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O是New I/O的简称,与旧式基于流的I/O相对,从名字上来看,它表示新的一套I/O标准。它是从JDK1.4中被纳入到JDK中的。
与旧式的IO流相比,NIO是基于Block的,它以块为单位来处理数据,最为重要的两个组件是缓冲区Buffer和通道Channel。缓冲区是一块连续的内存块,是NIO读写数据的载体;通道表示缓冲数据的源头和目的地,它用于向缓冲区读取或者写入数据,是访问缓冲区的接口。
Buffer的基本原理
Buffer中最重要的3个参数:位置(position)、容量(capacity)、上限(limit)。他们3者的含义如下
位置(position): 表示当前缓冲区的位置,从position位置之后开始读写数据。 容量(capacity): 表示缓冲区的最大容量 上限(limit): 表示缓冲区的实际上限,它总是小于或等于容量
缓冲区的容量(capacity)是不变的,而位置(position)和上限(limit)和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变化。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改变当前位置和上限来操作缓冲区内任意位置的数据。
Buffer的常用方法
NIO提供一系列方法来操作Buffer的位置(position)和上限(limit),以及向缓冲区读写数据。
put() //向缓冲区position位置添加数据。并且position往后移动,不能超过limit上限。 get() //读取当前position位置的数据。并且position往后移动,不能超过limit上限。 flip() //将limit置位为当前position位置,再讲position设置为0 rewind() //仅将当前position位置设置为0 remaining //获取缓冲区中当前position位置和limit上限之间的元素数(有效的元素数) hasRemaining() //判断当前缓冲区是否存在有效的元素数 mark() //在当前position位置打一个标记 reset() //将当前position位置恢复到mark标记的位置。 duplicate() //复制缓冲区
创建缓冲区
//创建一个容量为10的缓冲区 ByteBuffer byteBuffer1=ByteBuffer.allocate(10); //创建一个包裹数据的缓冲区 ByteBuffer byteBuffer2 = ByteBuffer.wrap("abcde".getBytes());
获取/设置缓冲区参数
//创建一个容量为10的缓冲区 ByteBuffer byteBuffer=ByteBuffer.allocate(10); System.out.println("位置:"+byteBuffer.position()); //0 System.out.println("上限:"+byteBuffer.limit()); //10 System.out.println("容量:"+byteBuffer.capacity());//10
添加数据到缓冲区
//创建一个容量为10的缓冲区 ByteBuffer byteBuffer=ByteBuffer.allocate(10); //添加数据到缓冲区 byteBuffer.put("abcde".getBytes()); System.out.println("position位置:"+byteBuffer.position()); //5 System.out.println("limit上限:"+byteBuffer.limit()); //10 System.out.println("capacity容量:"+byteBuffer.capacity());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