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性噪声(目前不理解)

加性噪声一般指热噪声、散弹噪声等,它们与信号的关系是相加,不管有没有信号,该类噪声是一直存在的。一般通信中把加性随机性看成是系统的背景噪声。

乘性噪声一般由信道不理想引起,它们与信号的关系是相乘,信号在它在,信号不在他也就不在。乘性随机性看成系统的时变性(如衰落或者多普勒)或者非线性所造成的。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问题,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能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设计技术。本书作者从实践的角度指出了造成信号完整问题的根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 本书的主要内容 ·信号完整和物理设计概论 ·带宽、电感和特阻抗的实质含义 ·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 ·解决信号完整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经验法则、解析近似、数值模拟、实际测量 ·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的影响 ·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 ·改进信号完整推荐的设计准则 通常,大多数同类书籍都会花费大量的篇幅进行严格的理论推导和数学描述,而本书则更强调直观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问题。主要讲述了信号完整和物理设计概论,带宽、电感和特阻抗的实质含义,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解决信号完整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的影响,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以及改进信号完整推荐的设计准则等。该书与其他大多数同类书籍相比更强调直观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能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设计技术。本书作者以实践专家的视角提出了造成信号完整问题的根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这是面向电子工业界的设计工程师和产品负责人的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在信号完整问题出现之前能提前发现并及早以解决,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指导用书。 作者简介 Eric Bogatin,于1976年获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学士学位,并于1980年获亚利桑那大学物理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是GigaTest实验室的首席技术主管。多年来,他在信号完整领域,包括基本原理、测量技术和分析工具等方面举办过许多短期课程,培训过4000多工程师,在信号完整、互连设计、封装技术等领域已经发表了100多篇技术论文、专栏文章和专著。 译者简介: 李玉山,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电路与系统”博士生导师、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副主任、电路CAD研究所所长、全国通信ASIC委员会委员及国家IC设计西安基地专家委员。曾于1986年和1999年分别赴美国迈阿密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合作研究机器视觉和VLSI设计。 目录 第1章 信号完整分析概论 1.1 信号完整的含义 1.2 单一网络的信号质量 1.3 串扰 1.4 轨道塌陷噪声 1.5 电磁干扰 1.6 信号完整的两个重要推论 1.7 电子产品的趋势 1.8 新设计方法学的必要 1.9 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方法学 1.10 仿真 1.11 模型和建模 1.12 通过计算创建电路模型 1.13 三种测量技术 1.14 测量的作用 1.15 小结 第2章 时域与频域 2.1 时域 2.2 频域中的正弦波 2.3 频域中解决问题的捷径 2.4 正弦波特征 2.5 傅里叶变换 2.6 重复信号的频谱 2.7 理想方波的频谱 2.8 从频域到时域 2.9 带宽对上升时间的影响 2.10 带宽及上升时间 2.11 “有效的”含义 2.12 实际信号的带宽 2.13 带宽和时钟频率 2.14 测量的带宽 2.15 模型的带宽 2.16 互连线的带宽 2.17 小结 第3章 阻抗和电气模型 3.1 用阻抗描述信号完整 3.2 阻抗的含义 3.3 实际和理想的电路元件 3.4 时域中理想电阻的阻抗 3.5 时域中理想电容的阻抗 3.6 时域中理想电感的阻抗 3.7 频域中的阻抗 3.8 等效电气电路模型 3.9 电路理论和SPICE 3.10 建模简介 3.11 小结 第4章 电阻的物理基础 4.1 将物理设计转化为电气能 4.2 互连线电阻的最佳近似 4.3 体电阻率 4.4 单位长度电阻 4.5 方块电阻 4.6 小结 第5章 电容的物理基础 5.1 电容中的电流流动 5.2 球面电容 5.3 平行板近似 5.4 介电常数 5.5 电源、地平面和去耦电容 5.6 单位长度电容 5.7 二维场求解器 5.8 有效介电常数 5.9 小结 第6章 电感的物理基础 6.1 电感的含义 6.2 电感定律之一:电流周围将形成闭合磁力线圈 6.3 电感定律之二:电感是导体上流过单位安培电流时,导体周围磁力线圈的韦伯值 6.4 自感和互感 6.5 电感定律之三:当导体周围的磁力线圈匝数变化时,导体两端将产生感应电压 6.6 局部电感 6.7 有效电感、总电感或净电感及地弹 6.8 回路自感和回路互感 6.9 电源分布系统和回路电感 6.10 单位面积的回路电感 6.11 平面和过孔接触孔的回路电感 6.12 具有出砂孔区域的平面回路电感 …… 第7章 传输线的物理基础 第8章 传输线与反射 第9章 有损线、上升边退化和材料特 第10章 传输线的串扰 第11章 差分对与差分阻抗 附录A 100条使信号完整问题最小化的通用设计原则 附录B 100条估计信号完整效应的经验法则 附录C 参考文献 附录D 术语表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问题,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能 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设计技术。