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欧拉,读读欧拉吧!他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 !

1988年,数学家们曾发起过投票,评选最优美的数学定理,最终获选的是“欧拉公式”(eπi+1=0),那个无心插柳却又精妙绝伦地将五个重要常数蕴含其中的等式。

那么,第二优美的数学定理呢?

答案还是“欧拉公式”,只不过这一次是“欧拉多面体公式”,相比第一个欧拉公式,这一公式或许更加直观和简洁。拿起你身边的一个多面体,无论是小巧的骰子,还是一颗迷人的钻石,你都可以轻松验证这一简单的数学定理:顶点数(V)、棱数(E)、面数(F)之间存在一个美妙的平衡——

V - E + F = 2

这就是欧拉多面体公式,它以最直观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

图片

但欧拉多面体公式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是几何学的瑰宝,更是通往拓扑学大门的钥匙。在这扇门后,隐藏着正多面体的秘密、足球和穹顶的设计原理、乃至地球上无风之地的奥秘。每一个发现,都是数学与现实交织的奇迹,让人不禁感叹数学的魅力所在。

在《欧拉的宝石:从多面体公式到拓扑学的诞生》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一同踏上这场数学之旅。在旅程开始前,我们先来了解它的发现者——莱昂哈德·欧拉。

图片

莱昂哈德·欧拉

传奇人生,最多产的数学巨人

1707 年4 月15 日,莱昂哈德·欧拉出生于瑞士巴塞尔,年幼的欧拉最早是从父亲保罗·欧拉那里学习数学的。虽然保罗并非数学家,但他曾受教于大名鼎鼎的雅各布·伯努利,也曾和约翰·伯努利一起在巴塞尔大学就读。

十四岁那年,欧拉也成为了巴塞尔大学的学生。他致力于学习神学和希伯来语,因为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牧师。然而,他的数学能力引起了约翰·伯努利的注意。他说服了固执的父亲,允许欧拉能自由地学习数学。

图片

1727年,数学巨人艾萨克·牛顿轰然倒下,二十岁的欧拉则开启了自己的数学家生涯。这个起点发生在天寒地冻、离家数千里的圣彼得堡科学院。在那里,欧拉一待就是十四年。他先后担任了数学部门和地理部门的负责人,以惊人的速度发表着研究成果。据说,他在两次被家人提醒吃晚饭的间隙内就可以写成一篇论文。

除了理论研究,他也为俄国的地图绘制和船只制造等事业贡献良多。他的右眼正是在这个时期失明的,他泰然自若地评论道:“这下子能让我分心的事就更少了。”不过,到了1741年,他再也无法忍受俄国凶险的政治氛围了。于是,他决定去往柏林科学院。

图片

初到柏林的欧拉与腓特烈大帝相处愉快。腓特烈把欧拉叫做“我的教授”,欧拉则因此称自己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惜的是,这种和睦关系并未维持太久。

腓特烈憎恶数学,也不喜欢欧拉那种低调的个性。尽管欧拉在柏林发表了超过两百种成果,也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和巴黎科学院的成员,但他最终还是接受了俄国人的盛情邀请,于1766年再次踏上了前往圣彼得堡的旅途。

重回俄国的欧拉受到了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极高礼遇,在事业上也一帆风顺。可是,生活中的各种损失也接踵而来。他不仅经历了火灾和妻子的离世,还被白内障偷走了左眼的视力,堕入了完全的黑暗。然而,如同失聪的贝多芬在密不透风的死寂中谱写了传世的交响乐一样,欧拉也在一望无际的黑暗中创造了深刻、优美且常常“可视”的数学。这种产出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

图片

1783年9月18日,欧拉先是在石板上自娱自乐地计算了热气球上升时的运动规律,随后和朋友及家人共进了晚餐,谈论了天王星及其轨道的计算。不久后,他把孙子叫了过来,一边喝茶一边陪他玩耍。突然,烟斗从他手中掉落,他停止了计算和生命。

欧拉

欧拉一生的著作共计866种,既有专著和论文,也有教材和技术手册,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位数学家。然而,欧拉的地位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的著作卷帙浩繁,而是因为他对数学做出了深刻而有开创性的贡献。他引入了e来代表自然对数的底数,又让π的使用变得流行。他用i来代表√-1。他把一个典型三角形的三边记作abc,又用ABC来标示它们所对的角。他还创造了求和符号Σ ,有限差分符号△x,甚至函数符号f(x)。他既是天才也是全才,他的专长横跨数论、分析学、概率论和拓扑学等数学领域,以及光学、电磁学、力学和天文学等应用科学领域。

然而,在欧拉众多的数学贡献中,最简单又最深刻的定理,莫过于“第二优美的公式”——

V - E + F = 2

一个简单的公式,想要证明却费了不少劲

多面体是一种由平坦的多边形面构成的立体。这类立体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金字塔(四面体)、书(六面体)、方盒子(六面体)、宝石和某些碳分子(三十二面体等)等。欧拉发现,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和棱数之间蕴藏着如下简单明了的关系:

一个顶点数为V、棱数为E、面数为F的多面体满足V - E + F = 2。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可以在很多常见的多面体上验证上述结论。举例来说,立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和6个面。因此,它的V=8,E=12,F=6,故有V - E + F = 2。

那么,这个公式是否对所有的多面体都成立呢?

