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编程竞赛交流群」已成立(适合6至18周岁的青少年),公众号后台回复【Scratch】或【Python】,即可进入。如果加入了之前的社群不需要重复加入。
微信后台回复“资料下载”可获取以往学习的材料(视频、代码、文档)。
计算成绩总和
小猫帮助老师计算出班级成绩总和。
1. 准备工作
(1)保留白色背景及默认小猫角色。
2. 功能实现
(1)询问“班级的人数是?”,输入班级人数;
(2)根据班级总人数依次询问“第x个学生的成绩是?”,依次输入每一位同学的成绩;(x表示第几个,例如第1个学生的成绩是?第2个学生的成绩是?)
(3)小猫计算出成绩总和,并说出“成绩总和是:xxx分”。
3. 设计思路与实现
(1)角色分析
- 角色:小猫
(2)背景分析
- 背景:默认背景(无色)
(3)所用积木块介绍
a. 外观类
- 在舞台上显示输入的文字。
b. 事件类
- 程序开始积木块。
- 点击舞台区的绿旗,执行以绿旗开始的所有程序脚本。
c. 控制类
- 循环积木块:一遍一遍地执行包起来的积木序列。
- 重复执行指定的次数后停止,该积木块通常在角色移动等场景中使用。
d. 侦测类
- 角色发出询问,并在舞台下边框弹出对话框,等待用户的输入回答。
- 实时的侦测用户所输入的回答,并存储在“回答”变量中。
e. 运算类
- 连接两个字符串,得到一个新的字符串。
f. 变量类
- 建立一个变量,输入变量名称,然后选择适用于所有角色还是适用于当前角色。
- 设置变量的值为给定值,通常用于初始化变量。
- 设置变量的值为自身的值加X。
(4)角色、舞台背景设置
a. 角色设置
默认角色设置,无需修改角色造型。
b. 舞台背景设置
默认舞台背景设置,无需修改舞台背景。
(5)脚本编写
a. 角色:
新建变量“总人数”,记录学生的总数。
新建变量“总成绩”,记录成绩总和。
新建变量“X”,记录该询问第X个学生的成绩。
流程描述:
当按下绿棋时:
- 开始:点击绿棋,开始执行代码。
- 询问“班级的人数是?”并等待,这个积木块是人机交互的接口,即通过该积木块可以得到用户的输入。
- 初始化变量:“总成绩”设为0,“X”设为1,“总人数”设为“回答”。
- 重复执行“总人数”次:
- 询问“第X个学生的成绩是?”并等待,该处的“X”显示为具体的变量值。
- 将“总成绩”增加“回答”,把每个学生的成绩都累加到“总成绩”上。
- 将“X”增加1,询问下一个编号的学生。
- 说“成绩总和是:总成绩 分”,该处的“总成绩”显示为具体的变量值。
(6)结果展现
插入最后的视频
4. 评分标准
(1)正确初始化所设置全部变量;(1分)
(2)通过询问获取总人数,并用变量存储;(2分)询问时没有适当文字提示扣1分
(3)重复询问成绩次数设置正确;(1分)
(4)依次询问获取每一位同学的成绩;(2分)询问时没有适当文字提示扣1分
(5)能够说出总分。(4分)没有文字提示扣1分
5. 考点分析
三级考试大纲与说明
(一)考核目标
进一步认识编程软件的高级功能,对随机数的产生、变量的设置,基于变量的逻辑运算与关系运算的组合使用,解决实际问题;考查画笔模块的更高级操作,应用广播来传递数据,应用克隆来生成克隆体,并灵活控制克隆体;考查对选择语句、循环语句的嵌套使用,以及运用循环简化多次的反复操作程序的理解程度。同时针对参加 3 级考试的学生 将进行多种情况的逻辑处理和交互控制能力的考查。
(二)能力目标
学生对编程软件的进一步综合操作能力,考查对随机数,变量,广播,克隆等知识的掌握,同时考查学生对已掌握知识的深度综合应用,另针 对参加 3 级考试的学生将进行难度更高的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三)考试标准
1、掌握编程环境的高级功能,并理解其中的基本概念。
- 1)能够新建、删除变量,修改变量名;
- 2)能够设定、增减变量值,在舞台区显示、隐藏变量;
- 3)能够灵活使用画笔及设置画笔的各项参数;
- 4)掌握逻辑运算与关系运算的组合使用;
- 5)能够运用循环简化多次的反复操作程序;
- 6)能够应用广播来传递数据,实现不同角色之间的交互;
- 7)能够理解广播和广播并等待的区别;
- 8)能够应用克隆来生成克隆体,并灵活控制克隆体。
2、理解并在程序中使用随机数和变量。
- 1)理解随机数的概念,能够产生一个随机数;
- 2)理解变量的概念,理解变量的作用域;
- 3)能够通过变量的变化让程序跳转到不同的部分;
- 4)程序中包含不同条件选择语句的嵌套;
- 5)程序中包含循环语句的嵌套;
- 6)程序中包含根据选择语句的真假跳出循环程序;
- 7)循环语句、选择语句嵌套的综合运用。
(四)知识块
- 1. 随机数:随机数的产生,随机数的应用场景判定选取
- 2. 变量:新建变量,初始化变量,修改变量名,删除变量,变量值的设定、增减,变量值变化引起效果的变化,变量的显示和隐藏,变量设置为滑杆模式, 变量的作用域,不同应用场景
- 3. 循环语句:运用计数循环简化多次的反复操作程序、运用条件循环简化多次的反复操作程序
- 4. 循环与选择的嵌套:选择语句的嵌套、选择嵌套和逻辑运算符综合运用、循环语句中包含跳出循环、循环语句的嵌套、选择语句与循环语句的嵌套的综合运用
- 5. 画笔:颜色(亮度,饱和度,对比度),图章,擦除图章
- 6. 广播:广播传递数据,广播并等待,多角色通过广播交互,广播的使用场景
- 7. 克隆:克隆自己,删除克隆体,克隆体启动的设置
- 8. 逻辑推理,编程数学:判断条件的逻辑关系
备注:
- 为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
- 为需要掌握,但本题未涉及到的知识点。
(五)题型配比及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