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

本文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功能、分类,以及标准化工作。深入探讨了物理层,讲解了数据通信基本知识、传输媒体、信道复用技术和物理层设备。此外,还涵盖了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相关协议、功能和服务。内容详实,适合网络学习者参考。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互联——互联互通、通信链路
	自治——无主从关系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从下面三个角度来看:
1.从组成部分上看
	硬件、软件、协议(一系列规则和约定的集合)
2.从工作方式上看
	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C/S方式、P2P方式)
	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服务
3.从功能组成上看
	通信子网:实现数据通信
	资源子网:实现资源共享/数据

OSI分层参考模型(7层)各层属于什么子网部分

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前两个功能比较重要,后面功能了解记忆。

1.数据通信(连通性)
2.资源共享(硬件、软件、数据)
3.分布式处理(多台计算机各自承担同一工作任务的不同任务)
4.提高可靠性
5.负载均衡(使各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更亲密)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分布范围分类
	广域网WAN(交换技术)
	城域网MAN
	局域网LAN(广播技术)
	个人区域网PAN
2.按使用者分类
	公用网(中国电信)
	专用网(军用)
3.按交换技术分类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4.按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型
	星型(如果有n个节点,会有多少条路,答案是n-1)(局域网)
	环形
	网状型(常用于广域网)
5.按传输技术分类
	广播式网络:共享公共通信信道
	点对点网络:使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

1.5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和相关组织

1.标准的分类
	1)法定标准:有权威机构制定的正式的、合法的标准 (OSI)
	2)事实标准:某些公司的产品在竞争中占据了主流,时间长了,这些产品中的协议和技术就成了标准	(TCP/IP)

2.RFC及其发展成为因特网标准的四个阶段
	RFC(request for comments)——因特网标准的形式
	RFC要上升为因特网正式标准的四个阶段:
		1)因特网草案:这个阶段还不是RFC文档
		2)建议标准:从这个阶段开始成为RFC文档
		3)草案标准:IETF、IAB审核(2011年以后取消了)
		4)因特网标准

3.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OSI参考模型、HDLC协议
	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通信规则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学术机构、IEEE802系列标准、5G
	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负责因特网相关标准的制定 RFC XXXX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速率

1.速率
	速率即数据率或称数据传输率或比特率
	比特 1/0 位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
	单位是:b/s,kb/s,Mb/s,Gb/s,Tb/s
	
	发送端→接收端
	如果发送端将十位数字(0101010101)发送到接收端用时1s,那么成为速率是10b/s

速率单位的换算:
	千	1kb/s=103b/s
	兆	1Mb/s=103kb/s=106b/s
	吉	1Gb/s=103Mb/s=106kb/s=109b/s
	太	1Tb/s=103Gb/s=106Mb/s=109kb/s=1012b/s
	
存储容量单位的换算:
	1Byte(字节)= 8bit(比特)
	1KB=210B=1024B=1024*8b
	1MB=210KB=1024KB
	1GB=210MB=1024MB
	1TB=210GB=1024GB
注:速率和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经常用小写表示速率的,全部大写表示的是存储容量有关的,他们的换算进制也是不同的。

带宽

2.带宽
	(1)“带宽”原本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即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是赫兹(Hz)
	(2)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单位是“比特每秒”,b/s,kb/s,Mb/s,Gb/s,Tb/s
	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最高速度
	
链路的相关问题:
	链路带宽=1Mb/s,主机在1us内可向链路发送1bit数据
	链路的传播速率为2×108km/s
	电磁波1us可向前传播200m
	带宽表示发送端最高能发送数据的速率

吞吐量

3.吞吐量
	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单位是b/s,kb/s,Mb/s等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时延

4.时延
	1)时延指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叫延迟或迟延。单位是s
	2)时延的四个部分组成:
		①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发送时延=数据长度/信道带宽(发送速率)
			发生在主机内部
			高速链路只是提高了发送时延,其他的时延都是不变的。
			
		② 传播时延:取决于电磁波传送速度和链路长度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发生在主机外部
			
		③ 排队时延:等待输出/入链路可用
		
		④ 处理时延:检错、找出口
	注意:如果题目中让求时延为多少,应当把题目中出现的四类时延全部计算到。

时延带宽积

5.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bit)=传播时延(s)×带宽(b/s)
	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即“某段链路现在又多少比特”,或者说是链路当中的容量

往返时延

6.往返时延RTT
	往返时延RTT: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接受方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
	RTT包括:
		① 往返传播时延=传播时延×2
		② 末端处理时间

利用率

7.利用率
	利用率包括:
		信道利用率: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的时间/(有+无)数据通过的时间
		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1.7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指标

1.费用
2.质量
3.标准化
4.可靠性
5.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述

1.为什么要分层?

