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念介绍
哈夫曼编码是一种最优的前缀编码技术,然而其存在的不足却制约了它的直接应用。首先,其解码时间为O(lavg), 其中lavg为码字的平均长度;其次,更为最重要的是,解码器需要知道哈夫曼编码树的结构,因而编码器必须为解码器保存或传输哈夫曼编码树。对于小量数据的压缩而言,这是很大的开销。因而,应用哈夫曼编码的关键是如何降低哈夫曼编码树的存储空间。Faller[1973]提出的自适应哈夫曼编码技术使哈夫曼编码树的存储空间降为零,即在使用某种约定的情况下,解码器能动态地重构出和编码器同步的哈夫曼编码树,而不需要任何附加数据。这样做的代价便是时间开销的增大。另一种技术是编码器和解码器使用事先约定的编码树,这种方法只能针对特定数据使用,不具备通用性。另外一种,也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便是范式哈夫曼编码。现在流行的很多压缩方法都使用了范式哈夫曼编码技术,如GZIB、ZLIB、PNG、JPEG、MPEG等。
范式哈夫曼编码最早由Schwartz[1964]提出,它是哈夫曼编码的一个子集。其中心思想是:使用某些强制的约定,仅通过很少的数据便能重构出哈夫曼编码树的结构。其中一种很重要的约定是数字序列属性(numerical sequence property),它要求相同长度的码字是连续整数的二进制描述。例如,假设码字长度为4的最小值为0010,那么其它长度为4的码字必为0011, 0100, 0101, ...;另一个约定:为了尽可能的利用编码空间,长度为i第一个码字f(i)能从长度为i-1的最后一个码字得出, 即: f(i) = 2(f(i-1)+1)。假定长度为4的最后一个码字为1001,那么长度为5的第一个码字便为10100。最后一个约定:码字长度最小的第一个编码从0开始。通过上述约定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