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间接调用

5.1 简介

间接通信:在分布式系统中实体通过中介者进行通信,没有发送者和接收者(们)之间的直接耦合
注意:接收者可以是多个,很多间接通信范型明确支持一对多通信

间接通信避免了直接耦合,使用中介有两个主要特性:
空间解耦:
发送者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接收者(们)的身份,反之亦然
参与者可以被替换、更新、复制或迁移
时间解耦:
发送者和接收者(们)可以有独立的生命周期
发送者和接收者(们)不需要同时存在才能通信
在易变的环境下,发送者和接收者可以随时进入和离开

间接系统常常用于预期会发生改变的分布式系统
例如:移动环境中
间接系统还常用于分布式系统的事件分发,在系统中接收者未知,且易于改变

间接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增加间接层带来的性能开销
更加难以精确管理

与异步通信的关系:
在异步通信中,发送者发送一个消息,然后继续工作(不阻塞),因此不需要与接收者在同一时间通信。
时间解耦增加了额外的维度,发送者和接收者(们)可以互相独立存在。例如:接收者在通信发起时可能不存在。

5.2 组通信

组通信(group communication)提供一种服务,在这种服务中,消息首先被发送到组中,然后该消息被传送到组中的所有成员。
在这个动作中,发送者不清楚接收者们的身份
组通信是对组播通信的抽象,可以通过IP组播实现或等价的覆盖网实现
增加了一些重要特性,如管理组的成员、检测故障、提供可靠性和排序保证

组通信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面向大量客户的可靠消息分发
支持协作应用
支持一系列容错策略
支持系统监控和管理,包括负载平衡策略

5.3 发布—订阅系统

发布—订阅系统(publish-subscribe systems)有时也称为基于事件的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event-based system)
在发布—订阅系统中,发布者(publisher)发布结构化的事件到事件服务,订阅者(subscriber)通过订阅(subscription)表达对特定事件感兴趣,其订阅可以是结构化事件之上的任意模式。
发布订阅系统的任务是把订阅和发布事件进行匹配,保证事件通知(event notification)的正确传递。
一个给定的事件将被传递到多个潜在的订阅者

发布—订阅系统的特征
异构性
-事件通知被用作一种通信手段,分布式系统中没有被设计实现互操作的组件可以在一起工作。
异步性
-通知是由生成事件的发布者异步地发送到所有对其感兴趣的订阅者的,发布者和订阅者之间进行了解耦。
为通知提供不同的传递保证
-具体选择依赖于应用的需求

5.4 消息队列

分布式消息队列是间接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类别
消息队列使用队列概念作为一种间接机制提供点对点的服务
消息队列可以实现时间和空间解耦
消息队列也称消息中间件

