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来说,字写好有两个作用:相对别人建立好印象,相对自己陶冶情操。
以前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宣传和形象主要靠书信和文字来承载,所以字是脸面,能让人有光晕效应。现在世风唯权钱,反而容易被俗人嘲笑如“回字四种写法”看待,何况作为一门本土老技艺,书法不具稀缺性,装逼的作用不能和钢琴之类的比,我小时候和一个流浪老碑匠学过字,重点是年老还要如此辛苦(凿字费神又费力又费时)。
而作为修身养性,字如其人之说,个人体验没觉到什么相关,副作用:更容易增长自恋虚荣,过分追求形式疏忽内容(如图“慨以当慷”)。
说到底,书法是艺术,艺术必然是奢侈的,如果是讲求实用和效率的普罗大众,字写清晰就好,至于要不要到艺术层面,自己掂量是否值得。
以前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宣传和形象主要靠书信和文字来承载,所以字是脸面,能让人有光晕效应。现在世风唯权钱,反而容易被俗人嘲笑如“回字四种写法”看待,何况作为一门本土老技艺,书法不具稀缺性,装逼的作用不能和钢琴之类的比,我小时候和一个流浪老碑匠学过字,重点是年老还要如此辛苦(凿字费神又费力又费时)。
而作为修身养性,字如其人之说,个人体验没觉到什么相关,副作用:更容易增长自恋虚荣,过分追求形式疏忽内容(如图“慨以当慷”)。

说到底,书法是艺术,艺术必然是奢侈的,如果是讲求实用和效率的普罗大众,字写清晰就好,至于要不要到艺术层面,自己掂量是否值得。
写字渣到爆的来献身说法一下。
你们这些说练字意义不大的人绝壁是本身写的不难看的好嘛!
写字难看的看到好看的字简直是自卑的五体投地好嘛!
简直想一把抓过来安自己脑门上啊!
无论是在任何情况啊!
从小开始。上课的时候不敢上黑板写板书,作业从来都要被批评,作文永远得不了高分的好嘛!
好不容易进了大学,以为进入了新世纪再也不用担心写字丑了。结果更自卑了好嘛!
周围都是精英啊!写字一个一个倍棒啊!
辛辛苦苦写好作业不敢拿给同学抄,因为看!不!懂!
成绩再好都没人做你边上等着抄你的考卷好嘛!
看上一个妹子别说是写情书了,连写一个贺卡都觉得倍丢人好嘛!
她不嫌弃她妈妈爸爸姑姑奶奶也会嫌弃的好嘛!
在实验室也都是泪啊!
写的protocol从来不敢给别人看啊!得一个一个字念完了才能懂啊!
连瓶瓶罐罐上面的标签纸也不敢写啊!写了绝壁第二天有人和我借的时候自己找不到啊!
上班了更是泪啊!
签协议的时候人力MM都要笑啊!
上下班签个到周围都是好字亚历山大啊!
以为做了码农能翻身做主人的,让你手写一个流程图你可敢啊!
都是泪!
——————————————————————————————
楼主也知道也想改啊。
从小握笔姿势就没对,现在肌肉记忆形成了想改握笔姿势真是太难了。
握笔姿势没对,对笔的控制就不是很好,写一会字就很容易累,累了就更控制不住笔了,写的也就龙飞凤舞了。而且很容易起老茧。
哎,从小一定要培养好握笔姿势!太关键!
你们这些说练字意义不大的人绝壁是本身写的不难看的好嘛!
写字难看的看到好看的字简直是自卑的五体投地好嘛!
简直想一把抓过来安自己脑门上啊!
无论是在任何情况啊!
从小开始。上课的时候不敢上黑板写板书,作业从来都要被批评,作文永远得不了高分的好嘛!
好不容易进了大学,以为进入了新世纪再也不用担心写字丑了。结果更自卑了好嘛!
周围都是精英啊!写字一个一个倍棒啊!
