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的基础知识

语句

JavaScript程序的执行单位为行(line),也就是一行一行地执行。一般情况下,每一行就是一个语句。语句(statement)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进行的操作,比如下面就是一行赋值语句。

var a = 1 + 3;

1+3叫做表达式(expression),指一个为了得到返回值的计算式。语句和表达式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为了进行某种操作,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返回值;后者则是为了得到返回值,一定会返回一个值。凡是JavaScript 语言中预期为值的地方,都可以使用表达式。比如,赋值语句的等号右边,预期是一个值,因此可以放置各种表达式。语句以分号结尾,一个分号就表示一个语句结束。多个语句可以写在一行内。

var a = 1 + 3; var b = "abc";

分号前面可以没有任何内容,JavaScript引擎将其视为空语句。

表达式不需要分号结尾。一旦在表达式后面添加分号,则JavaScript引擎就将表达式视为语句,这样会产生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语句。

1+3;
"abc";

上面两行语句只是单纯地产生一个值,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变量

变量是对“值"的具名引用。变量就是为“值"起名,然后引用这个名字,就等同于引用这个值。变量的名字就是变量名。

var a = 1;

上面的代码先声明变量a,然后在变量a与数值1之间建立引用关系,称为将数值1“赋值”给变量a。以后,引用变量名a就会得到数值1。最前面的var,是变量声明命令。它表示通知解释引擎,要创建一个变量a。

注意,JavaScript的变量名区分大小写,A和a是两个不同的变量。

变量的声明和赋值,是分开的两个步骤,上面的代码将它们合在了一起,实际的步骤是下面这样。

var a;
a = 1;

如果只是声明变量而没有赋值,则该变量的值是undefined。undefined是一个特殊的值,表示"无定义"。

var a;
a//undefined

如果变量赋值的时候,忘了写var命令,这条语句也是有效的。

var a = 1;
//基本等同
a =1;

但是,不写var的做法,不利于表达意图,而且容易不知不觉地创建全局变量,所以建议总是使用var命令声明变量。

如果一个变量没有声明就直接使用,JavaScript 会报错,告诉你变量未定义。

x
// ReferenceError: x is not defined

上面代码直接使用变量x,系统就报错,告诉你变量x没有声明。可以在同一条var命令中声明多个变量。

var a,b;

JavaScript是一种动态类型语言,也就是说,变量的类型没有限制,变量可以随时更改类型。

var a =1;
a='hell0";

上面代码中,变量a起先被赋值为一个数值,后来又被重新赋值为一个字符串。第二次赋值的时候,因为变量a已经存在,所以不需要使用var命令。

如果使用var重新声明一个已经存在的变量,是无效的。

var x = 1;
var X;
x //1

上面代码中,变量x声明了两次,第二次声明是无效的。

但是,如果第二次声明的时候还进行了赋值,则会覆盖掉前面的值。

var x = 1;var x = 2;
//等同于
var x= 1;
var x;
x = 2;

变量提升

JavaScript引擎的工作方式是,先解析代码,获取所有被声明的变量,然后再一行一行地运行。这造成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变量的声明语句,都会被提升到代码的头部,这就叫做变量提升(hoisting)。

console. 1og(a);
var a = 1;

上面代码首先使用console.log方法,在控制台(console)显示变量a的值。这时变量a还没有声明和赋值,所以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但是实际上不会报错。因为存在变量提升,真正运行的是下面的代码。

var a;
conso1e. 1og(a);
a =1;

最后的结果是显示undefined,表示变量a已声明,但还未赋值。

标识符

标识符(identifier)指的是用来识别各种值的合法名称。最常见的标识符就是变量名,以及后面要提到的函数名。JavaScript语言的标识符对大小写敏感,所以a和A是两个不同的标识符。

标识符有一套命名规则,不符合规则的就是非法标识符。JavaScript引擎遇到非法标识符,就会报错。简单说,标识符命名规则如下。

第一个字符,可以是任意Unicode字母(包括英文字母和其他语言的字母),以及美元符号($)和下划线(_)。
第二个字符及后面的字符,除了Unicode字母、美元符号和下划线,还可以用数字0-9。

注释

源码中被JavaScript引擎忽略的部分就叫做注释,它的作用是对代码进行解释。JavaScript 提供两种注释的写法:一种是单行注释,用 // 起头;另一种是多行注释,放在 /* 和 */ 之间。

此外,由于历史上JavaScript 可以兼容HTML代码的注释,所以 <!-- 和 -->也被视为合法的单行注释。

区块

JavaScript使用大括号,将多个相关的语句组合在一起,称为“区块”(block)。对于var命令来说,JavaScript的区块不构成单独的作用域(scope)。

{
	var a = 1;
}
a //1

上面代码在区块内部,使用var命令声明并赋值了变量a,然后在区块外部,变量a依然有效,区块对于var命令不构成单独的作用域,与不使用区块的情况没有任何区别。在JavaScript 语言中,单独使用区块并不常见,区块往往用来构成其他更复杂的语法结构,比如for、 if、 while、function等。