发送文件前要完成的工作:
(1)发起通信的计算机必须将数据通信的通路进行激活
(2)要告诉网络如何识别目的主机
(3)发起通信的计算机要查明目的主机是否开机,并与网络连接正常
(4)发起通信的计算机要弄清楚,对方计算机中文件管理程序是否已经准好工作
(5)确保差错和意外可以解决

2.怎么实现分层的?(实体、协议、服务、接口的概念)

(1)实体: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成为n层实体。同一层的实体叫对等实体
(2)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对等实体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成为网络协议。(只有水平之间才有协议)
	协议的三个要素组成:
		语法: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
		语义: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
		同步:规定各种操作的顺序
(3)接口(访问服务点SAP):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入口
(4)服务: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垂直的)

一些概念:

	SDU服务数据单元:为完成用户所要求的的功能而应传送的数据
	PCI协议控制信息: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
	PDU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
	PCI+SDU=PDU

分层级基本原则:

	(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每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2)每层之间界面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3)结构上可分割开。每层都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4)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上层单项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5)整个分层结构应该能够促进标准化工作

一些概念总结:

	(1)网络体系结构是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结构。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简称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结构。
	(3)每层遵循某个/些网络协议以完成本层功能。
	(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5)第n层在向n+1层提供服务时,此服务不仅包含第n层本身的功能,还包含由下层服务提供的功能。
	(6)仅仅在相邻层间有接口,且所提供服务的具体实现细节对上一层完全屏蔽。
	(7)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指能运行的一些软件和硬件。

2.2 ISO/OSI参考模型(7层)

1.ISO/OSI参考模型怎么来的?
	为了解决计算机网络复杂的大问题,提出了分层结构(按功能)
OSI参考模型提出的目的:支持异构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理论成功,市场失败

OSI参考模型(7层)图示
ISO/OSI参考模型(7层)

用口诀记忆几个层次技巧:物联网书会试用
上面四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是端到端的传送,中继系统是没有这四层的。
下面三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是点到点的传送方式。

OSI参考模型(7层)功能

(1)应用层:
	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的界面
	典型的应用层服务:文件传输(FTP)、电子邮箱(SMTP和POP3)、万维网(HTTP)...
(2)表示层:
	表示层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处理语法和语义)。
	表示层的主要功能:
		① 数据格式的变换(翻译官)
		② 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③ 数据的压缩和恢复
	表示层的主要协议:JPEG、ASCII
(3)会话层:
	会话层向表示层实体或用户进程提供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地传输数据。
	这是会话,也是建立同步(SYN)
	会话层的主要功能:
		① 建立、管理、终止进程间的会话
		② 使用校验点可使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或者同步点继续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适用于传送大文件)
	会话层的主要协议:ADSP、ASP
(4)传输层:
	传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单位是报文段(TCP)或用户数据报(UDP)。
	端到端(端口号,进程到进程的通信)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
		① 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
		② 差错控制
		③ 流量控制
		④ 复用分用(复用: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分用: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上面应用层中相应的进程)
	传输层的主要协议:TCP、UDP
(5)网络层:
	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把分组从源端传送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网络层的传输单位是数据报。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
		① 路由选择(最佳路径)
		② 流量控制
		③ 差错控制
		④ 拥塞控制(若所有结点都来不及接受分组,而要丢掉大量分组的话,网络就处于拥塞状态,因此要采取一定措施,缓解这种拥塞。)
	网络层的主要协议:IP、IPX、ICMP、IGMP、ARP、RARP、OSPF
(6)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主要任务是把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
	数据链路层/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是帧。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① 成帧(定义帧的开始和结束)
		② 差错控制(帧错+位错)
		③ 流量控制
		④ 传输管理——访问(接入)控制 (控制对信道的访问)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SDLC、HDLC、PPP、STP和帧中继等。
(7)物理层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在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物理层的传送单位是比特。
	透明传输:指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
	物理层的功能:
		① 定义接口特性
		② 定义传送模式(单工、半双工、双工)
		③ 定义传输速率
		④ 比特同步
		⑤ 比特编码
	物理层的主要协议:Rj45、802.3

