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师初级 综合能力、专业实务 考试内容、考试大纲、教材目录(2024年9月28日考试版)

教材涵盖了通信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计算机基础知识、通信系统理论、现代通信网络架构和各类通信技术,以及电信业务和网络安全等内容。初级和中级教材分别对通信网的定义、结构、接入技术和传输网进行了深入讲解,并强调了通信网络的管理和维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文章目录

考试时间:2024年9月28日(星期六)08:30—12:30

考试时间:2024年9月28日(星期六)08:30—12:30 通信专业综合能力(90-120分钟),通信专业实务,共4小时,机考
通信工程师考试各个科目的满分均为100分,历年合格标准基本上稳定在各科目60分及格。2024 年 9 月 2 3 日 开 始 在 “ 全 国 通 信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职 业 水 平 考 试 " 网 站 “ 考 生 报 名 ” 栏 目 打 印 准 考 证 ( A4 纸 ), 并 按 准 考 证 要 求 于 指 定 时 间 、 地 点 参 加 考 试。

考试开始5分钟后,迟到的应试人员一律禁止进入考场。初、中级水平考试通信专业综合能力和通信专业实务2个科目连考,作答总时长240分钟。通信专业综合能力科目最长作答时长120分钟,最短作答时长90分钟,不参加通信专业实务考试的考生开考2小时后可以交卷离场;选择继续作答通信专业实务科目的,考试结束前60分钟可以交卷离场。

《综合能力》尽早完成交卷(1.5小时),多给《实务》腾出时间(2.5小时)。

成绩查询:预计11月上旬公布成绩。

考试题型

综合能力考试题型:100道

综合能力考试题型:100道试题,包含90道中文题和10道英文题(5道单选、5道阅读短文),每题1分,总分100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专业实务考试题型:(2023年)7道分析解答试题,每题20分,3道必答题,4道选答题

专业实务考试题型:(2023年)7道分析解答试题,每题20分,3道必答题,4道选答题,3分判断,97分问答。
大题一般考:传输网、接入网。其中包含判断题、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填空题等题型。第5、7、8章一般不考。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21年初级实务考点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20年)6道题,20、20、15、15、15、15,每道试题3个左右的问题,总分100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23年及以前:上午 09:00—11:00 通信专业综合能力,2小时;下午 14:00—17:00 通信专业实务,3小时

综合能力

一、通信管理法规与行业规章
了解:通信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道德。
熟悉:公用电信网互联管理规定。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的相关规定。

二、现代通信网
了解:固定电话网的结构与编号方案;移动电话网的结构与技术体制。
熟悉:数据通信网的结构和组成。
掌握:通信网的通信质量要求。

三、现代通信技术
了解:卫星、多媒体和图像通信技术。
熟悉:智能网技术。
掌握:光纤通信和接入网技术。

四、现代电信业务
了解:国内、国际电话通信业务。
熟悉:智能网业务。
掌握: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业务。

五、计算机应用
了解:计算机的分类。
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软件的分类。

六、通信专业外语
了解:科技外语的表达特点。
熟悉:通信常用的专业词汇、短语。
掌握:科技外语阅读技巧。

专业实务

1、固定电话网
了解语音业务和电话网的特点;掌握电话网的服务质量和编号方案;熟悉电话网的等级结构和程控交换原理。

2、数据通信网
理解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特点;掌握分组交换网的组成要素、X.25分组交换网的参考模型和配套协议。理解帧中继网的特点;掌握帧中继网络的体系结构、寻址方式;了解帧中继网的网络管理机制。理解数字数据网的特点;掌握数字数据网的结构组成。理解综合业务数字网的特点;掌握窄带ISDN、宽带ISDN的基本概念。