条件语句

JavaScript提供if结构和switch结构,完成条件判断,即只有满足预设的条件,才会执行相应的语句。

if语句

if结构先判断一个表达式的布尔值,然后根据布尔值的真伪,执行不同的语句。所谓布尔值,指的是JavaScript的两个特殊值,true表示“真”,fa1se表示“伪"。

if(布尔值)
	语句;
//或者
if(布尔值)语句;

上面是if结构的基本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布尔值"往往由一个条件表达式产生的,必须放在圆括号中,表示对表达式求值。如果表达式的求值结果为true,就执行紧跟在后面的语句;如果结果为false,则跳过紧跟在后面的语句。

if (m=== 3)
m = m + 1;

上面代码表示,只有在m等于3时,才会将其值加上1。
这种写法要求条件表达式后面只能有一个语句。如果想执行多个语句,必须在if的条件判断之后,加上大括号,表示代码块(多个语句合并成一个语句)。

if (m=== 3) {
	m+= 1;
}

建议总是在if语句中使用大括号,因为这样方便插入语句。
注意,if后面的表达式之中,不要混淆赋值表达式(=)、严格相等运算符(=-=)和相等运算符(==)。尤其是赋值表达式不具有比较作用。

var x= 1;
var y = 2;
if (x = y){
	console. 1og(x);
}
// "2"

上面代码的原意是,当x等于y的时候,才执行相关语句。但是,不小心将严格相等运算符写成赋值表达式,结果变成了将y赋值给变量×,再判断变量x的值(等于2)的布尔值(结果为true)。
这种错误可以正常生成一个布尔值,因而不会报错。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有些开发者习惯将常量写在运算符的左边,这样的话,一旦不小心将相等运算符写成赋值运算符,就会报错,因为常量不能被赋值。

if (x = 2) {//不报错
if (2 = x) {//报错

if…else结构

if代码块后面,还可以跟一个else代码块,表示不满足条件时,所要执行的代码。

if (m === 3) {
	//满足条件时,执行的语句
}else {
	//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语句
}

上面代码判断变量m是否等于3,如果等于就执行if代码块,否则执行else代码块。
对同一个变量进行多次判断时,多个if…else语句可以连写在一起。

if (m === 0){
	//...
}else if (m=== 1) {/
	//...
}else if (m === 2) {
	// ...
}else {
	/ / ...
}

else代码块总是与离自己最近的那个if语句配对。

var m = 1;var n = 2;
if (m !== 1)
if (n === 2) console.1og( " he11o ');
else console.log( 'wor1d ');

上面代码不会有任何输出,else代码块不会得到执行,因为它跟着的是最近的那个if语句,相当于下面这样。

if (m !== 1) {
	if (n=== 2) {
		conso1e.1og ( ' he11o ');
	}else {
		conso1e. 1og( ' wor1d ' );
	}
}

如果想让else代码块跟随最上面的那个if语句,就要改变大括号的位置。

if(m !== 1) {
	if (n === 2) {
		console. 1og( ' he11o ' );
	}
}else {
	conso1e.1og( 'wor1d ' );
}
/ / wor1d

switch结构

多个if…else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可以转为使用更方便的switch结构。

switch (fruit) {
	case "banana" :
		// ...
		break;
	case "apple" :
		//...
		break;
	default:// ...
}

上面代码根据变量fruit的值,选择执行相应的case。如果所有case都不符合,则执行最后的default部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case代码块内部的break语句不能少,否则会接下去执行下一个case代码块,而不是跳出switch结构。

var x =1;
switch (x) {
	case 1:
		console.1og( 'x等于1');
	case 2:
		conso1e.1og( 'x等于2 ');
	default:
		console.1og( 'x等于其他值');
}
//x等于1
//x等于2
//x等于其他值

上面代码中,case代码块之中没有break语句,导致不会跳出switch结构,而会一直执行下去,像下面这样。

switch (x){
	case 1:
		console.1og('x等于1');
		break;
	case 2:
		console.1og( 'x等于2');
		break;
	default:
		console.1og( 'x等于其他值');
}

switch语句部分和case语句部分,都可以使用表达式。

switch (1 + 3){
	case 2 +2:
		f();
		break;
	default:
		neverHappens();
}

上面代码的default部分,是永远不会执行到的。
需要注意的是,switch语句后面的表达式,与case语句后面的表示式比较运行结果时,采用的是严格相等运算符(===),而不是相等运算符(==),这意味着比较时不会发生类型转换。

var x = 1;
switch (x){
	case true :
		conso1e.1og( 'x 发生类型转换');
		break;
	default:
		conso1e.1og( 'x没有发生类型转换');
}
// ×没有发生类型转换

上面代码中,由于变量x没有发生类型转换,所以不会执行case true的情况。这表明,switch语句内部采用的是"严格相等运算符”.

