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tMQ学习笔记(一)——底层架构模型

最近在研究RocketMQ,小有心得,在此记录一下

首先给大家看下rocketmq的大体架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乍一看有些复杂,不要慌,我们来逐步分析他的各个环节

1.核心的主从架构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ocketmq主要分为4部分,NameServer、Broker、Consumer、Producer;其中最为关键的是NameServer和Broker。为了保证这两块的高可用,NameServer采用了Peers的集群模式,每个注册中心之间没有任何通信,每个Broker启动的时候,都会向所有的NameServer上报自己的信息,这种架构模式的好处就是实现简单,并且如果出现某个NameServer挂掉,其他的NameServer也能继续承担起注册中心的大梁,从而实现高可用。

上图Broker也是采用主从架构的模式,一般会有一个master节点,两个slave节点,主节点负责读写,slave节点只负责读。RocketMq4.5版本之前,主节点挂掉,需要人为干预,重新设置配置文件参数、重启机器,才能将slave节点设置成主节点,只是半高可用,4.5版本之后,新加入了Dledger模式,在该模式下,主节点挂掉之后,rocktemq会在slave中自动选举出一个master节点,不需要运维人员的参与,真正实现了高可用的模式。
    一般消息写入都是直接写入到master节点,然后再由master节点将消息同步给其他的slave节点。读取消息会根据master节点的负载情况和消息同步进度,由master告知consumer下次应该到哪台broker上拉取剩余消息。

Broker会每隔30s向所有NameServer发送心跳,以此来告知NameServer哪些broker处于健康状态,而NameServer也会每隔10s就检查一遍所有的broker,查看是否存在120s内没有发送心跳的broker,如果存在,则将其从broker路由列表摘除。

2.RocketMq是如何保证大批量消息写入的呢?又是如何保证消息不丢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roducer启动时会与NameServer集群中的随机选择一个节点建立TCP长连接,获取所有的Broker数据,然后与所有Broker建立连接,每个长连接都会有心跳机制保活。并且定期从NameServer读取Topic路由信息,并将路由信息保存在本地内存中;当Producer向Broker写入消息时,会先从本地的messageQueue缓存列表里通过负载均衡算法选择一个,然后写入broker中。broker收到写入消息,会先顺序写入page cache缓存内,然后通过后台线程异步输入磁盘。
    这里的page cache是os系统的缓存,如果broker挂了,这里的缓存不会丢失,除非linux也挂掉了,那么缓存内的数据才会丢失。因为是顺序写入缓存内,然后异步落盘,这种消息处理速度直接飞起,这也是rocketmq能支持高并发消息写入的原因。

那么如何保证消息不丢失呢?关键点就是page cache。如果你的业务需要保证消息不能丢失,那么你就配置broker跳过写入缓存的操作,直接写入磁盘文件中,等消息写入磁盘中再通知producer消息写入成功,这样消息就不会丢失了。不过这样做的弊端就是会直接影响mq的吞吐量,虽然顺序写入磁盘的速度也很快,但是和直接写入缓存还是有所差别的,并发量越高,这点性能就越突出。

3.Consumer是如何消费消息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onsumer消费消息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push方式,Consumer注册到MessageListener后,会与Broker建立长连接,每当Broker接收到写入消息时,都会自动回调MessageListener的consumeMessage()方法,然后在Consumer端执行消费逻辑。对于Consumer来说,这个过程的消息是自动推送过来的。
    另一种是pull方式,这种方式需要Consumer自己去Queue中拉取消息,Consumer首先会通过消费的Topic拿到MessageQueue集合,遍历MessageQueue集合,然后针对每个MessageQueue批量拉取消息。取完一次后,Consumer会记录MessageQueue下一次要取的起始offset,取完后再换下一个MessageQueue。该方式Consumer与Broker建立的是短连接。
    我们上图用的就是第二种pull方式拉取消息的。
    ConsumerQueue中会存储一个个的message,这个message中会记录3个主要参数,一个是offset,占8个字节,用来定位消息在磁盘中的位置;一个是size,占4个字节,用来记录消息的长度大小;一个是hash,占8个字节,用来记录消息在哪个磁盘文件中;当Consumer去Queue中拉取消息时,会通过hash找到是哪个磁盘文件,然后通过offset定位该条消息在磁盘文件中的位置,读取size长度的数据,这样就获取到message的数据了。之后可以将消息统一放到ProcessQueue里,然后定义多个线程去消费,处理完业务逻辑之后,再返回处理结果,有两种返回值,CONSUME_SUCCESS和RECONSUME_LATER,一种是成功,一种失败。如果是失败的话可以进行重试或者配置死信队列,重试到一定次数之后,放到死信队列中,人工干预。

以上就是近期所学的rocketmq相关知识,如有错误,还望大佬指出。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你好!感谢提问。下面是有关 K210 学习笔记五中串口通信的一些内容: 在 K210 开发板上,串口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接口,用于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串口通信通常使用 UART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协议。 要在 K210 上进行串口通信,首先需要使用两个引脚:一个用于接收数据(RX),一个用于发送数据(TX)。这些引脚可以通过 GPIO 端口与外部设备连接。 在 K210 的开发环境中,可以使用 MaixPy 或者 Kendryte Standalone SDK 进行串口编程。 在 MaixPy 中,可以使用 `uart` 模块来进行串口通信。例如,要初始化一个串口对象并设置波特率为 115200,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python from machine import UART uart = UART(UART.UART1, 115200) ``` 然后,可以使用 `uart.write()` 函数发送数据,使用 `uart.read()` 函数接收数据。例如: ```python uart.write("Hello, world!\n") data = uart.read(10) ``` 在 Kendryte Standalone SDK 中,可以使用 `uart.h` 头文件中的函数来进行串口通信。例如,要初始化一个串口对象并设置波特率为 115200,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c #include "uart.h" uart_init(UART_DEVICE_1, 115200); ``` 然后,可以使用 `uart_send_data()` 函数发送数据,使用 `uart_receive_data()` 函数接收数据。例如: ```c uart_send_data(UART_DEVICE_1, "Hello, world!\n", 14); char buffer[10]; uart_receive_data(UART_DEVICE_1, buffer, 10); ``` 以上是关于 K210 学习笔记五中串口通信的简要介绍。如果你有更具体的问题,请随时提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