辛辛苦苦写好作业不敢拿给同学抄,因为看!不!懂!
成绩再好都没人做你边上等着抄你的考卷好嘛!
看上一个妹子别说是写情书了,连写一个贺卡都觉得倍丢人好嘛!
她不嫌弃她妈妈爸爸姑姑奶奶也会嫌弃的好嘛!
在实验室也都是泪啊!
写的protocol从来不敢给别人看啊!得一个一个字念完了才能懂啊!
连瓶瓶罐罐上面的标签纸也不敢写啊!写了绝壁第二天有人和我借的时候自己找不到啊!
上班了更是泪啊!
签协议的时候人力MM都要笑啊!
上下班签个到周围都是好字亚历山大啊!
以为做了码农能翻身做主人的,让你手写一个流程图你可敢啊!
都是泪!
——————————————————————————————
楼主也知道也想改啊。
从小握笔姿势就没对,现在肌肉记忆形成了想改握笔姿势真是太难了。
握笔姿势没对,对笔的控制就不是很好,写一会字就很容易累,累了就更控制不住笔了,写的也就龙飞凤舞了。而且很容易起老茧。
哎,从小一定要培养好握笔姿势!太关键!
记得《秒速五厘米》里面,贵树参加的校园社团是射箭。
为什么会有练习射箭的社团呢?有什么用呢?我敢说,除了参加比赛,它完全没有一点现实的功用,连题主所说的练字都不如。
但是,屏气凝神,瞄准,射击。这种练习带给人的,绝对不止是射箭技巧的提高。它磨练的是人的心性。
我时常在思考,我们学习这么多东西,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有一个表弟,没念什么书,生意却做的可以。赚得比我多。但是有时候看着他天天就是麻将,喝酒,三温暖,我总觉得,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儿时练画,导致我对色彩异常敏感。虽然和我现在从事工作的工作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我对衣服搭配的品位,却是一直高于我老婆的。
以前喜欢看一些分析美国政界的文章。对于不移民也不从事相关工作的我来说,有什么用呢?
噢,看囧叔脱口秀的时候,我能哈哈大笑,我表弟不能。
数学让我们有了缜密的思维,文学让我们有了感性的理解和表达。哲学教会我们思考的逻辑和深度。这些都是一个人的底子,基本功。
对于善于思考的人来说,万事之中皆有道理。我们在学习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时,其实是在通过一种媒介,认识自己,体悟世界。
丘吉尔写过一篇散文,大意是自己政治不得意的时候,去郊外写生。坐了半天,却无从下笔。他太多的担心,担心一个不好的开头,导致一个失意的结果,担心第一笔的颜色,定下一个不好的基调,担心这担心那。就这么坐了好几天,都没有动笔。
后来他闭着眼睛在画布上涂了一笔。豁然开朗。
做事难道不是这个道理?瞻前顾后,还是行动为先?
所以你看,当你在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时,就会有自己的思考,就会有自己的答案。这个思考,这个答案,虽出于小,却能见于大。
为什么会有练习射箭的社团呢?有什么用呢?我敢说,除了参加比赛,它完全没有一点现实的功用,连题主所说的练字都不如。
但是,屏气凝神,瞄准,射击。这种练习带给人的,绝对不止是射箭技巧的提高。它磨练的是人的心性。
我时常在思考,我们学习这么多东西,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有一个表弟,没念什么书,生意却做的可以。赚得比我多。但是有时候看着他天天就是麻将,喝酒,三温暖,我总觉得,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儿时练画,导致我对色彩异常敏感。虽然和我现在从事工作的工作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我对衣服搭配的品位,却是一直高于我老婆的。
以前喜欢看一些分析美国政界的文章。对于不移民也不从事相关工作的我来说,有什么用呢?
