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Matrix理解

Android Matrix理解

在 Android 开发中,矩阵是一个功能强大并且应用广泛的神器,例如:用它来制作动画效果、改变图片大小、给图片加各类滤镜等。对于矩阵,Android 官方 SDK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类 Matrix (还有 ColorMatrix )是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

Matrix 的结构

Matrix 它代表一个 3 X 3 的矩阵,满足如下数学定理

设原始矩阵为 M,平移为 T ,旋转为 R ,单位矩阵为 I ,最终结果为 M’

  • 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即 AB ≠ BA
  • 矩阵乘法满足结合律,即 (AB)C = A(BC)
  • 矩阵与单位矩阵相乘结果不变,即 A * I = A

Matrix 提供了让我们获得 Matrix 值的 API —— getValues

利用此 API 传入一个长度为 9 的 float 数组,即可获得矩阵中每个元素的值。

Matrix复合原理

实际上我们平常利用 Matrix 来进行 Translate(平移)、Scale(缩放)、Rotate(旋转)的操作,就是在操作着这个矩阵中元素的数值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基本变换有4种:

  • 平移(Translate)
  • 缩放(Scale)
  • 旋转(Rotate)
  • 错切(Skew)

我们常用的四大变换操作,每一种操作在Matrix均有三类,前乘(pre),后乘(post)和设置(set),由于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所以前乘(pre),后乘(post)和设置(set)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 前乘(pre)
    前乘,相当于矩阵的右乘, M’ = M * S (S指为特殊矩阵)

  • 后乘(post)
    后乘,相当于矩阵的左乘,M’ = S * M (S指为特殊矩阵)

  • 设置(set)
    设置使用的不是矩阵乘法,而是直接覆盖掉原来的数值,所以,使用设置可能会导致之前的操作失效。相当于调用一次 reset()

Matrix 组合

首先,有两条基本定理:

  • 所有的操作(旋转、平移、缩放、错切)默认都是以坐标原点为基准点的。(对应到安卓就是左上角为(0,0))
  • 之前操作的坐标系状态会保留,并且影响到后续状态。

这个概念其实挺难理解的,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我们需要先缩放再平移。

  1. 仅用pre:
Matrix m = new Matrix();
m.reset();
m.preTranslate(tx, ty);
m.preScale(sx, sy);
  1. 仅用post:
Matrix m = new Matrix();
m.reset();
m.postScale(sx, sy); 
m.postTranslate(tx, ty);
  1. 混合,这个就不写了,很容易混淆

结论: 在构造 Matrix 时,个人建议尽量使用一种乘法,前乘或者后乘,这样操作顺序容易确定,出现问题也比较容易排查。当然,由于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前乘和后乘的结果是不同的,使用时应结合具体情景分析使用。
正常情况下应当使用正向操作 使用Post 进行按操作顺序构建出 乘法顺序

API方法

1.构造方法
  • Matrix ()
  • Matrix (Matrix src)
2.基本方法
  • void set (Matrix src)
    作用是将参数Matrix的数值复制到当前Matrix中

  • void reset ()
    重置当前Matrix(将当前Matrix重置为单位矩阵)。

  • void getValues (float[] values)
    将Matrix中的数值拷贝进参数的前9位中。

  • mapPoints

void mapPoints (float[] pts)

void mapPoints (float[] dst, float[] src)

void mapPoints (float[] dst, int dstIndex,float[] src, int srcIndex, int pointCount)

计算一组点基于当前Matrix变换后的位置

  • setRectToRect
boolean setRectToRect (RectF src, 			// 源区域
                RectF dst, 					// 目标区域
                Matrix.ScaleToFit stf)		// 缩放适配模式

ScaleToFit 是一个枚举类型,共包含了四种模式:

模式摘要
CENTER居中,对src等比例缩放,并最大限度的填充变换后的矩形,将其居中放置在dst中。
START顶部,对src等比例缩放,并最大限度的填充变换后的矩形,将其放置在dst的左上角。左上对齐
END底部,对src等比例缩放,并最大限度的填充变换后的矩形,将其放置在dst的右下角。 右下对齐
FILL充满,拉伸src的宽和高,使其完全填充满dst。

demo

  • mapRect
boolean mapRect (RectF rect)
//测量rect并将测量结果放入rect中,返回值是判断矩形经过变换后是否仍为矩形

boolean mapRect (RectF dst, RectF src)
//测量src并将测量结果放入dst中,返回值是判断矩形经过变换后是否仍为矩形,和之前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参考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