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大作业 《基于PID控制的Boost型开关电源与可控整流电路的设计》

本文为作者《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大作业,最终得分95+,有需要的同学可参考。

完整文章见作者个人主页-资源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于PID控制的Boost型开关电源、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与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主电路和触发电路的原理及控制电路。本课题设计主要对Boost型开关电源;单相电阻负载,阻感负载;三相电阻负载,阻感负载,分别在不同触发角α下触发晶闸管下的负载电流,负载电压,晶闸管压降以及触发脉冲的波形仿真。可以对同一电路不同触发角α下的波形横向对比,分析其触发规律;亦可以对比单相与三相的区别于联系。

关键词:PID控制;BOOST电路;单相桥式可控整流;三相桥式可控整流;

第一章 绪论

1.1论文研究的技术背景及意义

1.2 Boost电路和可控整流电路的发展现状

1.3电力电子技术的前景

第二章 基于PID控制的Boost型开关电源MATLAB仿真研究

2.1参数理论计算

2.1.1电感的选择

对于Boost变换器,理论计算所需电感值需要从工况为最小的电压计算。根据设计目标,该电源需要在输入电压为5V为最小值,输出电压为25V;根据相关理论计算占空比为D:

在上式中,V0为电源的输出电压25V,VD为续流二极管正向压降0.8V,Vin为输入电压5V,Vsw为开关管导通压降与寄生参数之和约为1V。

开关管周期T为:

T=1/f=1/200K=5μs

由占空比易得开关导通时间Ton为:

Ton=D*T=0.84*5=4.19μs

当电感工作在最优值,设置电流纹波率设置r=0.4,根据相关理论在据负载最大2A进行计算电感电流Il:

则根据公式L*Il=Et/r计算需要电感大小L;

电感流过最大电流值Imax;

Imax=(1+r/2)*Il=1.2*12.5=15A

在选择或设计电感时,该电源需要电感量不小于4.19μH,能够流过最大电流值不低于15A作为该Boost电路的电感。

2.1.2滤波电容C的选择

升压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峰峰Vcc值根据公式:

当输出电压为25V,纹波控制在1%之内,即Vcc=250mV电容纹波大小;由公式易得滤波电容C0=17.2μF。

2.2仿真模型的建立

输入电压与负载电阻需要调整。电感值根据理论计算设置为4.19μH,根据理论计算值设置电容值为17.2μF。输出的电压经过两个串联电阻进行采样,采样电阻设置分别为9kΩ和1kΩ的电阻串联。经过PID控制器输出到PWM控制模块,该电路构成了Boost型开关电源的反馈回路。ID控制器中比例P设置为0.1;微分I设置为10;积分D参数设置为0。

2.3仿真情况分析

§设置输入电压即DC电源为5V,负载电流为2A,即负载电阻RLC Branch1电阻值为12.5Ω,测量得到如图波形:

上图中第一个图为PWM输出信号,第二张为电感电流,第三张图为Mos管电流信号,第四张图为二极管电流信号,第五张图为负载电流信号,第六张图为输出电压信号。

§设置输入电压即DC电源为7V,负载电流为1A,即负载电阻RLC Branch1电阻值为25Ω。测得电感电流和输出端电压如图所示:

§设置输入电压即DC电源为10V,负载为1A,即负载电阻RLCBranch1电阻值为25Ω。测得电感电流和输出端电压如图所示:

第三章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3.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

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闸管VT1和VT4组成一对桥臂,VT2和VT3组成另一对桥臂。在u2正半周(即a点电位高于b点电位),若4个晶闸管均不导通,id=0,ud=0,VT1、VT4串联承受电压u2。在触发角a处给VT1和VT4加触发脉冲,VT1和VT4即导通,电流从电源a端经VT1、R、VT4流回电源b端。

当u2过零时,流经晶闸管的电流也降到零,VT1和VT4关断。在u2负半周,仍在触发角a处触发VT2和VT3,VT2和VT3导通,电流从电源b端流出,经VT3、R、VT2流回电源a端。到u2过零时,电流又降为零,VT2和VT3关断。

3.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感性负载)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时电路