噢,看囧叔脱口秀的时候,我能哈哈大笑,我表弟不能。
数学让我们有了缜密的思维,文学让我们有了感性的理解和表达。哲学教会我们思考的逻辑和深度。这些都是一个人的底子,基本功。
对于善于思考的人来说,万事之中皆有道理。我们在学习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时,其实是在通过一种媒介,认识自己,体悟世界。
丘吉尔写过一篇散文,大意是自己政治不得意的时候,去郊外写生。坐了半天,却无从下笔。他太多的担心,担心一个不好的开头,导致一个失意的结果,担心第一笔的颜色,定下一个不好的基调,担心这担心那。就这么坐了好几天,都没有动笔。
后来他闭着眼睛在画布上涂了一笔。豁然开朗。
做事难道不是这个道理?瞻前顾后,还是行动为先?
所以你看,当你在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时,就会有自己的思考,就会有自己的答案。这个思考,这个答案,虽出于小,却能见于大。
我爸爸练字练了十几年,每到过年会有街坊邻居来要对联。
看到别人家门口贴着自己的字,他一定很有成就感吧。
他自己倒是说,写对联给邻居一个人情,以后我们有事求人也容易张口些。
妈妈是个钻牛角尖的人,谁跟她在一起久了都会忍不住气鼓鼓。跟妈妈生起气来,他就上楼练字。
后来翻修房子,妈妈专门辟了一间给爸爸写字,而且不用上楼。
如果看不到爸爸,那他一定在书房写字,冬天的话还会开着电暖扇,因为一写就是个把钟头。
有时我跟妈妈吵架气不过,跑去书房看着爸爸写字,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爸爸的偶像是赵孟頫,还让我给他翻译《千字文》《丹巴碑》,因为他读不懂。
因为爸爸喜欢写字,家里好像总是流淌着静静的气息。
看到别人家门口贴着自己的字,他一定很有成就感吧。
他自己倒是说,写对联给邻居一个人情,以后我们有事求人也容易张口些。
妈妈是个钻牛角尖的人,谁跟她在一起久了都会忍不住气鼓鼓。跟妈妈生起气来,他就上楼练字。
后来翻修房子,妈妈专门辟了一间给爸爸写字,而且不用上楼。
如果看不到爸爸,那他一定在书房写字,冬天的话还会开着电暖扇,因为一写就是个把钟头。
有时我跟妈妈吵架气不过,跑去书房看着爸爸写字,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爸爸的偶像是赵孟頫,还让我给他翻译《千字文》《丹巴碑》,因为他读不懂。
因为爸爸喜欢写字,家里好像总是流淌着静静的气息。

在我看来,书法是一种纪录创作者心理波动的至高艺术。跟音乐一样伟大。
甚至比作曲更极端,因为写字的人的精神状态是不能替代的,书写时的状态是极难被掩饰的,这是一种很“极端”的艺术行为。(作曲很多时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接近写文章)。我暂时想不出比书法更厉害的东西。
讨论到俊逸优雅,那王羲之那就是书法界的莫扎特。
人类什么时候能离开艺术,书法什么时候过时。
但我不能确定到那时人类还是不是人类。
写字的人当时想死
甚至比作曲更极端,因为写字的人的精神状态是不能替代的,书写时的状态是极难被掩饰的,这是一种很“极端”的艺术行为。(作曲很多时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接近写文章)。我暂时想不出比书法更厉害的东西。
讨论到俊逸优雅,那王羲之那就是书法界的莫扎特。
人类什么时候能离开艺术,书法什么时候过时。
但我不能确定到那时人类还是不是人类。

除非是个人有强烈的兴趣,否则花费大量时间做本职工作之外既不赚钱也不顾家(如果有家室)的事儿都没什么意义。
