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有什么优势和特点

5G的优势特点?

5G与4G相比,具有“更高网速、低延时高可靠、低功率海量连接”的特点。

在超高速率方面,5G速率最高可以达到4G的100倍,实现10Gb/秒的峰值速率,能够用手机很流畅地看4K、8K高清视频,急速畅玩360度全景VR游戏等等。

在超低时延方面,5G的空口时延可以低到1毫秒,仅相当于4G的十分之一,远高于人体的应激反应,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控制领域。

在超大连接方面,5G每平方公里可以有100万的连接数,与4G相比用户容量可以大大增加,除了手机终端的连接之外,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物联网。

5G的应用场景

在普通用户的印象里,5G或许仅意味着“更高的网速”。但事实上,5G的应用场景,除了“移动宽带增强”(超高速率)之外,还包括“低功率海量连接”以及“低延时高可靠”。

“移动宽带增强”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场景:“广域连续覆盖”和“高容量热点”。前者的特质体现在覆盖范围的广度上,以保障用户的移动性和业务连续性为目标,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高速业务体验。后者则体现“质量”上。在诸如赛场或音乐会等大型集会场景中,为用户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极高的流量密度需求。通俗来说便是,哪都能上网。同时不但能上网,还很快,且高保真。

“低功耗海量连接”主要面向的是智慧城市、环境监测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具有小数据包、低功耗、海量连接等特点。不仅具备超千亿连接的支持能力,满足100万/平方公里的连接数密度指标,还可以保证终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也正是由于这个场景的存在,物联网的进程将再一次加快,所谓的“万物互联”终将照进现实。而最近常常被提起的那句,“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也正是由此而起。

“低延时高可靠”,则主要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这类应用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的指标要求,需要为用户提供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和接近100%的业务可靠性。具体来说,在该场景下,5G可以达到10毫秒以内的延迟,这也意味着自动控制刹车几乎与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差不多。另外,5G可以实现在基站边缘进行计算,这也意味着自动驾驶数据可在最接近汽车的网络上处理,而不用上传到相对更远的街区机房。这也将缩短自动驾驶的反应时间。

以上三种应用场景,所对应的5G网络设计是有所差别的。通过BBU端功能拆分,核心网部分下沉等手段,通过“切片”手段,对网络资源进行了拆分、细化,从而达成了灵活应对场景需求。换言之,并不存在一个全能的网络,以同样的结构可以同时满足1,2,3种不同的场景诉求。在实现上,5G将物理网络按逻辑划分为N个逻辑网络,而不同的逻辑网络,则服务于不同场景,这就像达成了“瑞士军刀式”多功能网络的效果。

对于运营商(C端)的远景判断

事实上,相比5G在产业端带来的冲击,5G在运营商端的想象空间我个人认为并不算太大。但这也只是相对而言,对产业端冲击太强,衬得C端也就不那么强了。单拿出来说,5G在C端引起的链式变化,也将对我们的生活及部分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乃至颠覆。

就运营商的移动通信普遍服务,大家最关心的是流量资费。老百姓的印象里,各位运营商都是憋着劲儿挣我们流量钱的。但事实上,电信服务的消费市场已经饱和,用户普及率达到109%,ARPU(每用户每月平均收入)2018年上半年就下降了51%,远远超过国家给运营商的全年下降50%的指标。整体来看,运营商业务增量却不增收,剪刀差不断扩大。而另一方面,在面向未来的5G万物智联时代,与智能手机时代不同,运营商一开始就具备了端到端的生态掌控能力,也意味着更有能力在物联网中获取更大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各运营商的目光也将更多地聚焦于“重回生态中心”的目标。

最近几年,各大互联网OTT风光无量,运营商只能充当“管道”这样的背景墙角色。而5G来临后,对运营商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它们将试图以平台及应用的方式,增强品牌效应,提升用户“黏性”。在这样的远景预测下,运营商应该不会在流量费上对用户造成过高的门槛,5G的每GB流量单价预计将比4G大幅下降。

关于5G未来的一些个人判断

(1)5G可能是6G万物互联大爆发的起步热身

正如人们对于5G的期待,它将承载起万物互联时代的开端。只可惜5G网络出生之时,并没有生在人工智能技术高度发展的未来。要知道物联网的核心不仅仅只有5G网络这一个部分,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则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只有当人工智能技术得到飞跃的发展,万物互联才具有了实际的意义。足够智能的设备互联,才能真正改变我们的生活。而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计算”和“数据”。不管是云端计算还是边缘侧计算,都需要对大数据进行吞吐交互,而这才是5G存在的意义。

从大格局上看,5G虽然打通了信息数据的任督二脉,但奈何“大脑”的发展正在遭遇瓶颈阶段。基于4G网络的移动互联已经发展至顶峰,而万物互联时代之路才刚起步。或许5G的尴尬之处可能是为了6G的热身。人工智能的发展还需要时间,下一次浪潮的出现,或许会直接跳过5G,高级人工智能浪潮,辅以未来的6G网络,共同将万物互联时代推上巅峰。按照英特尔曾经提出的“Tick-Tock”钟摆战略,1、3、5成为开创代,2、4、6成为腾飞代,如果把这个规律套用在通讯技术的换代发展,就会发现同样高度吻合。1G、3G都是“开创”,而2G和4G则是“腾飞”,据此预测6G+AI将会是万物互联的“腾飞”。

(2)5G发展的难点不在技术本身,更在于行业生态的优化整合

任何基础技术的突破,都终将传导至商业层面。而越底层的技术,则越会掀起巨大的波澜。5G与4G相比,4G更多的是技术创新、商务模式创新。但5G是生态构建。4G像修路,5G是要造城,要把一个生态构建起来,去赋能各行各业。

事实上,5G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各大行业的牵扯之广,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之深,不可避免地使该技术成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发展新经济的基础性平台。个人认为,5G将促进汽车工业、医疗、保健、教育等行业的颠覆性发展。我个人认为汽车行业自动驾驶将会有重大发展。一方面,5G的低延时高可靠将完美解决自动驾驶的时延痛点。而另一方面,万物智联则意味着“车路协同”的可行性大幅提高。在这个技术体系内,除了汽车将接入网联和智能设备之外,路面、围栏、交通标志、信号灯,都可以向车辆发送信号,传输信息,从而保证车与车之间的安全行驶关系,随时把控每辆车的状况和应急需求,为车辆传达远处的路况,成为无人车的另一双眼睛。远景自然是美好的,但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它涉及几个相对独立,但又必须相互作用的领域。城市智能、造车、传感硬件、网络传输,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产业问题与行业经验。这其中的复杂性,也非常完美地代表了5G在其他行业铺开时所需面临的挑战。5G技术的应用,万物智联的远景所激发出来的产业潜能,将对整个生态进行升级。在升级过程中,明面上是产业的技术革新,但内在逻辑却是整个生态在召唤“整合”的力量。

至于具体是谁来承担这一“整合”的重任,或许是依靠着生态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企业,或许是底层标准制定者和平台提供者,又或许是政府机构。没人知道,历史所看重的是,必将有这样一个角色,至于这个角色具体是谁,则具有偶然性。

在物联网的基础上,“优化”“整合”将带来第一波浪潮,而随后,在升级后的产业环境下,新的应用,新的产业将产生萌芽。除此之外,制造业,医疗业,智慧城市,智慧体育,新媒体等各个行业,都将被技术所推动升级,进而被催生出新的应用,甚至新的商业模式。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