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数据刘惠:有的放矢,浅析目标导向下的企业管理之道

2017年10月21日,PostgreSQL 2017中国技术大会于深圳科兴科学园国际会议中心圆满收官。拥抱开源,聆听不同,广纳业界同好,与众PGer共话PostgreSQL的前世今生,来年他日。

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团队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放眼当下,1+1>2 的理论在重复了太多次之后,似乎更多被视作心灵鸡汤式的短暂激励,团队归属感、企业文化氛围等抽象用语亦成了谈起这些话题时会出现的高频词汇。“如何管理好一个技术团队”更是各大问答社区频繁出现的话题,兼之技术圈飞速迭代的现实背景,这一问题更是不免叫人头疼。而作为此次技术大会的受邀嘉宾之一,海量数据副总经理刘惠透过管理者的视角,同大家分享了团队与PostgreSQL的经年之约,以及在“海量数据”下企业有的放矢的发展路线和未来规划。

以下为正文:

图片描述

海量数据 刘惠

CSDN:首先能否请您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您的团队以及目前所负责的领域?

刘惠:大家好,我是刘惠,来自北京海量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我们公司专注数据技术,业务覆盖数据服务、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领域,致力于帮助用户提高数据连续性、敏捷性,提升数据质量,发现数据价值等。客户覆盖金融、能源、运营商、交通、制造业等行业的2000多家企事业单位。

我负责的部门是数据服务业务群,在数据服务方面,我们团队致力于以下三点内容:

  1. 服务内容最广泛,覆盖十种主流的数据库产品;
  2. 覆盖最广,在全国36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形成覆盖全国7*24小时响应的服务;
  3. 技术最强,吸引业内技术大拿,打造全数据库高水平技术团队。

CSDN:团队在选择PostgreSQL这一平台时是出于何种技术考量?过程中是否经历了瓶颈期,有什么挑战?

刘惠:海量数据提供全数据库服务的天然属性决定了我们必须面对多种主流的数据库平台,而在数据服务能力扩充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面对了大量要求用好、用精PostgreSQL客户的直接和间接需求。

在服务认识上,PostgreSQL有其自身的特点,事实上PostgreSQL是一种既适合事务计算同时也非常适合分析的数据库,在如今的商业信息平台中几乎可以充当任何数据容器,并且无缝地与众多开源和商业解决方案相融合

在具体落地上,PostgreSQL与其他数据库可谓迥然不同,从以往传统服务模式上来看,其服务特点更多地集中在构架设计、代码定制等方面,这是与传统商业开源数据库不一样的地方,也是实际中我们所面对的具体挑战。

CSDN:如何看待大数据行业的发展态势,是否方便谈一谈公司在这一大背景下的自我定位以及对应措施?

刘惠:大数据行业发展迅速,逐步走过了探索阶段、市场启动阶段,当前已经在接受度、技术、应用等各个方面趋于成熟,开始步入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行业里出现了很多从事大数据方面业务的公司,主要有两类:一类公司是能提供数据,一类公司是能提供数据技术。

我们团队的定位是提供数据技术类的大数据公司,在这个市场上,目前有众多的技术公司,相信还会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我们希望能在这个领域成为领头羊,我们会加速、加大对数据技术方面的投入,在数据分析,数据应用领域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CSDN:海量数据在现如今的“海量数据”背景下,为数据处理层面的性能优化提供哪些技术支持?

刘惠:在跨行业十数年的服务经验支撑下,我们能够为用户提供围绕数据运行、数据维护、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数据管控等全方位的咨询、建设、维护服务。我们以自身的数据库平台构架专家团队,结合自主研发的海量数据监控管理平台(针对大多数主流商业与开源数据库)、自助式运维巡检平台、SQL质量管控平台、集群管控平台、数据同步管控平台为用户提供数据处理方面的流程优化、运行监控优化、性能监控、性能诊断、性能告警、性能分析、性能趋势预测、性能测试服务,保证用户数据处理层面的稳定、高效。