3、ATM网络
理解异步传输模式ATM的特点;掌握ATM信元结构、AP和VC交换、ATM的网络接口、ATM协议的参考模型。

4、智能网
了解智能网的基本思想和移动智能网的概念;掌握智能网的体系结构和概念模型。

5、移动通信网
了解移动通信网的特点、网络覆盖方式;掌握移动通信常用的三种多址方式;掌握GSM/GPRS系统组成;熟悉CDMA系统组成,熟悉3G技术标准。

6、因特网
掌握OSI和TCP/IP网络体系结构、IP地址分类、IP地址划分、路由汇聚算法、IP数据报格式、IPv6协议的特点;掌握ARP协议的工作原理、ICMP的报文种类和应用;TCP报文格式、TCP三次握手和流量控制、UDP报文格式和特点、TCP和UDP端口;掌握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RIP和OSPF、域名系统DNS的原理、FTP协议的原理;

7、接入网及接入技术
了解接入网的定义、特点和分类;了解无线接入网;熟悉接入网的接口,熟悉HFC网络结构及频谱资源划分;掌握光纤接入网的分类、网络结构,无源光网络的特点;掌握xDSL宽带接入技术。

8、下一代网络
了解下一代网络的定义,掌握下一代网络的分层结构,熟悉软交换系统中的协议。

9、传输网
了解常用传输介质,熟悉传输网的性能指标,熟悉SDH网络和WDM网络的相关概念、常见网元、网络特点等;熟悉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了解光传送网的分层概念和常见的几种光传送网。

10、支撑网
掌握信令网的不同分类,信令网的传送方式、编码方式、工作方式和结构组成;掌握网同步设备类型,网同步方式,了解同步网的主要技术指标;了解电信管理网。

《通信专业综合能力(初级)》教材目录

第1章 通信职业道德 1

1.1 职业道德概述 1

1.1.1 职业道德的内涵 1
1.1.2 职业道德的特点 2

1.2 科技人员职业道德 2

1.2.1 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特征 2
1.2.2 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3
1.2.3 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3

1.3 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 8

1.3.1 通信科技的地位 8
1.3.2 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点 8
1.3.3 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9

第2章 法律法规 13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13

2.1.1 《电信条例》概述 13
2.1.2 《电信条例》关于电信市场的规定 16
2.1.3 《电信条例》关于电信服务的规定 17
2.1.4 《电信条例》关于电信建设的规定 19
2.1.5 《电信条例》关于电信安全的规定 20

2.2 《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 21

2.2.1 《网间互联规定》概述 21
2.2.2 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互联义务 22
2.2.3 互联时限 24
2.2.4 互联争议的协调与处理 24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4

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概述 24
2.3.2 网络运行安全规定 26
2.3.3 网络信息安全规定 28
2.3.4 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 29
2.3.5 网络安全的法律责任 29

2.4 其他相关法规 30

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30
2.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2
2.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35

第3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 39

3.1 计算机概述 39

3.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41

3.2.1 计算机硬件 41
3.2.2 计算机软件 43

3.3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45

3.3.1 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据 45
3.3.2 计算机中表示的数据 47

3.4 数据库系统 49

3.4.1 几个基本概念 49
3.4.2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50
3.4.3 数据库系统结构 51

第4章 通信系统 53

4.1 通信系统概述 53

4.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53
4.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54
4.1.3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57
4.1.4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59

