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选择题|期末复习|PART 1】数据类型(二)&函数(一)

2-1

请读程序: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4,b=7;
     printf("%d\n",(a=a+1,b+a,b+1));
     return 0;
}

则上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A.5

B.4

C.13

D.8

2-2

如果int a=3,b=4;则条件表达式"a<b? a:b"的值是( )。

A.3

B.4

C.0

D.1

2-3

若“int n; float f=13.8;”,则执行“n=(int)f%3”后,n的值是( )。

A.1

B.4

C.4.333333

D.4.6

2-4

设float x=2.5,y=4.7;int a=7;,printf("%.1f",x+a%3*(int)(x+y)%2/4)的结果为()

A.2.5

B.2.8

C.3.5

D.3.8

2-5

若有定义:int a=5,b=2,c=1;则表达式a-b<c||b==c的值是( )

A.0

B.1

C.2

D.-1

2-6

能正确表示逻辑关系:“10≤x≤20” 的C语言表达式是( )

A.

x>=10 and x<=20

B.

x>=10 or x<=20

C.

x>=10 && x<=20

D.

x>=10 || x<=20

2-7

若变量c为char类型,能正确判断出c为小写字母的表达式是( )。

A.'a'<=c<='z'

B.(c>='a')||(c<='z')

C.('a'<=c)and('z'>=c)

D.(c>='a')&&(c<='z')

2-8

判断 i 和 j 至少有一个值为非0的表达式是____。

A. i!=0 && j!=0

B. i+j!=0

C. i || j

D. i&&j

2-9

表达式__不能用于判断“x和y不同时为零”。

A.

x!=0 || y!=0

B.

x || y

C.

!(x==0 || y==0)

D.

!(x==0 && y==0)

2-10

若变量已正确定义并赋值,表达式 -k++ 等价于( )。

A.-(k++)

B.-(k+1)

C.-(++k)

D.(-k)++

2-11

定义 char a; 则以下赋值语句不恰当的是:

A.a = 65;

B.a = "A";

C.a = '\65';

D.a = 6 + 'A';

2-12

以下选项中,非法的字符常量是____。

A.'t'

B.'\65'

C."n"

D.'\t'

2-13

为表示“a和b都不等于0”,应使用的C语言表达式是()。

A.(a!=0) || (b!=0)

B.a || b

C.!(a=0)&&(b!=0)

D.a && b

2-14

设整型变量a=2,则执行下列语句后,浮点型变量b的值不为0.5的是( )。

A.b=1.0/a;

B.b=(float) (1/a);

C.b=1/(float)a;

D.b=1/(a*1.0);

2-15

下面( )表达式的值为4。

A.11/3

B.11.0/3

C.(float)11/3

D.(int)(11.0/3+0.5)

2-16

C语言中,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值是( )。

A.0

B.1

C.0 或 1

D.'T' 或 'F'

2-17

若有定义int x=3, y=2和float a=2.5, b=3.5,则表达式:(x+y)%2+(int)a/(int)b的值是( )。

A.0

B.2

C.1.5

D.1

2-18

若有定义:int a=8,b=5,c;执行语句c=a/b+0.4;后,c的值为( )。

A.1.4

B.1

C.2.0

D.2

2-19

设ch是char型变量且为'A',经过下面的表达式运算后ch的值是( )。

ch=(ch>='A'&&ch<='Z')?(ch+32):ch;

A.A

B.a

C.Z

D.z

2-20

执行printf("%f",(x=3,y=5,x>y?1:1.5));后的输出结果是( )。

A.语法错误

B.1

C.1.5

D.1.500000

2-21

若变量已正确定义,表达式 (j=3, j++) 的值是 ( )

A.3

B.4

C.5

D.6

2-22

变量abdouble型,以下判断ab数值相等的最恰当的写法是:

A.a == b

B.a = b

C.(a-b>=-1e-6) && (a-b<=1e-6)

D.a - b == 0

2-23

定义变量int a,b;,则表达式a = (b = 3, 4), 5;执行过后,ab的值分别是:

A.5, 4

B.4, 4

C.4, 3

D.3, 3

  • 22
    点赞
  • 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在编写C程序时,需要注意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指针的使用、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等问题。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 1. 数组:一种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进行索引访问和修改。 2. 链表:一种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 栈: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压入(push)和弹出(pop)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4.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入队(enqueue)和出队(dequeue)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5. 树:一种存储具有父子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中序遍历、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6. 图:一种存储具有节点和边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这些数据结构在C语言中都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C语言中的各种数据结构都有其优缺点,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数组: 优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非常快,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和修改数据的场合。 缺点: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不适合存储大小不固定的动态数据,另外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分配的,当数组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内存碎片化。 链表: 优点:可以方便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数据的场合。 缺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找到指定的节点。 栈: 优点: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使得栈在处理递归和括号匹配等问题时非常方便。 缺点:栈的空间有限,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 队列: 优点: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使得
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可运行高分资源 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在编写C程序时,需要注意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指针的使用、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等问题。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 1. 数组:一种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进行索引访问和修改。 2. 链表:一种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 栈: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压入(push)和弹出(pop)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4.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入队(enqueue)和出队(dequeue)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5. 树:一种存储具有父子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中序遍历、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6. 图:一种存储具有节点和边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这些数据结构在C语言中都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C语言中的各种数据结构都有其优缺点,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数组: 优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非常快,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和修改数据的场合。 缺点: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不适合存储大小不固定的动态数据,另外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分配的,当数组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内存碎片化。 链表: 优点:可以方便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数据的场合。 缺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找到指定的节点。 栈: 优点: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使得栈在处理递归和括号匹配等问题时非常方便。 缺点:栈的空间有限,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 队列: 优点: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使得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