2.3 TCP/IP参考模型(4层)

TCP/IP的层次结构及各层的主要协议
TCP/IP的层次结构及各层的主要协议

(1)应用层:
	用户-用户
	包含有所有的高层协议,如虚拟终端协议(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域名解析服务(DNS)、电子邮件协议(SM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2)传输层:
	应用-应用 or 进程-进程
	功能类似于OSI传输层功能,使得发送端和目的端主机上的对话实体进行会话。
	传输层主要是用的两个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数据传送的单位是报文段,可靠交付。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无连接,数据传送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不可靠交付,尽最大努力交付。
(3)网际层:
	主机-主机
	网际层是TCP/IP体系结构的关键部分。
	功能和OSI网络层相似,网际层将分组发往任何网络,并为之独立地选择合适的路由,但是它补不保证各个分组有序地到达,各分组的交付由更高层负责。
	网际层定义了标准的分组格式和协议,即IP。有IPv4、IPv6.
(4)网络接口层:
	功能类似于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它表示与物理网络的接口。
	具体的物理网络类型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局域网,如:以太网、令牌环网、令牌总线网等。
		也可以是诸如电话网、SDH、X.25、帧中继和ATM等公共数据网。
	网络接口层的作用是从主机或者结点接收IP分组,并把它们发送到指定的物理网络上。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相同点

	(1)都采取分层的体系结构
	(2)都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3)可以实现异构网络的互联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不同点

(1)OSI定义三点概念:服务、协议、接口;TCP/IP模型没有明确区分。
(2)OSI参考模型先于协议发明,不偏向特定协议,通用性良好;
TCP/IP模型首先出现的是协议,模型实际上是对协议的描述。
(3)TCP/IP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异构网互联问题,将网际协议IP作为重要层次
(4)连接方式的比较		
			ISO/OSI参考模型	TCP/IP模型
	网络层	无连接+面向连接	无连接
	传输层	面向连接			无连接+面向连接

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1.面向连接服务
	一种网络协议,依赖发送方和接收器之间的显示通信和阻塞以管理双方的数据传输。
	网络系统需要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发送数据之前先建立连接的一种特性
面向连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建立连接,在此阶段,发出一个建立连接的请求。
	第二阶段是数据传输,只有在连接成功建立之后,才能开始数据传输。
	第三个阶段是连接释放,当数据传输完毕,必须释放连接。
	例如:TCP
	
2.无连接服务
	指通信双方不需要事先建立一条通信线路,而是把每个带有目的地址的包(报文分组)送到线路上,由系统自主选定路线进行传输。
无连接没有那么多阶段,它直接进行数据传输。
	是一种不可靠传输服务。例如:IP、UDP

2.4 5层参考模型

综合OSI和TCP/IP参考模型的优点,提出的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五层参考模型,数据通信过程

(1)物理层
	主要任务:透明传输比特流;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
	传输数据的单位:比特
(2)数据链路层
	主要任务:
		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向用户提供透明的和可靠的数据传送基本服务;
		负责把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构成帧发送到链路上,以及把接收到的帧中的数据提取出来并交给网络层。
	传输数据的单位:帧
	常用的协议:PPP协议、CSMA/CD协议、Ethernet协议
(3)网络层
	主要任务:
		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传输的数据单元:IP数据报
	常用的协议:网际协议IP、ICMP、OSPF
(4)传输层
	主要任务:负责向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主要的功能:复用和分用功能
		复用: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传输层的服务。
		分用: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上面应用层中的相应进程。
	传输的数据单元:TCP是报文段、UDP是用户数据报。
	常用的协议:TCP和UDP
		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数据传送的单位是报文段,可靠交付。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无连接,数据传送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不可靠交付,尽最大努力交付。
(5)应用层
	主要任务: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传输的数据单元:报文
	常用的协议:域名系统DNS、文件传送协议FTP协议、万维网WWW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电子邮件的SMTP协议等
	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

第二章 物理层

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1.物理层解决的问题:
	物理层解决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2.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定义标准)

3.物理层所定义的特性:
	① 机械特性:定义物理连接的特性,规定物理连接时所采用的规格、接口形状、引线数目、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
	② 电气特性:规定传输二进制位时,线路上信号的电压范围、阻抗匹配、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等。
		(例如:某网络在物理层规定,信号的电平用+10V~+15V表示二进制0,用-10V~-15V表示二进制1,电线长度限于15m以内)
	③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表示何种意义,接口部件的信号线的用途。(描述一个物理层接口引脚处于高电平时的含义时)
	④ 规程特性(过程特性):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工作规程和时序关系。

2.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信源→发送器→传输系统→接收器→新宿→

源系统(信源、发送器)→传输系统→目的系统(接收器新宿)

2.2 相关的概念

1.数据通信的目的:传送消息(消息:语音、文字、图像、视频等)。

2.数据(data):传送信息的实体,通常是有意义的符号序列。

3.数据通信指在不同计算机之间传输表示信息的二进制数0、1序列的过程。

4.信号:数据的电器/电磁的表现,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存在形式。
	数字信号/离散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模拟信号/连续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5.信源:产生和发送数据的源头。

6.信宿:接受数据的终点。

7.信道:信号的传输媒介。
	一般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介质,因此一条通信线路往往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
	信道的划分:
		信道按传输信号划分为:模拟信道(传送模拟信号)、数字信道(传送数字信号)
		信道按传输介质划分为:无线信道、有线信道

设计数据通信系统要考虑的3个问题:

① 采用单工通信/半双工/全双工通信方式?
② 采用串行通信/并行通信方式?
③ 采用同步通信/异步通信方式?