4.2 信源编码 60

4.2.1 信源的概念与特性 60
4.2.2 信源编码概述 61
4.2.3 抽样定理 62
4.2.4 脉冲编码调制 62

4.3 信道编码 64

4.3.1 信道编码概述 64
4.3.2 简单信道编码 65

4.4 调制 66

4.4.1 调制的概念与功能 66
4.4.2 模拟调制 67
4.4.3 数字载波调制 75
4.4.4 频分复用 80

第5章 现代通信网 81

5.1 通信网概述 81

5.1.1 通信网的构成要素 81
5.1.2 通信网的发展演进 81

5.2 交换与控制 83

5.2.1 交换的基本概念 83
5.2.2 IP交换 86
5.2.3 IP多媒体子系统 88

5.3 传输网 91

5.3.1 有线传输 91
5.3.2 无线传输 101

5.4 接入网 106

5.4.1 接入网的概念 106
5.4.2 有线接入 107
5.4.3 无线接入 111

5.5 支撑网 115

5.5.1 信令网 115
5.5.2 同步网 117
5.5.3 通信管理网 119

5.6 软件定义网络 120

5.6.1 软件定义网络的整体构架 120
5.6.2 软件定义网络的关键技术 121

第6章 现代通信技术 123

6.1 图像与多媒体通信 123

6.1.1 图像通信 123
6.1.2 多媒体通信技术 126

6.2 移动通信 131

6.2.1 移动通信的特点 131
6.2.2 移动通信系统分类 131
6.2.3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132

6.3 互联网 136

6.3.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136
6.3.2 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138
6.3.3 互联网应用 144

6.4 通信电源 147

6.4.1 通信设备对电源的要求 147
6.4.2 通信电源的分级 148
6.4.3 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 149

第7章 现代电信业务 153

7.1 电信业务概述 153

7.1.1 电信业务定义 153
7.1.2 电信业务分类 154

7.2 基础电信业务 156

7.2.1 固定通信业务 156
7.2.2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157
7.2.3 卫星通信业务 158
7.2.4 数据通信业务 158
7.2.5 IP电话业务 159
7.2.6 集群通信业务 159
7.2.7 无线寻呼业务 160
7.2.8 网络接入设施服务业务 160
7.2.9 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 160
7.2.10 网络托管业务 161

7.3 增值电信业务 161

7.3.1 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 161
7.3.2 内容分发网络业务 161
7.3.3 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 161
7.3.4 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 161
7.3.5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 162
7.3.6 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 162
7.3.7 存储转发类业务 162
7.3.8 呼叫中心业务 163
7.3.9 信息服务业务 163
7.3.10 编码和规程转换业务 164

7.4 信息通信业务发展趋势 164

第8章 通信网络安全 167

8.1 信息系统安全概述 167

8.1.1 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分类 167
8.1.2 信息系统安全 169
8.1.3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 172
8.1.4 通信网络安全 174

8.2 电信网络安全 175

8.2.1 电信网络安全概述 175
8.2.2 电信网络安全组成与结构 177
8.2.3 电信网络的典型攻击 179
8.2.4 电信网络的网络防卫 180

8.3 计算机网络安全 181

8.3.1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威胁 181
8.3.2 计算机网络的攻击种类 182
8.3.3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策略 183
参考文献 185

《通信专业实务(初级) 》教材目录

第1章 现代通信网概述 1

1.1 通信网的定义 1

1.1.1 通信系统 1
1.1.2 通信网的定义 2
1.1.3 通信网的构成 3

1.2 通信网的分类 6

1.3 通信网的结构 6

1.3.1 通信网的拓扑结构 6
1.3.2 通信网的体系结构 8

1.4 通信网的质量要求 9

第2章 传输网 11

2.1 传输网概述 11

2.1.1 传输网的基本概念 11
2.1.2 传输网的分类 12
2.1.3 传输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13

2.2 SDH传输网 16

2.2.1 SDH的基本概念 16
2.2.2 SDH的基本网络单元 17
2.2.3 SDH的帧结构 19
2.2.4 SDH的复用映射结构 20
2.2.5 SDH传输网的拓扑结构 22
2.2.6 SDH传输网的网络保护 23
2.2.7 SDH传输网的应用 26

