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折交叉验证

在做机器学习这方面研究的时候,例如PCR和PLS等算法时常会遇到最佳潜变量的选取,神经元个数的选取;这些参数的选取对模型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人为选取,这样是十分不可靠的也是不现实的。进行交叉验证是一个优秀模型形成必不可少的过程


交叉验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为稳健可靠的模型。

交叉验证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是最常用的是:<1>留一交叉验证<2>k折交叉验证

今天说一下何谓k折交叉验证(k-fold cross Validation)

K折交叉验证,将初始采样(样本集X,Y)分割成K份,一份被保留作为验证模型的数据(test set),其他K-1份用来训练(train set)。交叉验证重复K次,每验证一次,平均K次的结果或者使用其它结合方式,最终得到一个单一估测。这个方法的优势在于,同时重复运用随机产生的子样本进行训练和验证,每次的结果验证一次,10折交叉验证是最常用的。(切记每次作为验证模型的数据是不同的)。

下面是如何用Python代码实现将样本分成k份且输出:


其输出结果如下:






K折交叉验证是一种常用的模型评估方法,用于估计机器学习模型对未知数据的泛化能力。在MATLAB中实现K折交叉验证的基本步骤通常包括:将数据集分为K个大小相似的互斥子集,每次使用一个子集作为测试集,其余K-1个子集作为训练集,重复进行K次模型训练和验证,最后对K次的结果取平均,作为模型的性能估计。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MATLAB代码示例,演示如何使用K折交叉验证方法来评估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 ```matlab % 假设X和Y是已经加载的数据集,其中X是特征矩阵,Y是目标向量 % K表示折数 K = 10; % 例如使用10折交叉验证 % 获取数据集的大小 numSamples = size(X, 1); % 打乱数据 idx = randperm(numSamples); X = X(idx, :); Y = Y(idx); % 计算每个折的样本大小 foldSize = floor(numSamples / K); % 初始化交叉验证的结果变量 cvResults = zeros(K, 1); % 开始K折交叉验证过程 for i = 1:K % 计算测试集的索引 testIdx = i*foldSize:(i+1)*foldSize - 1; % 如果i*K+1超出了数据集的范围,将其设置为0(因为这是最后一个折) testIdx(testIdx > numSamples) = []; % 选择测试集和训练集 XTest = X(testIdx, :); YTest = Y(testIdx); XTrain = X(~ismember(1:numSamples, testIdx), :); YTrain = Y(~ismember(1:numSamples, testIdx)); % 在训练集上训练模型 % 这里使用简单的线性回归,可以替换成任何其他模型 beta = XTrain\YTrain; % 计算最小二乘估计 % 使用测试集评估模型 YHat = XTest * beta; % 预测结果 % 这里计算的是均方误差 cvResults(i) = mean((YHat - YTest).^2); end % 计算交叉验证的平均误差 meanResult = mean(cvResults); % 输出平均交叉验证结果 fprintf('K折交叉验证的平均误差为:%f\n', meanResult); ``` 请注意,上面的代码是一个基础的示例,实际上MATLAB提供了更高级的函数和工具来实现交叉验证,例如`crossval`函数,可以更简洁地完成这一任务。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