本书作者从实践的角度指出了造成信号完整问题的根 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 本书的主要内容 ·信号完整和物理设计概论 ·带宽、电感和特阻抗的实质含义 ·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 ·解决信号完整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经验法则、解析近似、数值模拟、实际测量 ·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的影响 ·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 ·改进信号完整推荐的设计准则 通常,大多数同类书籍都会花费大量的篇幅进行严格的理论推导和数学描述,而本书则更强调直观理解、 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问题。主要讲述了信号完整和物理设计概论,带宽、电感和特阻抗的实质 含义,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解决信号完整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物理互连设计对 信号完整的影响,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以及改进信号完整推荐的设计准则等。该书与其他 大多数同类书籍相比更强调直观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 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能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设计技术。本书作者以实践专家的视角 提出了造成信号完整问题的根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这是面向电子工业界的 设计工程师和产品负责人的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在信号完整问题出现之前 能提前发现并及早以解决,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指导用书。 作者简介 Eric Bogatin,于1976年获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学士学位,并于1980年获亚利桑那大学物理硕士和博士学位 。目前是GigaTest实验室的首席技术主管。多年来,他在信号完整领域,包括基本原理、测量技术和分 析工具等方面举办过许多短期课程,培训过4000多工程师,在信号完整、互连设计、封装技术等领域已 经发表了100多篇技术论文、专栏文章和专著。 译者简介: 李玉山,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电路与系统”博士生导师、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 副主任、电路CAD研究所所长、全国通信ASIC委员会委员及国家IC设计西安基地专家委员。曾于1986年和 1999年分别赴美国迈阿密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合作研究机器视觉和VLSI设计。 目录 第1章 信号完整分析概论 1.1 信号完整的含义 1.2 单一网络的信号质量 1.3 串扰 1.4 轨道塌陷噪声 1.5 电磁干扰 1.6 信号完整的两个重要推论 1.7 电子产品的趋势 1.8 新设计方法学的必要 1.9 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方法学 1.10 仿真 1.11 模型和建模 1.12 通过计算创建电路模型 1.13 三种测量技术 1.14 测量的作用 1.15 小结 第2章 时域与频域 2.1 时域 2.2 频域中的正弦波 2.3 频域中解决问题的捷径 2.4 正弦波特征 2.5 傅里叶变换 2.6 重复信号的频谱 2.7 理想方波的频谱 2.8 从频域到时域 2.9 带宽对上升时间的影响 2.10 带宽及上升时间 2.11 “有效的”含义 2.12 实际信号的带宽 2.13 带宽和时钟频率 2.14 测量的带宽 2.15 模型的带宽 2.16 互连线的带宽 2.17 小结 第3章 阻抗和电气模型 3.1 用阻抗描述信号完整 3.2 阻抗的含义 3.3 实际和理想的电路元件 3.4 时域中理想电阻的阻抗 3.5 时域中理想电容的阻抗 3.6 时域中理想电感的阻抗 3.7 频域中的阻抗 3.8 等效电气电路模型 3.9 电路理论和SPICE 3.10 建模简介 3.11 小结 第4章 电阻的物理基础 4.1 将物理设计转化为电气能 4.2 互连线电阻的最佳近似 4.3 体电阻率 4.4 单位长度电阻 4.5 方块电阻 4.6 小结 第5章 电容的物理基础 5.1 电容中的电流流动 5.2 球面电容 5.3 平行板近似 5.4 介电常数 5.5 电源、地平面和去耦电容 5.6 单位长度电容 5.7 二维场求解器 5.8 有效介电常数 5.9 小结 第6章 电感的物理基础 6.1 电感的含义 6.2 电感定律之一:电流周围将形成闭合磁力线圈 6.3 