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us仿真之电路之NE555的基本应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NE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多种应用,包括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在单稳态触发器中,电路在触发脉冲作用下由稳态转为暂稳态,持续时间取决于RC参数。施密特触发器具有两个阈值电压,适用于波形变换和幅度鉴别。多谐振荡器则能自动产生脉冲波形,频率和占空比可通过电路元件调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NE555

组成

  • 分压电路

  • 电压比较器 C 1 C_1 C1 C 2 C_2 C2

  • SR锁存器

  • 放电三极管T

  • 缓冲器G

0.1NE555定时器电路结构

555定时器电路结构

0.2NE555定时器功能表

555定时器功能表

1.单稳态触发器(脉冲出发)

  • 单稳态触发器没有触发脉冲作用时电路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 触发脉冲作用下,电路由稳态翻转到暂稳态。
  • 电路在持续一段时间后自动回到稳态,暂稳态持续时间取决于电路中的RC参数值。电路主要应用于定时延时脉冲的变换等。

2.施密特触发器(电平触发)

电路主要应用于波形变换整形幅度的鉴别电路

  • 当输入达到某一定值时,输出电压发生跳变,由于电路中正反馈的作用,其输出电压波形的边沿很陡。

  • 电路有两个阈值电压,电压传输特性具有滞回特性

  • 主要参数

    • 正向阈值电压VT+:输入电压上升时,使电路输出状态发生转换时所对应的输入电压。
    • 负向阈值电压VT-:输人电压下降时,使电路输出状态发生转换时所对应的输人电压。
    • 回差电压 Δ \Delta ΔVT: Δ \Delta ΔVT = VT+-VT-

2.1电路图

ne555施密特触发器

3.多谐振荡器(自动产生脉冲波形

用做数字系统作脉冲信号源

  • 电路没有稳态,只有两个暂稳态,因此又称为无稳态电路

  • 主要参数

    • 振荡频率
    • 占空比

3.1方波发生器(不可调)

放电时间
t p L = R 2 C 2 l n 0 − V T + 0 − V T − = R 2 C 2 l n 2 ≈ 0.7 R 2 C 2 t_{pL}=R_2C_2ln\dfrac{0-V_{T+}}{0-V_{T-}} =R_2C_2ln2\approx 0.7R_2C_2 tpL=R2C2ln0VT0VT+=R2C2ln20.7R2C2

充电时间
t p H = ( R 1 + R 2 ) C 2 l n V c c − V T − V c c − V T + = ( R 1 + R 2 ) C 2 l n 2 ≈ 0.7 ( R 1 + R 2 ) C 2 t_{pH}=(R_1+R_2)C_2ln\dfrac{V_{cc}-V_{T_-}}{V_{cc}-V_{T_+}}=(R_1+R_2)C_2ln2 \approx 0.7(R_1+R_2)C_2 tpH=(R1+R2)C2lnVccVT+VccVT=(R1+R2)C2ln20.7(R1+R2)C2

振荡频率
f = 1 t p L + t p H ≈ 1.43 ( R 1 + 2 R 2 ) C 2 f= \dfrac{1}{t_{pL}+t_{pH}} \approx \dfrac{1.43}{(R_1+2R_2)C_2} f=tpL+tpH1(R1+2R2)C21.43

占空比
q ( % ) = t p H t p H + t p L × 100 % q(\%) = \dfrac{t_{pH}}{t_{pH}+t_{pL}} \times100\% q(%)=tpH+tpLtpH×100%

555定时器方波发生器---10Hz

555方波发生器Multisim仿真示波器

3.2方波发生器(可调)

proteus---555方波发生器

由于电路中二极管 D 1 D_1 D1 D 2 D_2 D2的单向导电特性,使电容器 C 2 C_2 C2的充放电回路分开,调节电位器,就可调节多谐振荡器的占空比。图中,Vcc通过 R 1 R_1 R1, R V 1 RV_1 RV1分压,

R A = R 1 + R V 1 上 分 压 R_A = R_1 + RV_{1上分压} RA=R1+RV1

R B = R 2 + R V 1 下 分 压 R_B = R_2 + RV_{1下分压} RB=R2+RV1

D 1 D_1 D1向电容 C 2 C_2 C2充电

充电时间
t p H ≈ 0.7 R A C 2 t_{pH} \approx 0.7R_AC_2 tpH0.7RAC2
电容器 C 2 C_2 C2通过 D 2 D_2 D2 R B R_B RB及555中的三极管T放电

发电时间
t p L ≈ 0.7 R B C 2 t_{pL} \approx 0.7R_BC_2 tpL0.7RBC2
振荡频率
f = 1 t p L + t p H ≈ 1.43 ( R A + R B ) C 2 f= \dfrac{1}{t_{pL}+t_{pH}} \approx \dfrac{1.43}{(R_A+R_B)C_2} f=tpL+tpH1(RA+RB)C21.43

占空比
q ( % ) = t p H t p H + t p L × 100 % = R A R A + R B × 100 % q(\%) = \dfrac{t_{pH}}{t_{pH}+t_{pL}} \times100\% =\dfrac{R_A}{R_A+R_B} \times 100\% q(%)=tpH+tpLtpH×100%=RA+RBRA×100%