但是练字有意义。这是练心(性情),练脑(审美),练眼(认知),练手(实践)非常有益于个人素质提高的综合性锻炼项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练字就该练画画,不画画就该练一门乐器,不练乐器就该练一项体育运动......总之应该有一项业余爱好。这些事都不需要花大量时间,但是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但是练字有意义。这是练心(性情),练脑(审美),练眼(认知),练手(实践)非常有益于个人素质提高的综合性锻炼项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练字就该练画画,不画画就该练一门乐器,不练乐器就该练一项体育运动......总之应该有一项业余爱好。这些事都不需要花大量时间,但是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我们以前有个年龄特别大的老师教外国建筑历史,他不会用PPT也不会用电脑,所以他每节课前会把自己要讲的东西写在A4的纸上,然后用投影仪给大家看。他写得一手优美的工程字,虽然纸上没有格子,可是那种整齐程度实在令人佩服;还有就是每到标题处他都会用花体的英文来写每个建筑师和建筑作品的名字,有次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写成这个样子,他说他当年在欧洲游历的时候去菜市场买菜,看见人家卖菜小黑板上的英文都写得认真又好看,所以很是羡慕,自己回来就练习英文的花体字。他还常常用此事告诉我们做建筑要注重细节,要注意比例,你看人家一个卖菜的都认认真真布置自己的摊位,作为建筑师就更要细心认真,才能做出好的建筑。
大一建筑初步的时候我们每周五张工程字,练了整整一学期,虽然我进步不大,但是却培养了我能坐得住板凳,画得下去图的耐心。
大一建筑初步的时候我们每周五张工程字,练了整整一学期,虽然我进步不大,但是却培养了我能坐得住板凳,画得下去图的耐心。
匿名用户
可能是因为还在念书的原因,看到字写得好(这里的好是指有自己的风格且优美,不是指机械的楷体行书那些)的人会产生特别的好感。
另外,心不静时,写一下字很快就能静下心来,这是一种只有练过字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幸福。
不煲鸡汤,不赚眼泪,货真价实来讲故事谈感想。
小时候写字一般,不丑但也好看不到哪里去。上了中学,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同学,有些人的字真的潇洒大气,于是那时候我也偷偷努力把字写得好看一点,后来接受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正(bian)规(tai)训练,彻彻底底换了一种字体。刚开始写出来的时候只有筋骨毫无美感,就像一块块棱角分明的石头,自己写完都不喜欢看,觉得还不如以前。
(图为练字本的某一页,虽然单字还能看,但整体很不和谐)
所幸学了文科,海量笔记你懂得,慢慢变得柔和,会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变化,认真写起来,好像也不差~~
(好朋友之前发给我的,我已经完全忘记,没想到她还留着,感动~~)
上了大学,越来越有自己的feel啦~~
(放弃治疗,自由不羁到了这个地步······可能看起来也只有更紧凑流畅了一点·········)
-————————————————我叫分隔线—————————————————————
说归正传,这样的字才不能拿得出手炫耀呢,该说说写字练字带给我的影响啦。
首先,最显而易见的应该是信心。
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东西,而当自己创造出一种为人赞叹的东西,从此提笔写字不是事儿,不尴尬不扭捏,偶尔还能帮帮别人,讲真,有时候看着自己好好写的字,那种自豪与骄傲齐飞的感觉更是如有魔力一般,从此,隔壁家孩纸的技能,你值得拥有。
其次,应该是耐心
当时是夏天,我每天一个人坐在闷热的书桌前,整整三个小时没有动过位置,努力纠正握笔姿势,手指生疼;一笔一划认认真真的写,偶尔还要承受指导老师的鄙视,真的很想死啊!!!不过还是乖乖完成了所有的练习量,自己平时也会不断练习,如上图的练习本,差不多写了五六本的样子(得意脸)。但是现在的我也不得不承认,已经很难再有那么认真那么耐心的时候了。守得云开见月明,相信曾认认真真去做过事情的人都明白,能够战胜枯燥和寂寞,那种征服感和成就感真的特!别!爽!