电感定律之二:电感是导体上流过单位安培电流时,导体周围磁力线圈的韦伯值 6.4 自感和互感 6.5 电感定律之三:当导体周围的磁力线圈匝数变化时,导体两端将产生感应电压 6.6 局部电感 6.7 有效电感、总电感或净电感及地弹 6.8 回路自感和回路互感 6.9 电源分布系统和回路电感 6.10 单位面积的回路电感 6.11 平面和过孔接触孔的回路电感 6.12 具有出砂孔区域的平面回路电感 …… 第7章 传输线的物理基础 第8章 传输线与反射 第9章 有损线、上升边退化和材料特 第10章 传输线的串扰 第11章 差分对与差分阻抗 附录A 100条使信号完整问题最小化的通用设计原则 附录B 100条估计信号完整效应的经验法则 附录C 参考文献 附录D 术语表 硬件工程师的首选发表于 2008-10-28 0 进行高速PCB板设计,必然要考虑信号完整要求,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教授们很少有谈到这方面内 容的,最多是考虑一下EMC/EMI问题,这本书很适合学生自学。马上要读研究生了,才发现要找到一份硬 件工程师的工作,要在课外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而信号完整分析恰恰是需要学习的比较重要的一部 分。 好书,经典!发表于 2008-10-07 08:32个人评分:    过瘾 受益匪浅    相当经典的书,翻译的也还可以
最近几年,例如YAGO和DBpedia等大规模知识库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知识库提供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实体信息,如人、国家、河流、城市大学等等,同时知识库包含了大量的在实体(entity)间的关系既事实(fact)。当今的知识库包含的数据量是巨大的通常有百万个实体和上亿个描述实体间关系的事实数据。 虽然目前的知识库存在大量的实体和事实数据,但是这样大规模的数据仍然不完整。目前构建知识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大量的文本中抽取事实但这种方法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噪声数据,第二是人工扩展,但这样的方法对于时间的开销是极大的。如果确保一个知识库是完整的则必须花费很大的努力来抽取大量的事实,并检查事实的正确,因为只有正确的事实入到知识库中才是有意义的。同时知识库的本身由于有足够的信息可以推理出更多的新的事实。例如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知识库包含一组事实是孩子c有一个妈妈m,这样可以推理得出孩子妈妈的丈夫f很可能是孩子的父亲。该逻辑规则形式化的描述如下: motherof(m,c)∧marriedTo(m,f)⟹fatherof(f,c) 挖掘这种规则可帮助做一下四种事情:1、利用这种规则来推理出新的事实,而这些被挖掘出的新的事实可以使知识库更完整。2、这些规则可以检测出知识库潜在的错误例如一个陈述是一个与一个男孩无关的人是这个男孩的父亲,这样的陈述很可能是错误的。3、有很多推理工具依赖其他工具提供规则,所以这些被挖掘出来的规则可以用于推理。4、这些规则描述一个普遍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帮我我们理解分析知识库中的数据,如找到一些国家通常与说同一种语言的国家交易。或结婚是一个对称关系,或使用同一个乐器的音乐家通常互相影响等等。 AMIE的目标是从RDF格式的知识库中挖掘如上所述的逻辑规则,在语义网(Semantic Web)中存在大量的RDF知识库如YAGO、Freebase和DBpedia等。这些知识库使用RDF三元组(S,P,O)提供二元关系(binary relation)的描述。由于知识库一般只包含正例而(S,P,O)没有反例(S,¬P,O),所以RDF这样的知识库中仅能通过正例来推理。进一步来说在RDF知识库上的操作是基于开放世界假设(OWA)的。在开放世界假设下,一个事实没有在知识库中存在那么我们不能说这个事实是错误的,只能说这个陈述是未知的。这与标准的数据库在封闭世界假设的设定有本质上的区别。例如在知识库中没有包含marry(a,b),在封闭世界假设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个a没有和b结婚而在开放世界假设下我们只能说a可能结婚了也可能单身。 压缩包内包含AMIE可运行源代码与相应文档资料,欢迎下载参考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问题,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能 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设计技术。本书作者从实践的角度指出了造成信号完整问题的根 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 本书的主要内容 ·信号完整和物理设计概论 ·带宽、电感和特阻抗的实质含义 ·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 ·解决信号完整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经验法则、解析近似、数值模拟、实际测量 ·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的影响 ·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 ·改进信号完整推荐的设计准则 通常,大多数同类书籍都会花费大量的篇幅进行严格的理论推导和数学描述,而本书则更强调直观理解、 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问题。主要讲述了信号完整和物理设计概论,带宽、电感和特阻抗的实质 含义,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解决信号完整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物理互连设计对 信号完整的影响,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以及改进信号完整推荐的设计准则等。