<think>好的,我现在要解决用户关于NE555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的问题。用户已经提供了一些相关的引用资料,我需要先仔细理解这些内容,然后组织出一个清晰、准确的回答。 首先,我需要回忆单稳态触发器的基本概念。根据引用[3],单稳态触发器只有一个稳定状态和一个暂稳态。当外部触发信号到来时,电路会从稳态翻转到暂稳态,然后经过一段时间自动返回稳态,这段时间由RC参数决定。这应该是NE555单稳态的核心。 接下来,用户提到的引用[1]指出555定时器可以构成单稳态触发器,引用[4]提到单稳态触发器能产生时间可控的脉冲宽度,用于定时。引用[5]则详细描述了电路的工作过程,包括触发输入、充放电过程等。我需要结合这些信息,逐步解释NE555单稳态的工作阶段。 然后是电路设计部分,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搭建这个电路。根据引用[3]和[4],需要外接电阻和电容,其中电阻R和电容C的值决定了暂稳态的时间,即脉冲宽度。公式为T≈1.1RC,这在引用[4]或[5]中有提到吗?需要确认。引用[5]中的τ充是RC,τ放是RCES,可能这里的时间计算是T=1.1RC,需要确认具体公式的来源。 另外,引用[2]提到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受电压和温度影响小,这可能也适用于单稳态,说明其稳定性。应用方面,引用[1]和[4]提到定时、脉冲整形等,需要列出几个典型应用场景。 在解释工作原理时,需要分阶段:稳态、触发、暂稳态、恢复。每个阶段对应的内部晶体管状态(导通或截止)、电容充放电情况,以及输出电平的变化。例如,在稳态时,输出低电平,电容通过放电端放电;当触发脉冲到来,输出变高,电容开始充电,直到达到阈值,电路翻转回稳态。 可能需要注意的细节包括触发信号的条件(低电平有效,持续时间需足够短),以及如何防止误触发。此外,RC参数的选择会影响定时时间,需要强调计算公式。 现在需要组织这些信息,确保逻辑连贯,分点清晰,同时引用正确的参考资料。可能还需要绘制电路图,但由于是文本回答,可以描述电路连接,如触发引脚(TRIG)接外部信号,THRES和DIS引脚连接RC网络等。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覆盖原理、设计计算、应用和常见问题,如如何调节脉冲宽度、触发信号的要求、与其他定时器的比较等。</think>### NE555单稳态触发器工作原理与电路设计 #### 一、单稳态触发器的基本特性 单稳态触发器仅有一个**稳定状态**和一个**暂稳态**。无外界触发时,电路始终处于稳态;当接收到触发信号后,电路进入暂稳态,并**通过RC延时自动返回稳态**,暂态时间由外部电阻$R$和电容$C$决定[^3]。 #### 二、NE555单稳态电路结构 典型电路包含以下关键连接(见图示): ``` 触发信号 → 2脚(TRIG) RC定时网络 → 6脚(THRES)与7脚(DIS)之间接R、C 输出信号 → 3脚(OUT) ``` *注:7脚(放电端)通过电阻$R$连接至电源,电容$C$一端接地。* #### 三、工作过程分阶段解析 1. **稳态阶段** - 输出$OUT=0$(低电平) - 内部放电管导通,电容$C$通过7脚快速放电至$V_C≈0$[^5] 2. **触发阶段** - 当**2脚输入负脉冲**(电压<$V_{CC}/3$) - 比较器A2翻转,触发内部RS触发器,输出$OUT=1$(高电平) - 放电管截止,电容$C$开始通过$R$充电[^4] 3. **暂稳态阶段** - 电容电压$V_C$按指数曲线上升: $$V_C(t) = V_{CC}(1 - e^{-t/RC})$$ - 当$V_C$达到$2V_{CC}/3$时,比较器A1翻转,强制RS触发器复位 - 输出返回$OUT=0$,放电管重新导通 4. **恢复阶段** - 电容$C$通过7脚快速放电至0V - 电路准备好接收下一次触发[^5] #### 四、定时参数计算 输出脉冲宽度(暂稳态持续时间)由下式确定: $$T_w ≈ 1.1RC$$ *公式推导依据:达到$2V_{CC}/3$阈值所需时间,考虑555内部结构误差系数[^4]* #### 五、电路设计要点 1. **元件选型原则** - $R$取值范围:1kΩ~10MΩ(避免过小导致放电电流过大) - $C$常用范围:100pF~1000μF - 触发脉冲宽度需小于$T_w$(建议使用短脉冲或微分电路) 2. **抗干扰措施** - 在控制端5脚(CVOLT)接0.01μF滤波电容 - 触发信号输入端串联1kΩ电阻 3. **典型应用场景** - 定时器(工业设备延时启动) - 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生成) - 信号整形(将不规则波形转为规整方波)[^1][^4] #### 六、Multisim仿真验证 通过仿真可观察到: - 触发信号下降沿后立即输出高电平 - 输出脉冲宽度严格符合$T_w=1.1RC$ - 恢复阶段电容放电时间极短(约5τ,τ=$R_{DIS}C$)[^4]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