5.5 共享内存的方式

共享内存的抽象是另外一种间接通信范型
为并行计算开发,分布式共享内存在读和写字节级别操作
分布式共享内存可以通过地址进行访问

5.6 小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作  者:吴向军 等 著 丛 书 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79498 出版时间:2009-11-01 版  次:2 页  数:386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以16位/32位Intel CPU为介绍对象,以并行推进的方式介绍这两类CPU的指令系统,以达到相互参考、对照的效果。另外,本书还介绍了常用的编程环境和调试工具的使用方法。   在内容组织上,把学习高级语言的习惯和汇编语言的特点相结合,按“硬件资源—变量定义一指令系统—编程”的顺序安排相应的内容。结合MASM V6.1x的编程环境,使汇编语言源程序具有一定的高级语言特点和结构。书中用一章来介绍浮点数的表示、浮点运算指令和编程方法,使读者对高级语言中的各种数据类型与低层实现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还用一章介绍了用汇编语言编写Windows应用程序的基本方法,为拓宽汇编语言的应用领域做一点尝试。   书中附有一些基本的编程辅助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各种按键的码值和显示颜色信息等。在Windows应用程序的编写部分,附录中给出了编程中所用到的一些常量列表和函数功能的说明。这些辅助信息可为编程带来一定的方便,也可作为常用手册以待查阅。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可作为计算机学科的本科生、大专生及相近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资料或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预备知识 1.1 汇编语言的由来及其特点 1.1.1 机器语言 1.1.2 汇编语言 1.1.3 汇编程序 1.1.4 汇编语言程序的主要特点 1.1.5 汇编语言的应用领域 1.2 数据的表示和类型 1.2.1 数值数据的表示 1.2.2 非数值数据的表示 1.2.3 基本数据类型 习题 第二章 CPU资源和存储器 2.1 寄存器组 2.1.1 寄存器组 2.1.2 通用寄存器 2.1.3 段寄存器 2.1.4 专用寄存器 2.2 存储器的管理模式 2.2.1 16位微机的内存管理模式 2.2.2 32位微机的内存管理模式 习题 第三章 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3.1 立即寻址方式 3.2 寄存器寻址方式 3.3 直接寻址方式 3.4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3.5 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 3.6 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 3.7 相对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 3.8 32位地址的寻址方式 习题 第四章 标识符和表达式 4.1 标识符 4.2 简单内存变量的定义 4.2.1 内存变量定义的一般形式 4.2.2 字节变量 4.2.3 字变量 4.2.4 双字变量 4.2.5 六字节变量 4.2.6 八字节变量 4.2.7 十字节变量 4.2.8 浮点类型变量 4.3 调整偏移量伪指令 4.3.1 偶对齐伪指令EVEN 4.3.2 对齐伪指令ALIGN 4.3.3 调整偏移量伪指令ORG 4.3.4 偏移量计数器的值 4.4 复合内存变量的定义 4.4.1 重复说明符DUP 4.4.2 结构类型的定义 4.4.3 联合类型的定义 4.4.4 记录类型的定义 4.4.5 数据类型的自定义 4.5 标号 4.6 内存变量和标号的属性 4.6.1 段属性操作符 4.6.2 偏移量属性操作符 4.6.3 类型属性操作符 4.6.4 长度屑性操作符 4.6.5 容量属性操作符 4.6.6 强制属性操作符 4.6.7 存储单元别名操作符 4.7 表达式 4.7.1 进制伪指令RADIX 4.7.2 数值表达式 4.7.3 地址表达式 4.8 符号定义语句 4.8.1 等价语句 4.8.2 等号语句 4.8.3 符号名定义语句 习题 第五章 微机CPU的指令系统 5.1 汇编语言指令格式 5.1.1 指令格式 5.1.2 指令的几个属性 5.2 指令系统 5.2.1 数据传送指令 5.2.2 标志位操作指令 5.2.3 算术运算指令 5.2.4 逻辑运算指令 5.2.5 移位操作指令 5.2.6 位操作指令 5.2.7 比较运算指令 5.2.8 循环指令 5.2.9 转移指令 5.2.10 条件设置字节指令 5.2.11 字符串操作指令 5.2.12 ASCⅡ-BCD码运算调整指令 5.2.13 处理器指令 习题 第六章 程序的基本结构 