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跨境电商圈沸腾的一大热点无疑是:广告费上涨了,还是暴涨了——多数卖家反馈欧洲站点的广告成本同比增长高达200%。与此同时,Shein 和 Temu 这两大平台却能在高成本环境下逆风吸流,把欧洲的流量盘得风生水起。到底他们在玩什么“新逻辑”?我们深入调查后,总结出 Shein 和 Temu 正在欧洲市场重构流量池的4个核心打法,对各位跨境实操者极具参考价值。
逻辑一:从“精准买量”转向“生态盘活”
传统打法中,电商广告讲究精准投放,ROAS(广告回报率)高就是王道。但 Shein 与 Temu 并没有继续压榨这条路,而是在欧洲站迈向“广告+内容+社区”的混合式打法,形成一个闭环式生态流量池。
实操启示:
-
若你还停留在只靠 FB/Google 做单一广告投放的阶段,就容易被动挨打。建议开始布局内容引流,比如通过 TikTok、Instagram Short 等社媒平台,建立“内容+产品”的组合拳。
-
Temu 在法国和德国市场大量投放本地素人测评视频,这种“低价+真实体验”的内容,在卷产品同质化的欧洲市场有极高转化效率。
-
遇到多平台操作需求,注意账号之间的安全隔离问题。可以使用如跨境卫士这样的防关联浏览器,帮助在多个平台维护虚拟身份,确保运营安全合规。
逻辑二:用“类独立站思维”做平台流量分发
与其说 Shein 和 Temu 是传统平台,更像是在做一个“泛独立站式流量站群”。Shein 开始尝试在欧洲小语种市场打造自有内容站,并通过SEO、联盟等方式引流至主站。
Temu 则不断优化 app 内部搜索算法,提升用户留存和复购能力,减少对外部广告依赖。换句话说,他们都在降低“拉新成本”的同时,提高“站内分发效率”,构建自己的流量护城河。
实操启示:
-
独立站卖家可以借鉴这种“中心化入口+分发引导”的策略,比如将内容引流流量统一打到独立落地页,再进行个性化重定向。
-
若你仍依赖平台自然流,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建议思考如何逐步将你的“流量-成交-复购”模块掌握在自己手里。
逻辑三:欧洲空白市场规模被低估,Shein&Temu重仓“下沉国家”
虽然英国、德国、法国是传统欧洲电商市场的主战场,但 Temu 和 Shein 在过去一年都显著加大了对西班牙、波兰、葡萄牙等“消费升级中”的下沉市场的入场权重。
数据表明,西班牙 TikTok 用户贡献转化率比德法用户高出30%。Temu 在波兰投放的 Google Shopping 广告 ROI 接近 4.5,远超平均值。下沉市场流量价格更低、用户粘性更高,已成平台的“第二增长引擎”。
实操启示:
-
卖家应及时调整投放策略,不再死盯高竞争国家。尝试在东欧和南欧提前做内容布局,有望在“蓝海”市场获得早期红利。
-
小语种广告素材制作建议使用 AI 工具+本地翻译校对,实现降本提效。
-
多市场操作时,账号安全同样重要,不同国家投放建议使用独立防关联环境,避免账号异常被限流。
逻辑四:“极致低价”不是主要卖点,而是“价值感匹配”
在外界理解中,Temu 和 Shein 滚动各类补贴、限时折扣,本质上拼的是“低价击穿同类竞品”。但实则不然,他们更在意的是“每一类人群看到符合他们预期的价值”。
例如,Temu 在法国上传了一批“环保产品母婴套装”,定价高于平台均价,却依靠环境友好、高颜值包装,获得超出预期的转化;Shein 在德国通过时尚博主合作,将部分专属联名款定价上浮20%,但销售依旧秒杀一众0利润产品。
核心思路是:用低价打开认知,用价值感提高转化。
实操启示:
-
不必盲目跟着平台打价格战,相反应明确你的目标人群画像:是追求性价比的刚需型用户,还是注重风格/体验的悦己型消费者。
-
精准的人群定位和产品差异化,是突破流量红海的核心。
-
融合优质内容创作,是提升产品“价值感”的有效方式之一。
写在最后:中小卖家该如何应对“平台重构”浪潮?
Shein 和 Temu 的欧洲市场策略映射出一个现实:只靠卷价格、卷广告的“重投模式”越来越难撬动增量市场。平台级流量池正在重构,推荐算法、内容营销、社群种草、细分市场精细化运营成为主战场。
对于普通卖家来说,这并不意味着全盘颠覆,而是一次内容打法、渠道选择、市场覆盖范围上的结构优化。
你可以从以下三个思路着手调整:
-
广告与内容结合,探索多平台引流闭环;
-
布局非一线国家,降低获客成本;
-
强化用户感知价值,以小投入撬动长效转化。
当前跨境环境下,多平台投放、多账号运营已成常态。要确保不同平台流量之间墙内开花,墙外也香,推荐使用如跨境卫士防关联工具来协助日常运营,它能够在不破解或违反平台规则的前提下,实现账号环境独立,提升投放与管理效率。
Shein 与 Temu 的崛起背后,从来不是大厂的专属玩法,它们用的一些策略和逻辑,中小卖家同样适用。关键是——你是否准备好迎接“广告费暴涨”时代的新打法?
继续卷价格?还是换个赛道,借势上车?选择权,始终在你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