2.3 MSTP传输网 27

2.3.1 MSTP的基本概念 27
2.3.2 MSTP的级联技术 29
2.3.3 以太网业务的封装协议 30
2.3.4 以太网业务在MSTP中的实现 30
2.3.5 MSTP传输网的应用 31

2.4 DWDM传输网 32

2.4.1 DWDM的基本概念 32
2.4.2 DWDM系统的工作波长 34
2.4.3 DWDM系统的组成 35
2.4.4 DWDM传输网的关键设备 37
2.4.5 DWDM传输网的组网方式及应用 39

2.5 光传送网 41

2.5.1 OTN的基本概念 41
2.5.2 OTN的分层模型 42
2.5.3 OTN的接口信息结构 44
2.5.4 OTN的帧结构 45
2.5.5 OTN的关键设备 46
2.5.6 OTN的保护方式 48
2.5.7 OTN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49

2.6 自动交换光网络 50

2.6.1 ASON的概念与特点 50
2.6.2 ASON的体系结构 51
2.6.3 ASON的分层网络结构 54

2.7 微波通信系统 55

2.7.1 无线电通信的基本概念 55
2.7.2 微波中继通信 56
2.7.3 微波传送网 57

2.8 卫星通信系统 57

2.8.1 卫星通信频段的划分 58
2.8.2 卫星通信的特点 58
2.8.3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58
2.8.4 甚小天线地球站 61

第3章 接入网 62

3.1 接入网概述 62

3.1.1 接入网的定义与接口 62
3.1.2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 63
3.1.3 接入网的分类 64
3.1.4 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65

3.2 有线接入网 66

3.2.1 HFC接入网 66
3.2.2 光纤接入网 70
3.2.3 FTTx+LAN接入网 80

3.3 无线接入网 82

3.3.1 无线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82
3.3.2 无线局域网 83
3.3.3 其他无线接入技术 89

第4章 互联网 94

4.1 计算机网络基础 94

4.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94
4.1.2 局域网的基本原理 96
4.1.3 局域网协议与应用 98

4.2 Internet 100

4.2.1 TCP/IP 101
4.2.2 TCP/IP应用 106
4.2.3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112
4.2.4 网络安全的概念 116

4.3 计算机软件编程基础 118

4.3.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18
4.3.2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 122
4.3.3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124

4.4 互联网应用技术 126

4.4.1 云计算技术 126
4.4.2 大数据技术 129
4.4.3 物联网技术 130

第5章 固定通信网 133

5.1 固定电话网 133

5.1.1 固定电话网的特点 133
5.1.2 电路交换 133
5.1.3 固定电话网的组成 134

5.2 分组交换网 136

5.2.1 分组交换的基本概念 136
5.2.2 分组交换网协议及性能特点 138
5.2.3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 140

5.3 数字数据网 142

5.3.1 DDN的概念及特点 142
5.3.2 DDN的组成及网络结构 143
5.3.3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 144

第6章 移动通信系统 146

6.1 移动通信概述 146

6.1.1 移动通信的特点 146
6.1.2 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及演进 146

6.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149

6.2.1 GSM 149
6.2.2 GPRS 154

6.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156

6.3.1 WCDMA系统 156
6.3.2 cdma2000系统 161
6.3.3 TD-SCDMA系统 164

6.4 LTE系统 167

6.4.1 LTE系统结构 167
6.4.2 LTE空中接口 170
6.4.3 LTE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 174

第7章 交换与网管 177

7.1 交换技术概述 177

7.1.1 交换技术的发展、基本概念和系统架构 177
7.1.2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技术 178
7.1.3 程控交换原理 180
7.1.4 电话信令的概念 182

7.2 现代交换技术 183

7.2.1 软交换技术 184
7.2.2 IP交换技术 189
7.2.3 IMS技术 189
7.2.4 路由技术 190

7.3 网络管理 192

7.3.1 管理信息体系结构 192
7.3.2 OSI网络管理模型 193
7.3.3 网络管理方式 197
7.3.4 SNMP网络管理协议 198
7.3.5 电信管理网 200