接下来,应该是才学的累积吧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套用一下这个万能开头哈哈哈),不得不承认,键盘有时候比笔好用得多,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笔忘字,甚至丧失了书写的能力。在练字的时候,不断地重复会唤醒对文字的认知,加深印象,再加上练习时,摘抄一些自己喜欢的段落文章,也会提升一定的素养,虽做不到出口成章,但是在平时讲话也不自觉会受影响的。可能因为我是文科生,所学也是和汉文化对外传播相关的专业,就更看重这一块,毕竟有时候拿起笔写不出常用的字,还确实蛮尴尬的哈哈哈。
还有就是眼力的提升啦,一是审美,一是细节。
审美不必多说,看美女看久了都能看出门道,何况只是一些可爱的汉字。着重说细节,也是和审美相辅相成的。
当时练字,老师除了纠正我的坐姿,握笔姿势之类的,还有就是观察,字的偏旁,笔画,结构,每一笔该到什么位置,字与字的距离·······这些都是要注意的。(具体见我另一个回答 练字三个多月,收效甚微,怎么办? - 小九墨尘的回答)时日久了,哪怕没有接受正规书法(注意是书法,我所说只是练字),也会对汉字有一些感觉,自然也有了一些基础的审美感觉和对细节的观察能力啦。
可能有些跑题了,我只是说一下个人的感受,如果真要从现代社会的意义说起,也无非是艺术的发展,文化的延续和个人的修身养性。讲真,练字虽然不能带来很大的物质上的收益(庞中华等是个例),却会给写字和看字的人带来美的享受,也不为妙事一桩。
小时候写字一般,不丑但也好看不到哪里去。上了中学,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同学,有些人的字真的潇洒大气,于是那时候我也偷偷努力把字写得好看一点,后来接受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正(bian)规(tai)训练,彻彻底底换了一种字体。刚开始写出来的时候只有筋骨毫无美感,就像一块块棱角分明的石头,自己写完都不喜欢看,觉得还不如以前。

(图为练字本的某一页,虽然单字还能看,但整体很不和谐)
所幸学了文科,海量笔记你懂得,慢慢变得柔和,会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变化,认真写起来,好像也不差~~

上了大学,越来越有自己的feel啦~~

-————————————————我叫分隔线—————————————————————
说归正传,这样的字才不能拿得出手炫耀呢,该说说写字练字带给我的影响啦。
首先,最显而易见的应该是信心。
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东西,而当自己创造出一种为人赞叹的东西,从此提笔写字不是事儿,不尴尬不扭捏,偶尔还能帮帮别人,讲真,有时候看着自己好好写的字,那种自豪与骄傲齐飞的感觉更是如有魔力一般,从此,隔壁家孩纸的技能,你值得拥有。
其次,应该是耐心
当时是夏天,我每天一个人坐在闷热的书桌前,整整三个小时没有动过位置,努力纠正握笔姿势,手指生疼;一笔一划认认真真的写,偶尔还要承受指导老师的鄙视,真的很想死啊!!!不过还是乖乖完成了所有的练习量,自己平时也会不断练习,如上图的练习本,差不多写了五六本的样子(得意脸)。但是现在的我也不得不承认,已经很难再有那么认真那么耐心的时候了。守得云开见月明,相信曾认认真真去做过事情的人都明白,能够战胜枯燥和寂寞,那种征服感和成就感真的特!别!爽!