该书与其他 大多数同类书籍相比更强调直观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 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能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设计技术。本书作者以实践专家的视角 提出了造成信号完整问题的根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这是面向电子工业界的 设计工程师和产品负责人的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在信号完整问题出现之前 能提前发现并及早以解决,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指导用书。 作者简介 Eric Bogatin,于1976年获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学士学位,并于1980年获亚利桑那大学物理硕士和博士学位 。目前是GigaTest实验室的首席技术主管。多年来,他在信号完整领域,包括基本原理、测量技术和分 析工具等方面举办过许多短期课程,培训过4000多工程师,在信号完整、互连设计、封装技术等领域已 经发表了100多篇技术论文、专栏文章和专著。 译者简介: 李玉山,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电路与系统”博士生导师、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 副主任、电路CAD研究所所长、全国通信ASIC委员会委员及国家IC设计西安基地专家委员。曾于1986年和 1999年分别赴美国迈阿密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合作研究机器视觉和VLSI设计。 目录 第1章 信号完整分析概论 1.1 信号完整的含义 1.2 单一网络的信号质量 1.3 串扰 1.4 轨道塌陷噪声 1.5 电磁干扰 1.6 信号完整的两个重要推论 1.7 电子产品的趋势 1.8 新设计方法学的必要 1.9 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方法学 1.10 仿真 1.11 模型和建模 1.12 通过计算创建电路模型 1.13 三种测量技术 1.14 测量的作用 1.15 小结 第2章 时域与频域 2.1 时域 2.2 频域中的正弦波 2.3 频域中解决问题的捷径 2.4 正弦波特征 2.5 傅里叶变换 2.6 重复信号的频谱 2.7 理想方波的频谱 2.8 从频域到时域 2.9 带宽对上升时间的影响 2.10 带宽及上升时间 2.11 “有效的”含义 2.12 实际信号的带宽 2.13 带宽和时钟频率 2.14 测量的带宽 2.15 模型的带宽 2.16 互连线的带宽 2.17 小结 第3章 阻抗和电气模型 3.1 用阻抗描述信号完整 3.2 阻抗的含义 3.3 实际和理想的电路元件 3.4 时域中理想电阻的阻抗 3.5 时域中理想电容的阻抗 3.6 时域中理想电感的阻抗 3.7 频域中的阻抗 3.8 等效电气电路模型 3.9 电路理论和SPICE 3.10 建模简介 3.11 小结 第4章 电阻的物理基础 4.1 将物理设计转化为电气能 4.2 互连线电阻的最佳近似 4.3 体电阻率 4.4 单位长度电阻 4.5 方块电阻 4.6 小结 第5章 电容的物理基础 5.1 电容中的电流流动 5.2 球面电容 5.3 平行板近似 5.4 介电常数 5.5 电源、地平面和去耦电容 5.6 单位长度电容 5.7 二维场求解器 5.8 有效介电常数 5.9 小结 第6章 电感的物理基础 6.1 电感的含义 6.2 电感定律之一:电流周围将形成闭合磁力线圈 6.3 电感定律之二:电感是导体上流过单位安培电流时,导体周围磁力线圈的韦伯值 6.4 自感和互感 6.5 电感定律之三:当导体周围的磁力线圈匝数变化时,导体两端将产生感应电压 6.6 局部电感 6.7 有效电感、总电感或净电感及地弹 6.8 回路自感和回路互感 6.9 电源分布系统和回路电感 6.10 单位面积的回路电感 6.11 平面和过孔接触孔的回路电感 6.12 具有出砂孔区域的平面回路电感 …… 第7章 传输线的物理基础 第8章 传输线与反射 第9章 有损线、上升边退化和材料特 第10章 传输线的串扰 第11章 差分对与差分阻抗 附录A 100条使信号完整问题最小化的通用设计原则 附录B 100条估计信号完整效应的经验法则 附录C 参考文献 附录D 术语表 硬件工程师的首选发表于 2008-10-28 0 进行高速PCB板设计,必然要考虑信号完整要求,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教授们很少有谈到这方面内 容的,最多是考虑一下EMC/EMI问题,这本书很适合学生自学。马上要读研究生了,才发现要找到一份硬 件工程师的工作,要在课外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而信号完整分析恰恰是需要学习的比较重要的一部 分。 好书,经典!发表于 2008-10-07 08:32个人评分:    过瘾 受益匪浅    相当经典的书,翻译的也还可以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问题,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能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设计技术。本书作者从实践的角度指出了造成信号完整问题的根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 本书的主要内容 ·信号完整和物理设计概论 ·带宽、电感和特阻抗的实质含义 ·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 ·解决信号完整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经验法则、解析近似、数值模拟、实际测量 ·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的影响 ·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 ·改进信号完整推荐的设计准则 通常,大多数同类书籍都会花费大量的篇幅进行严格的理论推导和数学描述,而本书则更强调直观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问题。