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杂谈(0x01)——配置文件的起源与矛盾

本文探讨了配置文件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过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从硬编码到函数化,再到配置化的演变,展示了配置文件如何在增加灵活性的同时,引发结构复杂性和冗余。文章通过数据增强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举例说明了配置文件设计的矛盾,即灵活性与易用性的平衡。最后,提出了‘约定大于配置’原则在优化配置文件设计中的作用,为后续讨论埋下伏笔。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在“设计杂谈”系列,主要会讲述设计相关的问题与思考。本文将主要针对配置的起源与实际面对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述,以求为读者建立一个初步的概念。

话不多说,开始。

由静态到动态

首先,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需求:

设计一个程序,输入一个图片,并将其进行一系列处理,其中包括:
1、翻转(flip)
2、旋转(rotate)
3、裁剪(crop)

很简单对吧,那不妨先脑洞一波,来看看一般的做法会是怎样的。

写脚本时的硬编码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种最简单的情况。比如,现在需要把一个或者一批图片,按照既定的操作来进行处理。你打算写一个脚本来完成这项工作,使用 PIL 来进行处理,大概会是这样的一个画风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age = Image.open('test_pic.png')
new_image: Image.Image = image

# flip operation, left_right or top_bottom
new_image = new_image.transpose(Image.FLIP_TOP_BOTTOM)

# rotate, 0-360, from x-axis to y-axis
new_image = new_image.rotate(45)

# crop, x1, y1, x2, y2
width, height = new_image.size
new_image = new_image.crop((width / 4, height / 4, width * 3 / 4, height * 3 / 4))

而运行结果则是这样的(此处使用matplotlib展示图片,下文同;左图为原图,右图为转换后的图)

既定的效果实现了,效果十分令人满意,一切都没啥问题。

写轮子时的函数化

而接下来,由于这个脚本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用到,所以需要将其进行一个封装,使之不再依赖于特定的图片,也不再依赖于固定的流程,可以被任意调用以实现图片的处理。

一番思索后,你进行了封装,于是画风变成了这个样子

from PIL import Image



def processes(image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