第8章 电信支撑网 201

8.1 信令网 201

8.1.1 信令与信令网的基本概念 201
8.1.2 No.7信令及信令网 203
8.1.3 我国的信令网 206

8.2 数字同步网 207

8.2.1 数字同步网的基本概念 207
8.2.2 网同步的方式 209
8.2.3 中国数字同步网 210

8.3 电信管理网 212

8.3.1 电信网络管理 212
8.3.2 电信管理网 214
8.3.3 我国电信管理网的演进 215

第9章 通信动力与环境 218

9.1 通信动力与环境概述 218

9.1.1 动力与环境的组成 218
9.1.2 动力与环境的特点 219
9.1.3 动力与环境的地位与作用 219
9.1.4 动力与环境的基本要求 220

9.2 通信电源系统 221

9.2.1 通信电源的组成和结构 221
9.2.2 交流供电系统 222
9.2.3 不间断电源系统 225

9.3 通信环境与安全 229

9.3.1 机房空调系统 229
9.3.2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232
9.3.3 通信电源的接地与防雷 235

第10章 通信业务 239

10.1 通信行业及企业认知 239

10.1.1 通信行业 239
10.1.2 通信企业 241
10.1.3 通信终端 242

10.2 通信业务概述 244

10.2.1 通信业务的定义及分类 244
10.2.2 基础电信业务 245
10.2.3 增值电信业务 249
10.2.4 通信业务的发展趋势 251
参考文献 254

《通信专业综合能力(中级)》教材目录

第1章 通信职业道德 1

1.1 职业道德概述 1
1.1.1 职业道德的内涵 1
1.1.2 职业道德的特点 2
1.2 科技人员职业道德 3
1.2.1 科技职业道德的特征 3
1.2.2 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3
1.2.3 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4
1.3 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 8
1.3.1 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8
1.3.2 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点 8
1.3.3 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0

第2章 法律法规 13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13
2.1.1 《电信条例》概述 13
2.1.2 《电信条例》关于电信市场的规定 16
2.1.3 《电信条例》关于电信服务的规定 17
2.1.4 《电信条例》关于电信建设的规定 19
2.1.5 《电信条例》关于电信安全的规定 21
2.1.6 《电信条例》案例分析 21
2.2 《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 23
2.2.1 《网间互联规定》概述 23
2.2.2 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互联义务 24
2.2.3 互联时限 25
2.2.4 互联争议的协调与处理 26
2.2.5 《网间互联规定》案例分析 26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7
2.3.1 《网络安全法》概述 27
2.3.2 网络运行安全规定 29
2.3.3 网络信息安全规定 31
2.3.4 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 32
2.3.5 网络安全的法律责任 33
2.3.6 《网络安全法》案例分析 33
2.4 其他相关法规 34
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34
2.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6
2.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39
2.4.4 其他相关法规案例分析 43

第3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 45

3.1 计算机概述 45
3.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47
3.2.1 计算机硬件 48
3.2.2 计算机软件 49
3.3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51
3.3.1 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据 51
3.3.2 计算机中表示的数据 54
3.4 数据库系统 56
3.4.1 几个基本概念 56
3.4.2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57
3.4.3 数据库系统结构 57
3.5 多媒体技术 58
3.5.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58
3.5.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 59
3.5.3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60

第4章 通信系统 63

4.1 通信系统概述 63
4.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63
4.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64
4.1.3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67
4.1.4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69
4.2 信道及其特性 71
4.2.1 信道的定义和分类 71
4.2.2 信道特性 73
4.2.3 信道中的噪声 74
4.2.4 信道容量 76
4.3 信源编码 78
4.3.1 信源与信源编码 78
4.3.2 抽样定理 79
4.3.3 脉冲编码调制 79
4.3.4 其他信源编码 81
4.4 信道编码 82
4.4.1 差错控制的概念 82
4.4.2 信道编码的思想 83
4.4.3 常用的信道编码及应用 84
4.5 调制 85
4.5.1 线性调制与非线性调制 86
4.5.2 数字调制 95
4.5.3 改进型数字调制 99
4.5.4 信道复用 101

