    id = db.Column(db.Integer, primary_key=True, autoincrement=True)
    name = db.Column(db.String(50), nullable=False)
    # 反向引用, Role表中有属性users, User类中有role这个属性;
    user = db.relationship('User', backref='Role')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Role %s>" % (self.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 删除所有表
    db.drop_all()
    # 创建所有表
    db.create_all()
    # ***********1. 添加数据************
    # 1). 添加角色
    role1 = Role(name="普通用户")
    role2 = Role(name="会员")
    role3 = Role(name="管理员")

    db.session.add_all([role1, role2, role3])
    db.session.commit()

    # 2). 添加用户
    user1 = User(username="westos1", password="westos1",
                 email="westos1@qq.com", role_id=1)
    user2 = User(username="westos2", password="westos2",
                 email="westos2@qq.com", role_id=2)
    db.session.add(user1)
    db.session.add(user2)
    db.session.commit()

    # ************2. 查看数据信息***********
    print(User.query.all())
    print(User.query.filter_by(username='westos1').first().Role)
    print(Role.query.all())

    # 批量添加用户100个是普通用户, 50个是VIP用户, 10个管理员
    for item in range(100):
        user = User(
            username="user%s" % (item),
            password="user",
            email="user%s" % (item),
            role_id=1
        )
        db.session.add(user)

    for item in range(50):
        user = User(
            username="vip%s" % (item),
            password="vip",
            email="vip%s" % (item),
            role_id=2
        )
        db.session.add(user)

    for item in range(10):
        user = User(
            username="admin%s" % (item),
            password="admin",
            email="admin%s" % (item),
            role_id=3
        )
        db.session.add(user)

    # 将批量添加的用户提交到数据库中.
    db.session.commit()


    # Role表反向引用
    print("反向引用".center(100, '*'))
    admin_role = Role.query.filter_by(name="管理员").first()
    print(admin_role.id)
    print(admin_role.name)
    print(admin_role.user)

    # User表中
    admin_user = User.query.filter_by(username='admin1').first()
    admin_user_id = admin_user.role_id
    # 找出所有的管理员
    print(Role.query.filter_by(id=admin_user_id).first().user)

    # 获取所有的普通用户
    common_users = User.query.filter_by(role_id='1').all()
    print(common_users)

    # 获取所有的普通用户转化成的sql语句查看;
    print(User.query.filter_by(role_id='1'))

    # filter过滤器的使用(更偏向于SQL语句)
    common_users = User.query.filter(User.role_id == 1).all()
    print(common_users)

    # limit过滤器, 只显示返回结果的前几条数据;
    common_users_limit = User.query.filter(User.role_id == 1).limit(5).all()
    print(common_users_limit)

    # offset过滤器: 偏移显示
    common_users_offset = User.query.filter(User.role_id == 1).offset(2).limit(3).all()
    print(common_users_offset)

    # order_by排序过滤器, 默认是升序的, 如果要降序desc(属性名)
    common_users_order = User.query.order_by(User.role_id).all()
    print(common_users_order)
    # 降序
    common_users_desc_order = User.query.order_by(desc(User.role_id)).all()
    print(common_users_desc_order)

    # group_by, 分组统计
    # func.count(User.role_id)) 每个分组内的数量
    users_analysis = User.query.add_columns(func.count(User.role_id)).group_by(User.role_id).all()
    print(users_analysis)

    # get方法 根据id来获得
    print(User.query.get(2))

    # count计数方法
    print(User.query.filter_by(role_id=1).count())
    print(User.query.filter_by(role_id=2).count())
    print(User.query.filter_by(role_id=3).coun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qlalchemy常用的查看执行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页显示的属性与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paginate分页的对象
    # page=2: 要显示第2页的数据, per_page=5: 每页显示数据的条数
    # 101+50+10
    usersPageObj = User.query.paginate(page=2, per_page=5)

    print("当前页面的记录数:", usersPageObj.items)
    print("分页查询的源sql语句:", usersPageObj.query)
    print("当前显示的页数:", usersPageObj.page)
    print("上一页的页数:", usersPageObj.prev_num)
    print("下一页的页数:", usersPageObj.next_num)
    print("是否包含上一页:", usersPageObj.has_prev)
    print("是否包含下一页:", usersPageObj.has_next)
    print("总页数:", usersPageObj.pages)
    print("每页记录的数量:", usersPageObj.per_page)
    print("记录总数:", usersPageObj.total)

