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长期地学习和工作中保持精力充沛?

科研需要长时间高效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如何调整状态,长期保持高效产出是每个科研人要思考的问题。注意这里描述用语用的是“长期”,而非“长时间”。在现如今996盛行的时代,似乎加班加点成了一种政治正确。而问一句是否高效产出是否一定需要加班加点呢?这是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最近思考的精力管理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想到随时补充。

一些原则

在我看来,科研更需要长期稳定地投入和积累,而非短期加班加点地突击。灵感往往来自于对一个问题长时间地思考和投入,而非熬夜突击时拍脑袋所得。当然,从事非创造性、重复性工作,短时间集中地时间投入确实是有用的。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要用长时间加班这种看似努力的假象来自我感动,但是实际效果和工作产出并不高效。科研人员时间相对自由支配,需要好好利用这种自由,以效率和产出优先。从这个角度来说,996是应该批判的。这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精力管理另外一个原则就是方法习惯因人而异。就我而言,是属于“百灵鸟”型的作息,晚上很容易低效,但是早上醒的比较早,相对精力充沛。烦恼的是这种作息反而和大多数人不同了……

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对精力影响很大。情绪低落时,往往效率也比较低。但很多时候,自己还是比较容易受情绪左右。很多心理学讲座和书籍提到的重要方法,“ABC”认知疗法。根据这一理论,情绪反应包括三个环节:事情诱发唤起(Activating events)、解读方式(Beliefs)、情绪反应(Consequences)。核心观点是,对同一个A,不同的认知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因此,通过理性思维改变自己的认知,可以影响自己的情绪。这一理论虽然早已熟知,但还确实实践应用,后面需要练习加强。

休息方式

注意休息,恢复和改善精力。对从事脑力活动的人,休息时玩游戏等方式,可以缓解压力,改善情绪,但是有时会导致更疲劳,尤其对于我们这种工作时长时间盯着屏幕的人。空闲时间无聊地刷手机更是消耗精力而收获甚微的行为。注意脑力和体力活动的切换,工作间隙进行小运动量地活动,可以有效缓解大脑疲劳。观察很多名人的作息时间,包括一些美剧中的人物,他们无论多忙,一天的作息中总会留出固定的时间来进行运动,以前的导师在国外交流时,也尤其提醒我们这一点。这是需要实践和改善的一点。有很多人推荐番茄工作法,每25分钟进行休息,但是实际工作中,这一时间明显太短,导致注意力频繁切换,不利于进入心流状态。但是,如果时间太长,就会产生倦怠感,注意力和意志力下降,无意识地开始拿起手机来刷,导致更疲劳,直到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再也坚持不下去。因此选取适当地时机,适时休息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保持长时间高效工作必要的一部分。
休息时可以采用冥想地方法放松,配合美国飞行员采用的“一分钟入睡法”,提高休息效果。所谓“一分钟入睡法”是用意念有意识地逐步放松全身肌肉,从而快速入睡的方法。

远离干扰

频繁切换注意力非常消耗精力且降低效率。工作时尽量将手机收起来,关闭或隐藏微信提醒,设置固定的时间来回复和处理信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