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总结

AOP是什么

AOP是面向切面编程,其目的是将横切关注点从核心业务代码中分离出来,通过动态代理等方式,实现代码的增强和解耦,使得其具有更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其中横切关注点是多个类或对象的公共行为,如事务管理、日志记录、接口限流、权限控制等。

AOP解决了什么

AOP解决了在面向对象编程中,不能很好地处理一些分散的类或对象的公共行为的问题,因为在不使用AOP的情况下,每个类或对象中都需要编写这些行为执行逻辑的代码,导致代码冗余、复杂难以维护,因此引入了AOP机制,将这些公共行为的逻辑代码从核心业务代码中分离出来。

AOP常见术语

1、横切关注点:多个对象或方法共同行为。

2、切面:将横切关注点封装成类,每一个类就是一个切面。

3、连接点:方法调用或执行时的某个时刻,如方法调用、异常抛出。

4、通知:指在某个连接点处执行的具体操作,通知包含前置(@Before)、后置(@After)、异常(@AfterThrowing)、返回(@AfterReturning)、环绕(@Around)通知这五种,其中前四种在目标方法执行前后执行,环绕通知可在方法执行的过程中执行。

5、切点:是一个表达式,用于指定哪些连接点需要切面增强。

6、织入:将切面和目标对象连接起来的过程,即在切点配置的连接点处应用通知的过程,包含编译期织入和运行期织入两种方式。

AOP和AspectJ对比

AOP是通过动态代理实现的,属于运行时增强,且需要依赖于Spring容器,使用javac编译器实现。对于被代理的类,若实现了接口,则使用JDK实现动态代理,反之使用Cglib实现。使用该方法时,由于容器启动时需要生成代理对象且在方法调用上会增加栈的深度,切面在代理中执行,因此AOP的效率相比于AspectJ来说较低。同时对于织入,仅支持方法级的织入。

AspectJ属于编译时增强,可单独使用或整合到其他框架中,需要使用的编译器为ajc。同时,其属于静态织入,通过修改代码完成,在实际运行前就已经完成了对切面的织入,生成的类没有额外的开销。支持编译时、编译后、加载时织入,同时可编织字段、方法、构造函数、静态初始值等。

多个切面优先级确定

由于切面是一个类,要使一个类为切面,首先需要对该类加上注解@Aspect,要控制多个切面执行的顺序,可使用两种方法:

1、使用@Order注解,并令注解中的值为一个数值,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2、实现Ordered接口,并重写order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整数,代表优先级的大小,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 4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