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类图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类的基本概念。

2、理解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3、掌握从用户需求中抽象出类、属性和操作的方法。

4、掌握从用户需求中抽象出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5、掌握使用ROSE软件构建类图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ATM系统需求陈述

自动取款机(ATM)是银行子系统,可以为银行客户提供公共空间的金融交易,无需收银员,文员或银行柜员机。客户通过自己的银行卡使用银行ATM来对自己的账户进行操作,包括查询余额,存款,提款和转账。ATM技术人员负责对ATM系统进行维护和维修。银行职员负责ATM系统中的资金调度。

ATM系统的使用对象有用户和银行职员。

对客户而言主要有五个操作,操作的前提是插入用户的银行卡。

1)取款业务:进入主界面后,客户点击“取款”按键进入取款业务界面,可选择界面上显示的取款金额或手动输入取款金额(规定必须是100的倍数),点击确定,银行验证取款金额的有效性,若无效,则提示重新输入取款金额,若有效,ATM吐出钞标,并显示打印凭条、返回主页、退卡等操作选项供客户选择。

(2)存款业务:进入主界面后,客户点击“存款”按键进入存款业务界面,可选择界面上显示的存款金额或手动输入存款金额(规定必须是100的倍数),然后用户将相应数量的现金放入存钞口,点击确定,ATM将现金存入银行卡账户,并显示打印凭条、返回主页、退卡等操作选项供客户选择。

(3)转账业务:进入主界面后,客户点击“转账”按键进入转账业务界面,系统提示输入转账账户和转账金额,点击确定,将跳转至信息确认界面,若显示的转账账户、转账金额错误,则点击返回进行修改,若信息准确无误,点击转账。待转账成功以后,页面显示打印凭条、返回主页、退卡等选项供客户选择。

(4)查询余额:进入主界面后,客户点击“查询余额”按键进入查询余额界面。屏幕显示该银行卡内余额信息,并给出返回主页,退卡等选项供用户选择。

(5)修改密码:进入主界面后,客户点击“修改密码”按键进入修改密码界面。系统提示输入旧密码,新密码,确认新密码,如果旧密码错误,或两次新密码输入不相同,则需返回修改密码界面重新输入。若密码修改正确,则给出返回主页,退卡等操作选项供用户选择。

银行职员的工作是在ATM出现现金不足或过多的情况时进行资金调度。

ATM技术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在ATM硬件出现故障时进行维修,以及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

2、从ATM系统需求陈述中抽象出类

   (1) 设计类

(2)界面类

3、从ATM系统需求陈述中抽象出类的属性

4、从ATM系统需求陈述中抽象出类的方法

5、从ATM系统需求陈述中抽象出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6、构建ATM系统类图。

三、实验环境

  实验平台:Rational Rose,

操作系统:Window10 OS

四、实验过程描述

   1、从ATM系统需求陈述中抽象出类

    根据ATM系统需求,可抽象出如下设计类和界面类:

   (1) 设计类

客户、ATM技术人员、银行职员、ATM机、银行、账户、凭条。

(2)界面类

登陆界面、业务选择界面、取款界面、存款界面、转账界面、查询余额界面、交易成功界面、修改密码界面、修改密码成功界面。

3、从ATM系统需求陈述中抽象出类的属性

根据ATM系统需求,可抽象出每个类的属性:

1)客户类属性

   .卡号

2)ATM技术人员类属性

   .工号

   .姓名

       .电话号码

……

16)修改密码成功界面类属性

4、从ATM系统需求陈述中抽象出类的方法

根据ATM系统需求,可抽象出每个类的方法:

1)客户类方法

   .取款

   .存款

   ……

2)ATM技术人员类方法

   .维修

   .维护

……

16)修改密码成功界面类方法

5、从ATM系统需求陈述中抽象出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根据ATM系统需求,可抽象出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1)客户使用ATM机。

2)客户拥有账户

3)……

6、使用ROSE软件,构建ATM系统类图。

1)设计类的类图

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构建如下的设计类图。

)界面类的类图

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构建如下的界面类图。

五、结果分析

  得到什么结果(数据)?有什么问题?分析原因。\

在对 ATM 系统进行类图绘制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和数据:

