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职场人员,相信大家苦无效低效会议久矣。接着上一篇文章,咱们就会议这个话题再聊一聊。
结合我的经验,我认为关于会议的事,你还应该了解的内容有:
-
会议的成本可能是你无法承受的
-
无效或低效会议的表现
-
会议纪要的注意事项
会议的成本可能是你无法承受的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开会?
——为了更快更好地把工作做好。
把工作做好又是为了什么?
——让公司盈利,大家一起挣钱。
也就是说,我们开会,是因为我们觉得开会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那你的会议能不能产生足够的价值呢?你想过开会的成本吗?这里我只讨论会议时间所造成的人员投入成本,不讨论参与人员因为参加该会议,而不能做其他更有价值事情所造成的损失的机会成本。
会议时间成本 =每人的时间成本x 参会人数 x 会议时间。
例如:我组织20个人开会2个小时,普通员工10人,他们的时间成本大约是100元/小时,高级技术人员5人,他们时间成本是200元/小时;高管5人,他们时间成本是300元/小时。
这场2小时会议的时间成本就是7000元。
(100元x 10人 x 2小时)+(200元x 5人 x 2小时)+(300元x 5人 x 2小时)=7000元。
公司每花1分钱,都需要审批签字;但我随便召集会议,7000元在没有任何审批,没有任何感受下就花出去了。
有的公司老板或高管,开会的时候总喜欢喊上很多看似相关,实则无关紧要的人员一起开会,且一开就好几个小时,这其实就是一种浪费。这种浪费真的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越是公司高层,会议成本越高,越需要控制参会人数和会议时长。
关于限制参会人数。Facebook要求开会时只能定一张比萨饼;苹果拒绝无关者参会;谷歌要求会议人数不要超过8个。这其实都是通过限制参会人数的方法,减小时间成本。
无效或低效会议的表现
职场中无效或低效会议充斥在我们身边,如果你现在就有权力/能力,应该马上行动起来,消灭这样的会议。如果你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那可以识别、记住和远离这些会议,等你有能力了也把他们给优化掉。
出现如下情况,说明会议组织是有问题的。
-
会议主持人/组织者问:谁先说一说啊。——说明会议计划没做好。
-
会议支持人反复提醒:请控制发言时间。——说明发言者缺少准备。
-
有人说“关于这件事,我们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说明会议落实不到位。
-
会议一结束,有人说:总算结束了。——浪费生命的无效会议,灾难性的安排。
对待低效会议方面,效率狂人马斯克是这样建议员工的: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会议上很明显无法提供价值时,就马上离开会议室,或退出电话会议。离开并没有什么不礼貌,让一个人留下浪费他的时间才是不礼貌的。
会议纪要注意事项
开会终究是为了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所以会后的落实就尤为重要,可以说是会议成败的关键了。
会议纪要是落实会议的依据,决定着会议价值的兑现。
如何做好会议纪要,我有几点心得与你分享。
【参与议程设计】
设计好会议议程,会议的主题,要讨论的内容框架也就确定了,会议希望达成的目标也就变得清晰。你在记录纪要的时候,就可以围绕这些主题和目的来总结,做到快速出纪要的目标,所以尽量参与会前的议程设计。
【提前写好纪要】
根据确定的主题和目标,可以提前预写好纪要,会议开始后根据讨论情况进行现场修改,可以提升会议纪要输出效率,做到会议结束纪要便输出的效果。
这个做会议纪要的人要求很高,需要对业务,对参会人员比较了解。同时也是对纪要人员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也是公司发现人才的机会。
【善用工具和人员】
有些会议很长,讨论的话题也不聚焦。这个时候仅靠手写很难确保记录的完整性。这个时候善于使用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录音笔,用AI整理文字稿等,如果是线上会议,也可以直接用AI直接生成纪要(但目前很多AI还是需要自己再调整)。
找不同参会人员,要他们记录的要点内容,再整理整合为纪要,避免关键信息的遗漏。
【采用清单体记录】
纪要内容切记不要大段大段的陈述,会让人抓不到重点(大忌,让人读完不知所云),要采用清单体的方式记录纪要。采用结构化的表述,一个观点一句话。参考下面模板。
职场写作不是高考作文,追求的是清晰准确,强调客观性和逻辑性,其目的是要推动工作的开展落实。所以纪要内容不要过渡修饰,不用或慎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名称。
【统一模版】
这个很重要,也很有用,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如果公司上下能统一模板,那就更好,可以减少大家的认知成本。以下模版供大家参考。
【与干系人确认】
职场关系错综复杂,职场新人很容易就会踩雷,成为背锅侠。建议纪要整理后,先单独发给各主要人员,让他们提出修改意见。这既是对干系人的尊重,也能减少后续任务推进中的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