    # *********************
    print("页码显示:", list(usersPageObj.iter_pages()))
    print("上一页的数据:", usersPageObj.prev().items)
    print("下一页的数据:", usersPageObj.next().item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在编写C程序时,需要注意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指针的使用、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等问题。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 1. 数组:一种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进行索引访问和修改。 2. 链表:一种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 栈: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压入(push)和弹出(pop)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4.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入队(enqueue)和出队(dequeue)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5. 树:一种存储具有父子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中序遍历、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6. 图:一种存储具有节点和边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这些数据结构在C语言中都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C语言中的各种数据结构都有其优缺点,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数组: 优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非常快,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和修改数据的场合。 缺点: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不适合存储大小不固定的动态数据,另外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分配的,当数组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内存碎片化。 链表: 优点:可以方便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数据的场合。 缺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找到指定的节点。 栈: 优点: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使得栈在处理递归和括号匹配等问题时非常方便。 缺点:栈的空间有限,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 队列: 优点: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使得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下面详细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1. 变量和数据类型 在C语言中,变量用于存储数据,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的类型和范围。C语言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char等)和复合数据类型(如结构体、联合等)。 2. 运算符 C语言中常用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如+、、、/等)、关系运算符(如==、!=、、=、<、<=等)、逻辑运算符(如&&、||、!等)。此外,还有位运算符(如&、|、^等)和指针运算符(如、等)。 3. 控制结构 C语言中常用的控制结构包括if语句、循环语句(如for、while等)和switch语句。通过这些控制结构,可以实现程序的分支、循环和多路选择等功能。 4. 函数 函数是C语言中用于封装代码的单元,可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模块化。C语言中定义函数使用关键字“void”或返回值类型(如int、float等),并通过“{”和“}”括起来的代码块来实现函数的功能。 5. 指针 指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变量地址的变量。通过指针,可以实现对内存的间接访问和修改。C语言中定义指针使用星号()符号,指向数组、字符串和结构体等数据结构时,还需要注意数组名和字符串常量的特殊性质。 6. 数组和字符串 数组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修改数组中的元素。字符串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文本数据的特殊类型,通常以字符串常量的形式出现,用双引号("...")括起来,末尾自动添加'\0'字符。 7. 结构体和联合 结构体和联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复合数据类型。结构体由多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联合由多个变量组成,它们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通过结构体和联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抽象。 8. 文件操作 C语言中通过文件操作函数(如fopen、fclose、fread、fwrite等)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操作。文件操作函数通常返回文件指针,用于表示打开的文件。通过文件指针,可以进行文件的定位、读写等操作。 总之,C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高效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可以为编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资源内项目源码是个人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代码都测试ok,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答辩评审平均分达到96分,放心下载使用! ##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md文件(如有),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该资源内项目源码是个人的课程设计,代码都测试ok,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答辩评审平均分达到96分,放心下载使用! ##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md文件(如有),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下面详细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1. 变量和数据类型 在C语言中,变量用于存储数据,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的类型和范围。C语言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char等)和复合数据类型(如结构体、联合等)。 2. 运算符 C语言中常用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如+、、、/等)、关系运算符(如==、!=、、=、<、<=等)、逻辑运算符(如&&、||、!等)。此外,还有位运算符(如&、|、^等)和指针运算符(如、等)。 3. 控制结构 C语言中常用的控制结构包括if语句、循环语句(如for、while等)和switch语句。通过这些控制结构,可以实现程序的分支、循环和多路选择等功能。 4. 函数 函数是C语言中用于封装代码的单元,可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模块化。C语言中定义函数使用关键字“void”或返回值类型(如int、float等),并通过“{”和“}”括起来的代码块来实现函数的功能。 5. 指针 指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变量地址的变量。通过指针,可以实现对内存的间接访问和修改。C语言中定义指针使用星号()符号,指向数组、字符串和结构体等数据结构时,还需要注意数组名和字符串常量的特殊性质。 6. 数组和字符串 数组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修改数组中的元素。字符串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文本数据的特殊类型,通常以字符串常量的形式出现,用双引号("...")括起来,末尾自动添加'\0'字符。 7. 结构体和联合 结构体和联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复合数据类型。结构体由多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联合由多个变量组成,它们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通过结构体和联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抽象。 8. 文件操作 C语言中通过文件操作函数(如fopen、fclose、fread、fwrite等)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操作。文件操作函数通常返回文件指针,用于表示打开的文件。通过文件指针,可以进行文件的定位、读写等操作。 总之,C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高效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可以为编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