1. 类的结构和关系:通过类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ATM 系统中的各个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有关用户、ATM机、银行账户、交易记录等类的定义和属性。

2. 类的行为和方法:类图还展示了每个类的方法和行为。我们可以看到用户类可能具有登录、查询余额、取款、存款等方法;ATM机类可能具有验证用户、处理交易、打印收据等方法;银行账户类可能具有计算余额、更新账户等方法。

3. 继承和关联关系:类图可以显示类之间的继承关系和关联关系。例如,用户类可以继承自身的基类,而ATM机类可以关联到银行账户类。

然而,在绘制 ATM 系统类图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1. 不完整或不准确的需求:如果对 ATM 系统的需求不完整或不准确,可能导致类图中缺少必要的类或属性,或者存在错误的类或关系。

2. 缺乏详细设计:类图通常是在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之间的一个阶段。如果没有进行详细设计,可能会导致类图中的一些细节缺失或错误。

3. 缺乏一致性和规范性:如果多个人参与类图的绘制,可能会导致一致性和规范性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使用不同的符号、命名约定或规则,导致类图难以理解或解释。

4. 过度设计或不足设计:在绘制类图时,需要找到适当的平衡点。过度设计可能导致复杂性增加,而不足设计可能导致功能不完整或无法满足需求。

以上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需求不明确、设计不完善、团队协作不充分等因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明确和完善需求:查询大量资料,确保对 ATM 系统的需求清晰且准确。

2. 进行详细设计:在绘制类图之前,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对每个类的属性和方法进行仔细规划和定义。

3. 遵循统一的符号和命名约定:确保团队成员使用统一的符号和命名约定,以提高类图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4. 进行团队协作和代码审查:团队成员之间进行协作,共同绘制类图,并进行代码审查,以确保类图的质量和准确性。

六、结论

  绘制ATM系统类图是软件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一步,通过这个过程,我学到了许多有关软件设计和开发的经验和教训。我将总结我的心得体会并给出一些结论。

首先,绘制ATM系统类图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在绘制类图之前,我们需要与业务方和用户充分沟通,确保对ATM系统的需求清晰且准确。只有明确了需求,才能正确地设计类和定义属性和方法。在我的经验中,需求不完整或不准确是导致类图错误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花时间仔细分析需求,确保没有遗漏或误解。

其次,绘制类图需要遵循统一的符号和命名约定。在团队协作中,不同的人可能使用不同的符号、命名约定或规则,导致类图难以理解或解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确保团队成员使用统一的符号和命名约定,以提高类图的一致性和可读性。在我的经验中,符号和命名约定的一致性是绘制类图的关键,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类之间的关系和行为。

另外,绘制类图需要进行团队协作和代码审查。团队成员之间进行协作,共同绘制类图,并进行代码审查,可以提高类图的质量和准确性。在我的经验中,团队协作和代码审查是确保类图正确和完整的重要步骤。通过团队协作,我们可以汇集不同的观点和经验,从而提高类图的质量。通过代码审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确保类图的准确性。

最后,绘制类图需要找到适当的平衡点。过度设计可能导致复杂性增加,而不足设计可能导致功能不完整或无法满足需求。在我的经验中,绘制类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和项目约束,找到适当的平衡点,避免过度设计或不足设计。