主要讲述了信号完整和物理设计概论,带宽、电感和特阻抗的实质含义,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解决信号完整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的影响,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以及改进信号完整推荐的设计准则等。该书与其他大多数同类书籍相比更强调直观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能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设计技术。本书作者以实践专家的视角提出了造成信号完整问题的根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这是面向电子工业界的设计工程师和产品负责人的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在信号完整问题出现之前能提前发现并及早以解决,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指导用书。 作者简介 Eric Bogatin,于1976年获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学士学位,并于1980年获亚利桑那大学物理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是GigaTest实验室的首席技术主管。多年来,他在信号完整领域,包括基本原理、测量技术和分析工具等方面举办过许多短期课程,培训过4000多工程师,在信号完整、互连设计、封装技术等领域已经发表了100多篇技术论文、专栏文章和专著。 译者简介: 李玉山,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电路与系统”博士生导师、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副主任、电路CAD研究所所长、全国通信ASIC委员会委员及国家IC设计西安基地专家委员。曾于1986年和1999年分别赴美国迈阿密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合作研究机器视觉和VLSI设计。 目录 第1章 信号完整分析概论 1.1 信号完整的含义 1.2 单一网络的信号质量 1.3 串扰 1.4 轨道塌陷噪声 1.5 电磁干扰 1.6 信号完整的两个重要推论 1.7 电子产品的趋势 1.8 新设计方法学的必要 1.9 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方法学 1.10 仿真 1.11 模型和建模 1.12 通过计算创建电路模型 1.13 三种测量技术 1.14 测量的作用 1.15 小结 第2章 时域与频域 2.1 时域 2.2 频域中的正弦波 2.3 频域中解决问题的捷径 2.4 正弦波特征 2.5 傅里叶变换 2.6 重复信号的频谱 2.7 理想方波的频谱 2.8 从频域到时域 2.9 带宽对上升时间的影响 2.10 带宽及上升时间 2.11 “有效的”含义 2.12 实际信号的带宽 2.13 带宽和时钟频率 2.14 测量的带宽 2.15 模型的带宽 2.16 互连线的带宽 2.17 小结 第3章 阻抗和电气模型 3.1 用阻抗描述信号完整 3.2 阻抗的含义 3.3 实际和理想的电路元件 3.4 时域中理想电阻的阻抗 3.5 时域中理想电容的阻抗 3.6 时域中理想电感的阻抗 3.7 频域中的阻抗 3.8 等效电气电路模型 3.9 电路理论和SPICE 3.10 建模简介 3.11 小结 第4章 电阻的物理基础 4.1 将物理设计转化为电气能 4.2 互连线电阻的最佳近似 4.3 体电阻率 4.4 单位长度电阻 4.5 方块电阻 4.6 小结 第5章 电容的物理基础 5.1 电容中的电流流动 5.2 球面电容 5.3 平行板近似 5.4 介电常数 5.5 电源、地平面和去耦电容 5.6 单位长度电容 5.7 二维场求解器 5.8 有效介电常数 5.9 小结 第6章 电感的物理基础 6.1 电感的含义 6.2 电感定律之一:电流周围将形成闭合磁力线圈 6.3 电感定律之二:电感是导体上流过单位安培电流时,导体周围磁力线圈的韦伯值 6.4 自感和互感 6.5 电感定律之三:当导体周围的磁力线圈匝数变化时,导体两端将产生感应电压 6.6 局部电感 6.7 有效电感、总电感或净电感及地弹 6.8 回路自感和回路互感 6.9 电源分布系统和回路电感 6.10 单位面积的回路电感 6.11 平面和过孔接触孔的回路电感 6.12 具有出砂孔区域的平面回路电感 …… 第7章 传输线的物理基础 第8章 传输线与反射 第9章 有损线、上升边退化和材料特 第10章 传输线的串扰 第11章 差分对与差分阻抗 附录A 100条使信号完整问题最小化的通用设计原则 附录B 100条估计信号完整效应的经验法则 附录C 参考文献 附录D 术语表 硬件工程师的首选发表于 2008-10-28 0 进行高速PCB板设计,必然要考虑信号完整要求,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教授们很少有谈到这方面内容的,最多是考虑一下EMC/EMI问题,这本书很适合学生自学。马上要读研究生了,才发现要找到一份硬件工程师的工作,要在课外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而信号完整分析恰恰是需要学习的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好书,经典!发表于 2008-10-07 08:32个人评分:    过瘾 受益匪浅    相当经典的书,翻译的也还可以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