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滢涛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
在AAA模型之上,通过整合并强化审计功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4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和Audit,AAAA)系统,也被称为认证、授权、日志和审计系统。
4A技术的核心理念逐渐在业界崭露头角。近年来,国内电信和互联网行业在监管要求的推动下,4A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我国网络安全领域少数几个具有创新性的概念之一,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并被广泛接受。
你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4A系统会被称为“堡垒机系统”或“运维安全审计系统”?
其实,它的核心功能与身份认证、权限控制、账号管理和安全审计密不可分。但你知道吗,这并不是它的全部。
与“认证、授权、记账和审计”相比,4A系统所涵盖的范围更广泛,而且逻辑上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本文中,我们更倾向于强调4A系统在认证和授权机制下的全面审计和情报发掘功能。它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运维人员,更是为了加强操作安全管控。
通过4A系统的应用,你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审计信息,更好地保护你的系统和网络,确保操作安全。
因此,不要被4A系统的名称所误导,它不仅仅是一种运维工具,更是一种强大的安全审计工具。在保护你的系统和网络方面,它将成为你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PART/一
代际传承
为了提高运维人员的效率,同时方便管理大量设备账号口令,我们引入了一种被称为“单点登录”(Single Sign On,SSO)的身份认证解决方案。
这种解决方案让用户只需使用一个ID和口令,即可登录到几个相关但独立的软件系统中的任何一个。
早期,这种解决方案是在应用层实现的,借助位于中心位置的服务器,桥接维护终端和服务器之间的登录过程。
这台中心服务器就像是一个登录代理或跳板,模拟成终端并代理真正的用户向目标服务器发起登录请求。
在这个过程中,它完成了自然人身份和系统运维人员身份的映射(即账号管理)。
随后,集中日志存储的功能被加入,并在日志管理的功能上强化了一些审计功能。
这个时期的4A系统在自身定位上追求一种“账号防火墙”或“操作行为防火墙”的地位,在监控运维人员的操作过程中,根据预先设定的“高危命令黑名单机制”,限制运维人员使用某些删除、重启、变更等功能的命令。
整体而言,这就是初代4A系统(4A1.0)的技术体制。
随着4A系统的不断发展,它从一个适用于省级维护单位的场景逐步演变为多层级场景,形成了“全国级-省级-市级”的管理架构。
这个阶段,虽然4A系统被定位为“集中、统一的安全服务系统”,但实际上开始变得复杂和臃肿。
引入了许多辅助功能和运维管理方面的功能,例如将配置基线作为知识库集成在操作员的交互界面上。
还加入了一套与资源管理系统的接口和工单系统的接口,甚至重新实现了其中的某些功能。
然而,这个时期的4A系统在是否能够嵌入到整体业务系统架构或成为新的管控核心等实质性问题上缺乏进展。
受限于系统建设的现实约束,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的4A还没有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无法真正实现其所声称的集中授权、鉴权和审计。因此,这个时期的4A系统可以被称为二代系统(4A2.0)。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4A系统在数据处理能力和范围方面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连续审计操作行为,通过借助大数据技术为操作者绘制精准的画像。
这为网络安全管理中的情报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不仅如此,内生安全的理念也让我们可以在新一代网络安全设备中预置接口,从而逐步形成集中管控、集中运维的系统。
这是网络安全领域的一次革新。更重要的是,云化环境为4A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更加友好的环境和更广泛的业务需求场景。
4A系统即将迎来自己的3.0时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4A3.0时代。
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期待4A系统在处理数据、管理网络以及优化运营方面表现出更为出色的能力,为我们带来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PART/二
系统架构
你是否对4A系统感到好奇?想知道它的体系框架是怎样的?让我来为你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4A系统拥有强大的体系框架,从结构上来说,它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4A系统的管理平台,被誉为4A系统的控制中枢和数据总线。
它负责管理用户的账号、认证、调度、权限分配、审计信息搜集、流程管理、应急管理以及平台系统管理。
另一部分是各种功能组件的协助,这些组件包括外部认证组件、外部审计组件等等。
那么这个系统是如何实现的呢?4A系统分为交互层、功能层、接口层和资源层四个逻辑分层。
通过4A管理平台提供的平台接口层,可以实现对资源层的管理。同时,4A管理平台也需要通过接口层来支持与其他管理平台的互联互通。
资源层是4A系统管理的核心,也被称为“纳管对象”。但为了兼容性的考虑,在资源层的实现上可能需要采取一些适配性的改造措施。
因此,为了方便系统的建设与管理,通常将这些纳管对象(至少是适配部分)也纳入到4A系统的逻辑体系之内。
综上,4A系统的体系框架是非常庞大而复杂的,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作用,缺一不可。这个强大的框架为我们的管理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在广域网分布广泛的情况下,传统的4A系统通常采用中心节点互联组网的方式来实现部署,这种方法在灵活性和可维护性上表现较差。
然而,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业务系统逐渐向云化趋势演进,4A系统的框架结构也将逐步演进到云化结构。
从生态的角度来看,这将会形成全新的体系,让整个系统更具活力和可扩展性。
PART/三
缺陷与局限
尽管4A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中的一些安全问题,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和实现方式的限制,它仍然成为了企业整体安全防护中的薄弱环节。
这个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存储着所有的账号和口令,可以访问企业内的所有设备,所以必然会成为攻击者攻击的首选目标。
这就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企业加强戒备、提高安全保障工作等级的时候,4A系统往往会成为被临时关停的首选系统。
这虽然有些让人感到无奈,但也反映了企业中存在的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这很值得人们深思。
此外,4A系统通常是维护工作的瓶颈,频繁出现故障和问题。它的属性决定了它只能提供有限的支持,对于强交互的人机界面更是力不从心。
对于视频、音频等操作手段,4A系统的支持能力十分薄弱,甚至在动态图形界面的表现也让人失望。
更糟糕的是,出于安全考虑,4A系统通常保留了被旁路的能力,而且采用的是失效放通的策略。
这就意味着,在许多维护工作现场,人们经常出于某些原因故意将4A系统置于旁路状态。
维护工作的效率和稳定性对于保障网络系统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4A系统的局限性在很多情况下会造成无法预测的问题,如果遇到严重的故障,很难迅速排查问题并进行修复。
即使只是一个看似小问题的问题,也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故障和大量的数据丢失,这将是非常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高效、更稳定的解决方案来取代4A系统。这种解决方案应该能够提供更强大的支持能力,对于各种操作手段都能够提供完美的支持,并且在安全性和可用性方面表现更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出现不可预测的问题和严重的故障。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前往获取
2024最新版CSDN大礼包:《AG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一、全套AGI大模型学习路线
AI大模型时代的学习之旅:从基础到前沿,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能!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前往获取
2024最新版CSDN大礼包:《AG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二、640套AI大模型报告合集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前往获取
2024最新版CSDN大礼包:《AG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三、AI大模型经典PDF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这些大型预训练模型,如GPT-3、BERT、XLNet等,以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正在改变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那以下这些PDF籍就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源。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前往获取
2024最新版CSDN大礼包:《AG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四、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方案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前往获取
2024最新版CSDN大礼包:《AG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作为普通人,入局大模型时代需要持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认知水平,同时也需要有责任感和伦理意识,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