在u2正半周期触发角a处给晶闸管VT1和VT4加触发脉冲使其开通,ud=u2。

负载电感很大,id不能突变且波形近似为一条水平线。

u2过零变负时,由于电感的作用晶闸管VT1和VT4中仍流过电流id,并不关断。

wt=p+a时刻,触发VT2和VT3,VT2和VT3导通,u2通过VT2和VT3分别向VT1和VT4施加反压使VT1和VT4关断,流过VT1和VT4的电流迅速转移到VT2和VT3上,此过程称为换相,亦称换流。

第四章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4.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

4.1.1带电阻负载α=0°时的工作情况

晶闸管工作情况:各个晶闸管均在自然换相点换相。任意时刻共阳极组的电压最高的一个和共阴极组电压最低的一个导通,施加于负载上的电压为某一线电压。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任意时刻都有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从而形成供电回路,其中共阴极组和共阳极组各1个,且不能为同一相器件。触发脉冲为T1→T2→T3→T4→T5→T6的顺序,相位依次差60°。同一相的上下两个桥臂脉冲相差180°。

直流电压一周期脉动6次,每次脉动的波形都一样,故该电路为6脉波整流电路。为保证同时导通的2个晶闸管均有脉冲,可采用宽脉冲触发或双脉冲触发。

4.1.2带电阻负载α=30°时的工作情况

每一段导通晶闸管的编号仍符上表的规律。区别在于晶闸管起始导通时刻推迟了30°,组成Ud的每一段线电压因此推迟了30°,Ud平均值降低。

4.1.3带电阻负载α=60°时的工作情况

由于直流电压中每段线电压的波形继续向后移,平均值降低,此时直流电压出现了零点。

4.1.4带电阻负载α=90°时的工作情况

4.1.5小结

当α<60°时,Ud波形均连续:对于电阻负载,id波形与Ud波形形状一样,也连续。而α>60°时,Ud波形每60°中有一段为零。一旦Ud降为零,id也降为零,流过晶闸管的电流即降为零,晶闸管关断。带电阻负载时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α角的移相范围是0°~120°。

4.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感性负载)

4.2.1带阻感负载α<60°时的工作情况

当触发角α分别为0°和30°时,波形图如下面左和右图所示。Ud波形连续,电路的工作情况与带电阻负载十分相似。当阻感负载时,由于电感的作用,使得负载电流波形变得平直,当电感足够大的时候,负载电流id的波形可近似为一条水平线。在晶闸管的导通段,其电流波形由负载电流波形决定,与Ud波形不同。

4.2.2带阻感负载α>60°时的工作情况

α为90°时,会出现ud为负的情况,当带阻感性负载时,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α角移相范围为0°~90°。

第五章 仿真及实验

5.1单相桥式可控整流装置仿真结果及分析

§电阻负载

将串联RLC电路的电阻设为1Ω,电容和电感设置为0。触发角设置为60°,观察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以及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阻感负载

将串联RLC电路的电阻设为1Ω,电感设置0.01H。触发角设置为60°,观察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5.2三相桥式可控整流装置仿真结果及分析

§电阻负载

设负载为1Ω的电阻,触发角α分别为30°和90°,观察输出的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以及晶闸管T1的电压波形。

§阻感负载

将串联RLC电路的电阻设为1Ω,电感设置1mH。触发角设置为30°、60°、90°,观察输出电压、输出电流以及晶闸管T1两端的电压。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本文主要设计了基于PID控制的Boost型开关电源、基于脉冲触发的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与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在设计Boost型开关电源时结合自动控制原理的相关知识,为Boost电路加入了PID控制器。

比例-微分控制是一种早期控制,刻出现在位置误差前,提前产生修正作用,从而达到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目的,此控制不改变系统的自然频率,但可以增大系统的阻尼比。适当选择开环增益和微分器时间常数,即可减小系统在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又可使系统在阶跃输入时有满意的动态性能。

对于桥式可控整流电路,本文采用了晶闸管触发的方式,对单相与三相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仿真,对比了在不同负载下,对晶闸管进行不同触发角触发下,负载电压,负载电流及其他各参数的波形仿真,并做出了对比与分析。

参考文献

[1]曹太强. 基于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4.

[2]胡治宇. 基于DSP的单相可控整流装置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
[3]韩冰,李继岚,周昊.基于PID控制的Boost型开关电源MATLAB仿真研究[J].工业      控制计算机,2021,34(10):151-15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