接下来,应该是才学的累积吧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套用一下这个万能开头哈哈哈),不得不承认,键盘有时候比笔好用得多,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笔忘字,甚至丧失了书写的能力。在练字的时候,不断地重复会唤醒对文字的认知,加深印象,再加上练习时,摘抄一些自己喜欢的段落文章,也会提升一定的素养,虽做不到出口成章,但是在平时讲话也不自觉会受影响的。可能因为我是文科生,所学也是和汉文化对外传播相关的专业,就更看重这一块,毕竟有时候拿起笔写不出常用的字,还确实蛮尴尬的哈哈哈。
还有就是眼力的提升啦,一是审美,一是细节。
审美不必多说,看美女看久了都能看出门道,何况只是一些可爱的汉字。着重说细节,也是和审美相辅相成的。
当时练字,老师除了纠正我的坐姿,握笔姿势之类的,还有就是观察,字的偏旁,笔画,结构,每一笔该到什么位置,字与字的距离·······这些都是要注意的。(具体见我另一个回答 练字三个多月,收效甚微,怎么办? - 小九墨尘的回答)时日久了,哪怕没有接受正规书法(注意是书法,我所说只是练字),也会对汉字有一些感觉,自然也有了一些基础的审美感觉和对细节的观察能力啦。
可能有些跑题了,我只是说一下个人的感受,如果真要从现代社会的意义说起,也无非是艺术的发展,文化的延续和个人的修身养性。讲真,练字虽然不能带来很大的物质上的收益(庞中华等是个例),却会给写字和看字的人带来美的享受,也不为妙事一桩。
我觉得写字和兴趣爱好有很大关系,做不喜欢的事情总能找到各种借口不去做,做喜欢的事情总能找到各种方法来完成,而且能越做越好。如果不爱好这个的话,每天逼自己练字也是一种折磨。相反,爱好的话,磨墨都是享受。
正如不爱音乐的人来说,每天花时间听歌练声甚至像HIFI发烧友买超贵的器材来听歌,他们肯定觉得是无意义又浪费时间金钱的。
爱好这东西是不能用实用性和价值来衡量的。就像有了手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用手表呢?如果每天吃一颗营养片就能吃饱管一天,你愿意放弃吃那些美食吗?如果衣服可以蔽体和保暖,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样式和搭配呢,女人还无止境的卖衣服呢?一切都是为了自我心灵的满足感。
文如其人常常会骗人,但字如其人还比较准确。并不是说写得好与不好,而是一种写字的风格,对于力道和文辞的运用常常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和处事风格。像平时如果看到谁的字好看,就会对这人好感度大大提升。
而且既然电脑和打印普及,写的一手好字就更加难得了,也导致现在写字的艺术性已经远超过其实用性了。(另外,据说某些重要文件还是要手写的,不能用打印版)
正如不爱音乐的人来说,每天花时间听歌练声甚至像HIFI发烧友买超贵的器材来听歌,他们肯定觉得是无意义又浪费时间金钱的。
爱好这东西是不能用实用性和价值来衡量的。就像有了手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用手表呢?如果每天吃一颗营养片就能吃饱管一天,你愿意放弃吃那些美食吗?如果衣服可以蔽体和保暖,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样式和搭配呢,女人还无止境的卖衣服呢?一切都是为了自我心灵的满足感。
文如其人常常会骗人,但字如其人还比较准确。并不是说写得好与不好,而是一种写字的风格,对于力道和文辞的运用常常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和处事风格。像平时如果看到谁的字好看,就会对这人好感度大大提升。
而且既然电脑和打印普及,写的一手好字就更加难得了,也导致现在写字的艺术性已经远超过其实用性了。(另外,据说某些重要文件还是要手写的,不能用打印版)

问这样的问题的人,肯定是不值得的。
一种技能的“价值度”是随时间变化的
10年前、现在和未来学建筑设计的价值不一样
因此以价值度去决定是否学习的人最容易没恒心
反倒是因为喜欢而去练习的人最容易坚持出成就
而喜欢练字的人,是不会问这个问题的
一种技能的“价值度”是随时间变化的
10年前、现在和未来学建筑设计的价值不一样
因此以价值度去决定是否学习的人最容易没恒心
反倒是因为喜欢而去练习的人最容易坚持出成就
而喜欢练字的人,是不会问这个问题的
写一手好字首先让自己赏心悦目,这是最基本的。
练字这这个快节奏社会显得有点不和谐,但不可否认,确实是修心养性,而且不无裨益。其实所谓练字不一定要照着字帖写,认真写好每一个字,日子长了,必有成效。这种事情不可急功近利。
最次,在其他条件都相当的时候,如果有一笔好字,会帮你脱颖而出的。
练字这这个快节奏社会显得有点不和谐,但不可否认,确实是修心养性,而且不无裨益。其实所谓练字不一定要照着字帖写,认真写好每一个字,日子长了,必有成效。这种事情不可急功近利。
最次,在其他条件都相当的时候,如果有一笔好字,会帮你脱颖而出的。

知道王.立军为什么还有个书法家的头衔吗?