综上所述,通过绘制ATM系统类图,我学到了许多有关软件设计和开发的经验和教训。绘制类图的过程需要进行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符号和命名约定等步骤,并且需要解决需求不完整、缺乏详细设计、一致性和规范性问题、过度设计或不足设计等挑战。通过明确和完善需求,进行详细设计,遵循统一的符号和命名约定,以及团队协作和代码审查,我们可以提高类图的质量和准确性。绘制ATM系统类图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行为,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 24
    点赞
  • 2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实验一 实验名称:业务建模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业务建模内容。 2.掌握如何使用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绘制业务模型图。 3.学习使用Microsoft Project对题目进行进度安排。 二、实验器材 1.计算机一台。 2.Rational Rose 工具软件。 三、实验内容 根据图书管理系统开发进度,在完成对系统的需求建模,得到用例模型后,应针对每个用例进行业务分析,说明其具体的业务流程,现系统分析部指派您完成该项任务。 要求: 1、创建业务用例模型。(参与者--用例)。 2、用活动图来描述系统核心业务过程。 3、创建业务对象模型。 四、实验步骤 1. 系统当前业务描述 …………………………… 2. 系统业务用例模型 ………………………….. 3. 核心业务用例的活动图 …………………………. 4. 系统业务对象模型 ………………………… 五、 实验心得 实验二 用例建模 一、 实验目的: 通过学生对提供的案例进行用例建模,熟练掌握用例建模技术。 二、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环境 1. 计算机:安装有: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0,WindowsXP Professional; 2. 软件:National rose 三、实验内容: 1. 认真阅读案例的需求,根据其内容建立相应的用例模型; 2. 选择主要用例进行事件流分析,并把分析结果作为说明文档附在用例模型中; 四、实验步骤: 1. 系统参与者 2. 系统用例 3. 系统用例模型 4. 用例文档(主要用例) 五、实验心得 (对用例模型、用例的粒度、关系的理解) 实验三 顺序图 一、实验目的 1.理解顺序图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在Rational Rose中绘制交互图的操作方法。 3. 细化用例文档中的事件流,绘制顺序图。 二、实验器材 1.计算机一台。 2.Rational Rose 工具软件。 三、实验内容 通过对系统动态模型部分的学习,根据用例建模阶段的用例图和用例文档,对对应的用例实现用顺序图来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完成如下任务: 对选定系统中的主要用例进行动态建模(顺序图)。 四、实验步骤 1.在logic view中创建“分析模型”包,在该包中添加“用例实现”包,在“用例实现”包中添加跟踪关系图(类图),在跟踪关系图中描述用例与用例实现的关系。为系统中主要的用例实现添加顺序图。 如下图: 2.在logic view中分别添加三个包(构造型:layer):边界层、控制层、实体层。主要根据用例文档来识别分析类(边界类、控制类、实体类)。如下图: 3.对主要的用例实现,根据细化用例文档中的主要事件流。 ……………………………………… 4.结合用例实现中识别出来的分析类,绘制顺序图。如下图: ……………………………………… 五:实验心得: 实验四 系统分析类图 一、实验目的 1.识别分析类之间的关系、类的属性和操作。 2.使用ROSE软件构建系统的分析类图。 二、实验器材 1.计算机一台。 2.Rational Rose 工具软件。 三、实验内容 根据***系统开发进度,在完成对系统的需求建模,得到用例模型后,应针对每个用例进行分析,识别出分析类,识别类的属性和方法,构建每个用例的VOPC图,综合所有用例的VOPC图,构建系统的分析类图 要求: 1、针对每个用例实现构建其VOPC图 2、综合所有VOPC图,构建系统的分析类图 四、实验步骤 1. 对每个用例实现识别分析类,根据需求、常识识别类的属性,根据交互图识别类的方法,在每个用例实现下创建一个类图,命名为 **用例的VOPC图(借书用例VOPC) 2. 综合所有VOPC图,在系统分析包中创建一个类图,命名为系统分析类图 3. 通过用例实现顺序图中的消息映射出分析类的操作(如下图)。 ……………………………………. 4. 根据用用例文档映射出类的属性(如下图)。 ……………………………………….. 五、实验总结 实验五 实验名称:子系统和接口 一、实验目的 1.基于分析阶段的BCE架构,抽取子系统。 2.根据包设计原则,对系统组织结构进行设计 。 二、实验器材 1.计算机一台。 2.Rational Rose 工具软件。 三、实验内容 根据指定系统的开发进度,已经完成对系统用例分析,应用BCE架构构建了系统的组织结构。本次实验主要根据抽取子系统的方法设计子系统、子系统接口,然后根据打包原则重构系统组织结构 要求: 1、抽取子系统,设计相应接口 2、利用包图设计系统架构 四、实验步骤 1. 抽取子系统 子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包,采用构造型《subsystem》扩展包的寓意,子系统内部是完全封装的,子系统提供接口对外服务。  你抽取子系统是依据什么角度(从那几个方面收取子系统?教材P263)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