第5章 现代通信网 103

5.1 通信网概述 103
5.1.1 通信网的构成要素 103
5.1.2 通信网的分类 103
5.1.3 通信网的拓扑结构 104
5.1.4 通信网的发展演进 104
5.2 交换与控制 106
5.2.1 交换技术的发展 106
5.2.2 IP交换 108
5.2.3 IP多媒体子系统 111
5.3 传输网 117
5.3.1 光纤传输 117
5.3.2 微波地面中继传输 130
5.3.3 卫星传输 133
5.4 接入网 136
5.4.1 接入网的概念 136
5.4.2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网 137
5.4.3 FTTx+LAN接入网 139
5.4.4 无源光网络 142
5.4.5 无线接入 145
5.5 支撑网 150
5.5.1 信令网 150
5.5.2 同步网 151
5.5.3 电信管理网 153
5.6 软件定义网络 155
5.6.1 SDN整体构架 155
5.6.2 SDN关键技术 156
5.7 网络功能虚拟化 157
5.7.1 基本概念 157
5.7.2 架构 157
5.7.3 关键技术 158

第6章 移动通信 161

6.1 移动通信概述 161
6.1.1 移动通信的特点 161
6.1.2 移动通信系统分类 162
6.1.3 移动信道中的电磁波传播 162
6.2 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164
6.2.1 无线组网技术 164
6.2.2 双工与多址技术 165
6.2.3 抗干扰与抗衰落技术 168
6.3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178
6.3.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78
6.3.2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180
6.3.3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182

第7章 互联网与物联网 184

7.1 数据通信基础 184
7.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84
7.1.2 数据通信网及其发展历程 184
7.1.3 计算机网络 186
7.2 互联网 193
7.2.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193
7.2.2 TCP/IP 196
7.2.3 互联网应用 202
7.3 物联网 205
7.3.1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206
7.3.2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208
7.3.3 物联网技术 210

第8章 现代电信业务 215

8.1 电信业务概述 215
8.1.1 电信业务定义 215
8.1.2 电信业务分类 216
8.2 基础电信业务 218
8.2.1 固定通信业务 218
8.2.2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219
8.2.3 卫星通信业务 219
8.2.4 数据通信业务 220
8.2.5 IP电话业务 221
8.2.6 集群通信业务 221
8.2.7 无线寻呼业务 222
8.2.8 网络接入设施服务业务 222
8.2.9 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 222
8.2.10 网络托管业务 223
8.3 增值电信业务 223
8.3.1 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 223
8.3.2 内容分发网络业务 223
8.3.3 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 223
8.3.4 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 223
8.3.5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 224
8.3.6 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 224
8.3.7 存储转发类业务 224
8.3.8 呼叫中心业务 225
8.3.9 信息服务业务 225
8.3.10 编码和规程转换业务 226
8.4 信息通信业务发展趋势 226

第9章 通信网络安全 229

9.1 信息系统安全概述 229
9.1.1 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分类 229
9.1.2 信息系统安全 231
9.1.3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 233
9.1.4 通信网络安全 236
9.2 电信网络安全 237
9.2.1 电信网络安全概述 237
9.2.2 电信网络安全组成与结构 239
9.2.3 电信网络的典型攻击 241
9.2.4 电信网络的网络防卫 242
9.3 计算机网络安全 243
9.3.1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威胁 243
9.3.2 计算机网络的攻击种类 244
9.3.3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策略 245
9.4 通信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246
9.4.1 OSI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246
9.4.2 TCP/IP安全体系结构 250

第10章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 253

10.1 项目管理概述 253
10.1.1 项目 253
10.1.2 项目管理的概念 255
10.2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 259
10.2.1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 259
10.2.2 通信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261
10.2.3 进度控制 265
10.2.4 造价控制 267
10.2.5 质量控制 270
10.2.6 安全管理 272
10.2.7 项目经理的职责 277
参考文献 279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通信与商务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