如果你在机关单位上班,你会发现,字的好坏和职务高低呈明显的线性关系。领导批公文都是用笔,至少目前还很少电脑批,批示上有一手好字,很长面子。机关单位很多领导爱好书法,一部分是确实喜欢,还一部分是附庸风雅。为什么附庸风雅不去绘画呢,不去弹琴呢?因为太难了。关键还不是难,画得不好,弹得不好,别人一看一听就明白,没法糊弄。字写得不好,也可以说好。因为书法评价标准没那么统一。而且书法展示给别人看的机会更多。读书太费劲。业余搞书法,你可以直接从王羲之上手,几个月下来,有模有样。你要去读《史记》,业余读上两年,基本跟没读一样。机关单位领导读《老子》、《论语》的多,读《史记》的少,因为前者简单,好记,便于引用。练书法和这个一样,成本低,见效快,容易让自己显得有文化。
当然,如果你真正喜欢书法,不追求什么额外的好处,就为喜欢而练,还是很有意思的。
如果你在机关单位上班,你会发现,字的好坏和职务高低呈明显的线性关系。领导批公文都是用笔,至少目前还很少电脑批,批示上有一手好字,很长面子。机关单位很多领导爱好书法,一部分是确实喜欢,还一部分是附庸风雅。为什么附庸风雅不去绘画呢,不去弹琴呢?因为太难了。关键还不是难,画得不好,弹得不好,别人一看一听就明白,没法糊弄。字写得不好,也可以说好。因为书法评价标准没那么统一。而且书法展示给别人看的机会更多。读书太费劲。业余搞书法,你可以直接从王羲之上手,几个月下来,有模有样。你要去读《史记》,业余读上两年,基本跟没读一样。机关单位领导读《老子》、《论语》的多,读《史记》的少,因为前者简单,好记,便于引用。练书法和这个一样,成本低,见效快,容易让自己显得有文化。
当然,如果你真正喜欢书法,不追求什么额外的好处,就为喜欢而练,还是很有意思的。
看到那么多人说练字好,我来唱唱反调的——如果不是真心喜欢书法,现代社会练字真就没有什么大的用处。
我可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本人从小就练字,软笔硬笔一起练,学过金石篆刻,还得过几个小奖,练字超过20年。不过我不是自愿喜欢书法,是家里逼着学的。家里人的理由很简单,字如衣着,人靠衣装马靠鞍,字写得好有优势。他们的看法在当时不能算做错,只是他们没有考虑到社会发展那么快,字写得好已经不算一项特别有优势的生存技能。
由于我们家里面对于写字好就能活得好有着偏执的迷信,每天我都起码要逼着练两个小时的字,写得稍微有点不好就是无尽的嘲讽辱骂——字写得狗爬一样,以后找工作第一个就把你给你刷下去;字都写不好,还做什么人……尽管我以后得过几个书法的小奖,家里还是疯狂的让我练字,就算到了高考前夕也要保持每天半个小时的练字。
后来我上了大学,发现字写得好并不是一项很有优势的技能。我上大学比较早,但是已经普及了电脑,什么东西基本都是电子稿,你想露一手都没有机会呢。前几年还有些老boss喜欢用字来评断人,死守着字如其人的观点。到了10年以后,无纸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有这种看法的boss基本退下了,用字来判断人的场合是越来越少。到了这个时候,练字的实用价值不如运动,运动一是锻炼身体,二是促进人际交往。
至于练字能提高修养修生养性这种说法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依据,就我观察一起学习书法的同学而言,什么样的人都有,写得好的依然有脾气暴躁的,最后还有吸毒犯罪的。关于相关的科学研究我也没有查到,可能有相关性的就是写书法能产生心流体验——这是建立在你喜欢书法的前提之下,不过在喜欢的前提下,绘画,音乐,手工活等等需要思考的活动都能产生心流体验,不是书法的专有的。
最后总结一下,练字没有太多实用价值,只要练到字迹工整清晰就行,做到这一点有半年时间就够。如果是作为个人爱好,怎么练都无所谓,反正和画画,音乐,diy一样没有什么什么社会危害性。
