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工程的定义
比较认可的一种定义认为: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1993年,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给出了一个定义:"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即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开发中"。
-
解释导致 software crisis 本质原因、表现,述说克服软件危机的方法
软件危机是落后的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算机软件需求, 从而导致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现象。 这些严重的问题阻碍着软件生产的规模化、商品化以及生产效率,让软件的开发和生产成为制约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
-
软件危机的原因:
-
软件是计算机的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软件问题是在开发时期引入的而在测试阶段没能测出来的故障,修改软件故障要修改软件原来的设计。
- 软件不同于一般程序,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规模庞大,而且程序复杂性将随着程序规模的增加而呈指数上升。为了在预定时间内开发出规模庞大的软件,必须由许多人分工合作,软件开发工作量随软件规模增大非线性增长。
- 与早期软件开发个体化特点有关:认为软件开发就是写程序并设法使之运行,轻视需求分析和软件维护。也就是说是和软件开发和维护有关的许多错误认识和作法的形成,可以归因于在计算机系统发展的早期阶段软件开发的个体化特点。
- 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缺乏有力的方法学和工具方面的支持。由于软件开发不同于大多数其他工业产品,其开发过程是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其产品极大程度地依赖于开发人员高度的智力投入。由于过分地依靠程序设计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技巧和创造性,加剧软件开发产品的个性化,也是发生软件开发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
危机表现在几个方面:
- 项目运行超出预算。
- 项目运行超过时间。
- 软件质量低落。
- 软件通常不匹配需求。
- 项目无法管理,且代码难以维护。
- 克服方法
- 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有效原理、概念、技术与方法,特别是吸取几十年来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发的经验教训。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努力作到良好的组织,严格的管理,相互友好的协作。
- 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并研究更好、更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尽快克服在计算机系统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作法。
-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更好的软件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将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使用的软件工具集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很好的软件开发支环环境。
-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是指软件的产生直到成熟的全部过程。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指人们为开发更好的软件而归纳总结的软件生命周期的典型实践参考。
生命周期的每一个周期都有确定的任务,并产生一定规格的文档(资料),提交给下一个周期作为继续工作的依据。按照软件的生命周期,软件的开发不再只单单强调“编码”,而是概括了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软件工程要求每一周期工作的开始只能必须是建立在前一个周期结果“正确”前提上的延续;因此,每一周期都是按“活动 ── 结果 ── 审核 ── 再活动 ── 直至结果正确”循环往复进展的。
- 典型划分GB8567(4个时期7个阶段):
- 软件分析时期: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
- 软件设计时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 编码与测试时期:编码、测试
- 运行与维护时期
-
SWEBoK 的 15 个知识域(An Overview of the SWEBOK Guide 请中文翻译其名称与简短说明)
- 软件需求(Software requirements)
- 软件设计(Software design)
- 软件建构(Software construction)
- 软件测试(Software test)
- 软件维护与更新(Software maintenance)
- 软件构型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CM)
- 软件工程管理(Softwar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 软件开发过程(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 软件工程工具与方法(Software Engineering Tools and methods)
- 软件质量(Software Quality)
- 软件工程专业实践(Software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 软件工程经济(Software Engineering Economics)
- 计算基础(Computing Foundations)
- 数学基础(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 工程基础(Engineering Foundations)
-
简单解释 CMMI 的五个级别。例如:Level 1 - Initial:无序,自发生产模式。
- 初始级:软件过程是无序的,有时甚至是混乱的,对过程几乎没有定义,成功取决于个人努力。管理是反应式的。
- 可管理级: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来跟踪费用、进度和功能特性。制定了必要的过程纪律,能重复早先类似应用项目取得的成功经验。
- 已定义级:已将软件管理和工程两方面的过程文档化、标准化,并综合成该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所有项目均使用经批准、剪裁的标准软件过程来开发和维护软件,软件产品的生产在整个软件过程是可见的。
- 量化管理级:分析对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详细度量数据,对软件过程和产品都有定量的理解与控制。管理有一个作出结论的客观依据,管理能够在定量的范围内预测性能。
- 优化管理级:过程的量化反馈和先进的新思想、新技术促使过程持续不断改进。
-
用自己语言简述 SWEBok 或 CMMI (约200字)
SWEBok描述了在软件工程中被普遍接受的知识。这些知识被分类为15个知识领域,涵盖了软件工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并附上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的链接。SWEBok可以视为一个软件工程知识的菜单,由SWEBok我们可以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供使用”,再来决定“使用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