6.1 源程序的基本组成 6.1.1 段的定义 6.1.2 段寄存器的说明语句 6.1.3 堆栈段的说明 6.1.4 源程序的结构 6.2 程序的基本结构 6.2.1 顺序结构 6.2.2 分支结构 6.2.3 循环结构 6.3 段的基本属性 6.3.1 对齐类型(ALIGN) 6.3.2 组合类型(COMBINE) 6.3.3 类别(CLASS) 6.3.4 段组(GROUP) 6.4 简化的段定义 6.4.1 存储模式说明伪指令 6.4.2 简化段定义伪指令 6.4.3 简化段段名的引用 6.5 源程序的辅助说明伪指令 习题 第七章、子程序和库 7.1 子程序的定义 7.2 子程序的调用和返回指令 7.2.1 调用指令 7.2.2 返回指令 7.3 子程序的参数传递 7.3.1 寄存器传递参数 7.3.2 约定存储单元传递参数 7.3.3 堆栈传递参数 7.4 寄存器的保护与恢复 7.5 子程序的完全定义 7.5.1 子程序完全定义格式 7.5.2 子程序的位距 7.5.3 子程序的语言类型 7.5.4 子程序的可见性 7.5.5 子程序的“起始”和“结束”操作 7.5.6 寄存器的保护和恢复 7.5.7 子程序的参数传递 7.5.8 子程序的原型说明 7.5.9 子程序的调用伪指令 7.5.10 局部变量的定义 7.6 子程序库 7.6.1 建立库文件命令 7.6.2 建立库文件举例 7.6.3 库文件的应用 7.6.4库文件的好处 习题 第八章 输入输出和中断 8.1 输入输出的基本概念 8.1.1 I/O端口地址 8.1.2 I/O指令 8.2 中断 8.2.1 中断的基本概念 8.2.2 中断指令 8.2.3 中断返回指令 8.2.4 中断和子程序调用 8.3 中断功能的分类 8.3.1 键盘输入的中断功能 8.3.2 屏幕显示的中断功能 8.3.3 打印输出的中断功能 8.3.4 串行通信口的中断功能 8.3.5 鼠标的中断功能 8.3.6 目录和文件的中断功能 8.3.7 内存管理的中断功能 8.3.8 读取/设置中断向量 习题 第九章 宏 9.1 宏的定义和引用 9.1.1 宏的定义 9.1.2 宏的引用 9.1.3 宏的参数传递方式 9.1.4 宏的嵌套定义 9.1.5 宏与子程序的区别 9.2 宏参数的特殊运算符 9.2.1 连接运算符 9.2.2 字符串整体传递运算符 9.2.3 字符转义运算符 9.2.4 计算表达式运算符 9.3 与宏有关的伪指令 9.4 重复汇编伪指令 9.4.1 伪指令REPT 9.4.2 伪指令IRP 9.4.3 伪指令IRPC 9.5 条件汇编伪指令 9.5.1 条件汇编伪指令的功能 9.5.2 条件汇编伪指令的举例 9.6 宏的扩充 9.6.1 宏定义形式 9.6.2 重复伪指令REPEAT 9.6.3 循环伪指令WHILE 9.6.4 循环伪指令FOR 9.6.5 循环伪指令FORC 9.6.6 转移伪指令GOTO 9.6.7 宏扩充的举例 9.6.8 系统定义的宏 习题 第十章 应用程序设计 10.1 字符串的处理程序 10.2 数据的分类统计程序 10.3 数据转换程序 10.4 文件操作程序 10.5 动态数据的编程 10.6 COM文件的编程 10.7 驻留程序 10.8 程序段前缀及其应用 10.8.1 程序段前缀的字段含义 10.8.2 程序段前缀的应用 习题 第十一章 数值运算协处理器 11.1 协处理器的数据格式 11.1.1 有符号整数 11.1.2 BCD码数据 11.1.3 浮点数 11.2 协处理器的结构 11.2.1 协处理器的内部结构 11.2.2 状态寄存器 11.2.3 控制寄存器 11.2.4 标记寄存器 11.3 协处理器的指令系统 11.3.1 指令操作符的命名规则 11.3.2 数据传送指令 11.3.3 数学运算指令 11.3.4 比较运算指令 11.3.5 超越函数运算指令 11.3.6 常数操作指令 11.3.7 协处理器控制指令 11.4 协处理器的编程举例 习题 第十二章 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混合编程 12.1 汇编指令的嵌入 12.2 C语言源程序的汇编输出 习题 第十三章 Windows应用程序的编程 13.1 消息框 13.2 编程伪指令 13.2.1 多路分支语句 13.2.2 调试语句 13.3 Windows程序的结构 13.3.1 Windows程序的基本结构 13.3.2 程序的初始化阶段 13.3.3 窗口的准备阶段 13.3.4 消息循环阶段 13.3.5 消息处理阶段 13.4 Windows应用程序 13.4.1 按钮控件的应用 13.4.2 对话框的定义 13.4.3 对话框和控件的应用 13.4.4 绘画和图像的应用 13.4.5 命令行参数的处理 习题 第十四章 汇编语言编程环境和调试工具 14.1 汇编语言编程环境 14.1.1 MASM 6.1x 14.1.2 Turbo Assembler 14.1.3 MASM32 14.2 调试工具 14.2.1 Debug 14.2.2 CodeView 14.2.3 Turbo Debugger 14.2.4 VKdebug 附录 附录一 键盘按键的各种编码对照表 附录二 显示地址及其显示属性 附录三 Windows中各类预定义常量 附录四 Windows应用程序中部分API函数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