CSDN:海量数据关注开源在各领域的融合,那么如何看待大数据时代下的“开源”。

刘惠:事实上我们积极地参与开源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在诸如PostgreSQL、MongoDB、MySQL和Hadoop几个方向上着力发展与社区和商业客户的相关事务,我们认为开源社区是目前大数据时代的直接源动力

在当前开源社区的推动下,以数据平台的视角,在海量数据公司的业务范畴内,我们认为以下几点都体现了开源的力量。

(1)以BigTable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大量数据类产品、诸如MongoDB、Hive、Cassandra等技术革命性的创造了目前大规模分布式的分析类数据计算平台,在原有SQL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拓展了NoSQL以及NewSQL的技术方向;
(2)以Bergmann为基础的运维平台发展出了自服务发现、超大规模集群管理与监控的运维路线,改变了以往粗放式的运维管理模式;
(3)以开源容器、容器集群Kubernetes为代表的开源技术,彻底改变了软件开发、测试、发布等流程;
(4)以开源Machine Learning、增强学习等技术发展方向所代表的智能计算,彻底解放了现有计算平台的传统模式。

开源以自身蓬勃的发展态势跟无穷的发展潜力已经成为了当前大数据时代名副其实的”核心精神“。

CSDN:据悉,近年来公司在内部推行了“快速大战”发展战略,且颇有成效,那么能否请您从团队经营的角度,分析一下其在公司可持续发展中的借鉴意义?

刘惠:在公司的快速大战中,我们主要是明确“专注数据”的发展战略,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同时坚持技术投入,信仰专业力量,聘用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尊重人才,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共同促成了公司的飞速发展。

所以可以借鉴的经验就是,清晰好目标,找好人,带好人,并在最看重的地方,不惜资源打造最强能力

CSDN:作为此次PostgreSQL中国技术大会的参会代表之一,您如何看待PostgreSQL的发展前景?

刘惠:PostgreSQL的使用正逐步受到各类商业用户的肯定,使用者范围已经从原有的集中在开源社区和互联网行业,逐步扩展到商业金融、交通、医疗、教育、石油、通讯等传统商业实体客户。使用目的从原有的测试、查询到如今的核心事务、大量的商业智能分析、后端商业数据仓库。

这里特别提出基于PostgreSQL的开源产品Greenplum逐渐成为各种商业机构建设数据仓库的主流产品,其方便的横向扩展能力、全并行的处理方式与PostgreSQL与Hadoop产品方便的接口使得社会对PostgreSQL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展。

同时,近几年由于阿里、腾讯等公司对PostgreSQL的使用,以及成功的大范围部署和管控极大鼓舞了整个社区,也用实际应用证明了PostgreSQL的能力。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大量PGer活跃在各个互联网论坛讨论PG技术,使得我们也有信心与这个产品一起在数据库领域发展。我们乐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以海量数据平台为依托向用户提供更多的PostgreSQL技术推广和交流活动,同时分享更多的技术文档、翻译作品以及周边项目的开源机会。希望与社区一道将PostgreSQL用得更好,也让其优秀的性能服务于更多领域,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CSDN:最后,能否请您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谈谈团队协同的经验与建议。

刘惠:公司在团队管理上主要是通过落实三条线的方式来促进团队的协同,即目标线、管理线、能力线

首先是目标线,公司具备非常清晰的管理思路和理念,将公司的愿景、使命、战略与公司的九年规划、三年计划,年度目标相结合,同时让每名员工清晰自己的岗位职责和目标,每名员工在公司的发展目标框架下,自己制定自己的年度目标,再配套以QBR、月报、周报的管理方式,从上到下,从公司到体系,从部门到个人,都能清楚自己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有什么收益,极大调动员工自我管理的积极性,降低管理难度。

然后是管理线,公司强调自有的文化基因、明确各级部门管理办法、贯彻各岗位操作细则、并随时复盘,进行PDCA,加强各岗位的一致性。

最后是能力线,各部门都要打造效率高,成本低、体验好的团队,公司及各部门会针对有问题的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整风,以保障团队持续的竞争力。

这些点都是在公司管理过程中,我们总结出的管理精髓,在公司的团队协作、效率提升以及客户体验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