欧拉的证明

从古希腊一直到欧拉的时代,多面体的研究者们都使用了一个不曾言明的假设:多面体是凸的。也就是说,多面体上任意两点间的连线仍然属于该多面体。对于一个凸多面体,欧拉通过切除一个或多个四面体来逐一去掉它的顶点,直到把它变成一个四面体。在此过程中,他仔细考察了每一步操作后顶点数、棱数和面数间的关系,最终证明了多面体公式。

虽然欧拉的证明并不严密,但我们只要谨慎地选择切除策略,就可以补救它。完成这个修正后,我们便可以断言多面体公式对所有的凸多面体都成立了。

从凸多面体到欧拉多面体

在欧拉之后,第一个严格证明多面体公式的人是勒让德。后来,柯西也给出了多面体公式的新证明。有趣的是,他们的证明都可以推广到某一类非凸多面体上。

另一方面,吕利耶、热尔戈纳和黑塞尔等人也构造了一些多面体公式的反例,进一步启发人们思考什么才是“欧拉多面体”,即满足欧拉公式的多面体。到了1847年,施陶特终于在《位置的几何学》里提出了一套用以判断“欧拉多面体”的标准。

至此我们终于知道,欧拉多面体公式不止适用于凸多面体。但这个关于多面体的有趣事实,会有什么实际用途吗?

从一个关于多面体的有趣事实

到开启拓扑新学科

有这么一种说法,一个人对数学的认识越深,就越能领略到欧拉多面体公式的美妙之处。它既是几何的,又是拓扑的;既是基础的,又是深奥的;既是理论的,又是实用的。

足球和穹顶

一些球状碳分子,如富勒烯(C60)和C540,由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的碳环组成。我们可以用欧拉多面体公式证明,不管这类结构包含多少个正六边形,它们所包含的正五边形的个数一定是12,这便是“十二五边形定理”。

如果互换定理中面和顶点的角色,我们还能得到短程线穹顶的结构定理。蒙特利尔的“生物圈”博物馆和奥兰多迪斯尼世界的“未来世界”就是以该定理为基础设计的。

图片

富勒烯和足球

图片

短程线穹顶

四色问题

利用柯西对欧拉多面体公式的证明,我们可以把多面体公式推广到图论中。这种简单的推广威力巨大。例如,它帮助数学家们证明了“臭名昭著”的四色问题,即只用四种颜色给地图涂色并使得相邻区域不同色。

图片

用四种颜色给地图涂色并使得相邻区域不同色

给椰子梳头

+ F 被称为欧拉数或欧拉示性数。因此,多面体公式其实是在说“欧拉多面体”的欧拉数等于2。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其它曲面,我们会发现每一种曲面都有自己的欧拉数。例如,球面的欧拉数是2,环面的欧拉数则是0。

实际上,我们可以借助欧拉数和另一种性质对闭曲面进行彻底的分类。欧拉数也是用以区分纽结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只要运用与欧拉数有关的庞加莱·霍普夫定理,你就可以得到“毛球定理”——无论你怎么给一颗椰子梳头,它总有一撮毛是翘起来的。把对象换成地球,那么可以这样表述:任何时刻,地球表面总有一个地点是无风的!

图片

任何时刻,地球表面总有一个地点是无风的

在《欧拉的宝石》这本书中,我们将能够进入那些一般游客无法进入的奇妙场所——图论、纽结理论、微分几何和拓扑学等。这本书围绕欧拉多面体公式及其数学思想,从古希腊数学讲起,直到当代拓扑学的前沿研究,介绍了这一公式的发现及其对拓扑学研究的深远影响。

在这里,你将见证数学家们如何质疑、完善多面体公式,如何推动拓扑学的发展。无论是正多面体的构造,还是争议性的计算机辅助定理证明,亦或是埃米·诺特打破性别偏见的开创性工作,每一个故事都是数学星空中闪耀的星辰。

图片

图片

打开这本书,跟随欧拉,一起去感受这一公式的魅力与背后的故事吧!《欧拉的宝石:从多面体公式到拓扑学的诞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