三种数据通信方式:

概念理解实例:你说我听、你一句我一句、一起说(对撕)
从通信双方信息的交互方式看,可以有三种基本方式:
	1.单工通信/单向通信: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仅需要一条信道。(广播)
	2.半双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或接受信息,但任何一方都不能同时发送和接受,需要两条信道。(对讲机)
	3.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受信息,也需要两条信道。

两种数据传输方式(串行传输 & 并行传输):

1.串行传输:将表示一个字符的8位二进制数由低到高位的顺序依次发送。
	(速度慢,费用低,适合远距离)
2.并行传输:将表示一个字符的8位二进制数同时通过8条信道发送。
	(速度快,费用高,适合近距离)	例如:用于计算机内部数据传输

实现同步的传输/通信方式(同步传输 & 异步传输):

1.同步传输:在同步传输的模式下,数据的传送是以一个数据区块为单位,因此同步传输又称为区块传输。
	在传送数据时,需先送出1个或多个同步字符,再送出整批的数据。
2.异步传输:异步传输将比特分成小组进行传送,小组可以是8位的1个字符或更长。
	发送方可以在任何时刻发送这些比特组,而接收方不知道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到达。
	传送数据时,加一个字符起始位和一个字符终止位。

有关数据传输速率的概念术语和题目:
(1)码元

码元是指用一个固定时长的信号波形(数字脉冲),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是数字通信中数字信号的计量单位,这个时长内的信号成为k进制码元,而该时长称为码元宽度。
当码元的离散状态有M个时(M大于2),此时码元为M进制码元。
1码元可以携带多个比特的信息量。比如,在使用二进制编码时,只有两种不同的码元,一种代表0状态,另一种代表1状态。

(2)速率——数字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的两种表示方法:

速率也叫数据率,是指数据的传输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可以用码元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表示。
1.码元传输速率:别名码元速率、波形速率、调制速率、符号速率等,
它表示单位时间内数字通信系统所传输的码元个数(也可称为脉冲个数或信号变化次数),单位是波特(Baud)。
1波特表示数字通信系统每秒传输一个码元。
(如果是两个信号都是低电平,它也是变化的。)
码元传输速率其实就是1s内传输多少个码元。	
数字信号是有多进制和二进制之分,但码元速率与进制数无关,只与码元长度T有关。
	
2.信息传输速率:别名信息速率、比特率等,表示单位时间内数字通信系统传输的二进制码元个数(即比特数),单位是比特/秒(b/s)。
信息传输速率其实就是1s内传输多少个比特。
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的关系:若一个码元携带n bit的信息量,则M baud的码元传输速率所对应的信息传输速率为M×n bit/s。

(3)带宽(Bandwidth)

1.模拟信号系统中,当输入信号频率高或低到一定程度,使得系统的输出功率成为输入功率的一半时(即-3dB),
	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间的差值就代表了系统的通频带宽,其单位是赫兹(Hz)。
2.数字设备中: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
  • 15
    点赞
  • 8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入门数据分析的第一堂课]这是一门为数据分析小白量身打造的课程,你从网络或者公众号收集到很多关于数据分析的知识,但是它们零散不成体系,所以第一堂课首要目标是为你介绍:Ø  什么是数据分析-知其然才知其所以然Ø  为什么要学数据分析-有目标才有动力Ø  数据分析的学习路线-有方向走得更快Ø  数据分析的模型-分析之道,快速形成分析思路Ø  应用案例及场景-分析之术,掌握分析方法[哪些同学适合学习这门课程]想要转行做数据分析师的,零基础亦可工作中需要数据分析技能的,例如运营、产品等对数据分析感兴趣,想要更多了解的[你的收获]n  会为你介绍数据分析的基本情况,为你展现数据分析的全貌。让你清楚知道自己该如何在数据分析地图上行走n  会为你介绍数据分析的分析方法和模型。这部分是讲数据分析的道,只有学会底层逻辑,能够在面对问题时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够下一步采取行动n  会为你介绍数据分析的数据处理和常用分析方法。这篇是讲数据分析的术,先有道,后而用术来实现你的想法,得出最终的结论。n  会为你介绍数据分析的应用。学到这里,你对数据分析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通过一些案例为你展现真实的应用。[专享增值服务]1:一对一答疑         关于课程问题可以通过微信直接询问老师,获得老师的一对一答疑2:转行问题解答         在转行的过程中的相关问题都可以询问老师,可获得一对一咨询机会3:打包资料分享         15本数据分析相关的电子书,一次获得终身学习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