我可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本人从小就练字,软笔硬笔一起练,学过金石篆刻,还得过几个小奖,练字超过20年。不过我不是自愿喜欢书法,是家里逼着学的。家里人的理由很简单,字如衣着,人靠衣装马靠鞍,字写得好有优势。他们的看法在当时不能算做错,只是他们没有考虑到社会发展那么快,字写得好已经不算一项特别有优势的生存技能。
由于我们家里面对于写字好就能活得好有着偏执的迷信,每天我都起码要逼着练两个小时的字,写得稍微有点不好就是无尽的嘲讽辱骂——字写得狗爬一样,以后找工作第一个就把你给你刷下去;字都写不好,还做什么人……尽管我以后得过几个书法的小奖,家里还是疯狂的让我练字,就算到了高考前夕也要保持每天半个小时的练字。
后来我上了大学,发现字写得好并不是一项很有优势的技能。我上大学比较早,但是已经普及了电脑,什么东西基本都是电子稿,你想露一手都没有机会呢。前几年还有些老boss喜欢用字来评断人,死守着字如其人的观点。到了10年以后,无纸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有这种看法的boss基本退下了,用字来判断人的场合是越来越少。到了这个时候,练字的实用价值不如运动,运动一是锻炼身体,二是促进人际交往。
至于练字能提高修养修生养性这种说法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依据,就我观察一起学习书法的同学而言,什么样的人都有,写得好的依然有脾气暴躁的,最后还有吸毒犯罪的。关于相关的科学研究我也没有查到,可能有相关性的就是写书法能产生心流体验——这是建立在你喜欢书法的前提之下,不过在喜欢的前提下,绘画,音乐,手工活等等需要思考的活动都能产生心流体验,不是书法的专有的。
最后总结一下,练字没有太多实用价值,只要练到字迹工整清晰就行,做到这一点有半年时间就够。如果是作为个人爱好,怎么练都无所谓,反正和画画,音乐,diy一样没有什么什么社会危害性。
- 我是一名即将进入高校书法系的一名高中毕业生,这意味着我通过了专业的培训。首先我想说的是上述那么多秀自己钢笔或毛笔的人往往忽视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字的本质并不是一种艺术的载体,而是一种交流的载体。所以才有那么一句,仓颉造字,夜有鬼哭。也就是说古代人也是承认字的本质是一种用来交流的工具的。
- 其二,我必须说明一点的是,虽然电脑普及率非常高。但是你在十八岁之前用到的笔的几率非常高,笔的便携性和随意性意味着这是你十八岁以前主要的书写工具。所以我带的学生很多很多是小孩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居多。
- 其三 ,在某些时候,成年人也会用到。我有一个成年学生,他是工程的项目经理,他每半年都要写一份季度报告,纯手写。我想在这个竞争如此发达的今天,写得一手好字确实是能给你带来不少加分。
- 第四,回到第一。那些回答者钢笔字通通不合格。顶多是工整,毫无艺术性可言。
- 另外按照知乎这种不明觉厉,专业术语一出口就是一坨一坨的环境下。我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议就是,平心而论,欧体的钢笔写法确实是所有书法家中最好看的, 九成宫虽然毛笔不好写,但是钢笔还是可以上手的,目前中国钢笔欧体写得好的就是那位字帖满天飞的田英章老师。
fr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05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