三元运算符 ?:

JavaScript还有一个三元运算符(即该运算符需要三个运算子) ?:,也可以用于逻辑判断。

(条件)?表运式1 ︰表达式2

上面代码中,如果“条件"为true,则返回“表达式1"的值,否则返回“表达式2"的值。

var even = (n % 2 === 0) ? true : false;

上面代码中,如果n可以被2整除,则even等于true,否则等于false。它等同于下面的形式。

var even;
if (n %2 === 0){
	even = true;
}else {
	even = false;
}

这个三元运算符可以被视为if…else…的简写形式,因此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var myvar;
console.log(
	myvar ?
	'myvar has a value' :
	' myvar does not have a value'
)
// myvar does not have a value

上面代码利用三元运算符,输出相应的提示。

var msg = '数字' +n+ '是' +(n % 2 === 0 ?'偶数’:'奇数');

上面代码利用三元运算符,在字符串之中插入不同的值。

循环语句

while循环

while语句包括一个循环条件和一段代码块,只要条件为真,就不断循环执行代码块。

while(条件)
	语句;
//或者
while(条件)语句;

while语句的循环条件是一个表达式,必须放在圆括号中。代码块部分,如果只有一条语句,可以省略大括号,否则就必须加上大括号。

whi1e(条件){
	语句;
}

下面的例子是一个无限循环,因为循环条件总是为真。

while (true) {
	console. 1og( ' He11o,wor1d ');
}

for循环

for语句是循环命令的另一种形式,可以指定循环的起点、终点和终止条件。它的格式如下。

for(初始化表达式;条件;递增表达式)
	语句
//或者
for(初始化表达式;条件;递增表达式){
	语句
}

for语句后面的括号里面,有三个表达式。
初始化表达式 (initialize)∶确定循环变量的初始值,只在循环开始时执行一次。
条件表达式(test):每轮循环开始时,都要执行这个条件表达式,只有值为真,才继续进行循环。
递增表达式(increment):每轮循环的最后一个操作,通常用来递增循环变量。

do…while循环

do. …while循环与while循环类似,唯一的区别就是先运行一次循环体,然后判断循环条件。

do
	语句
while(条件);

//或者
do {
	语句
}while(条件);

break和continue语句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都具有跳转作用,可以让代码不按既有的顺序执行。break语句用于跳出代码块或循环。

for (var i = o; i < 5; i++) {
	conso1e.1og(i);
	if (i === 3)
		break;
}

continue语句用于立即终止本轮循环,返回循环结构的头部,开始下一轮循环。

var i = 0;
while (i < 100){
	i++;
	if (i % 2 === 0) continue;
	console.1og( 'i 当前为:+ i);
}

上面代码只有在i为奇数时,才会输出i的值。如果i为偶数,则直接进入下一轮循环.如果存在多重循环,不带参数的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都只针对最内层循环。

标签

JavaScript语言允许,语句的前面有标签(label),相当于定位符,用于跳转到程序的任意位置,标签的格式如下。

label:
	语句

标签可以是任意的标识符,但不能是保留字,语句部分可以是任意语句。标签通常与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配合使用,跳出特定的循环。

表单标签

表单(form)是用户输入信息与网页互动的一种形式。大多数情况下,用户提交的信息会发给服务器,比如网站的搜索栏就是表单。

表单由一种或多种的小部件组成,比如输入框、按钮、单选框或复选框。这些小部件称为控件(controls)。

<form>标签用来定义一个表单,所有表单内容放到这个容器元素之中。

<form>
  <!-- 各种表单控件-->
</form>

<fieldset>标签是一个块级容器标签,表示控件的集合,用于将一组相关控件组合成一组。

<form>
  <fieldset>
    <p>年龄:<input type="text" name="age"></p>
    <p>性别:<input type="text" name="gender"></p>
  </fieldset>
</form>

上面代码中,两个输入框是一组,它们的外面会显示一个方框。

<fieldset>有以下属性。

disabled:布尔属性,一旦设置会使得<fieldset>内部包含的控件都不可用,都变成灰色状态。
form:指定控件组所属的<form>,它的值等于<form>的id属性。
name:该控件组的名称。

<legend>标签用来设置<fieldset>控件组的标题,通常是<fieldset>内部的第一个元素,会嵌入显示在控件组的上边框里面。

<fieldset>
  <legend>学生情况登记</legend>
  <p>年龄:<input type="text" name="age"></p>
  <p>性别:<input type="text" name="gender"></p>
</fieldset>

上面代码中,这个控件组的标题会,嵌入显示在<fieldset>的上边框。

<input>标签是一个行内元素,用来接收用户的输入。它是一个单独使用的标签,没有结束标志。

它有多种类型,取决于type属性的值,默认值是text,表示一个输入框。

<input>
<!-- 等同于 -->
<input type="text">

上面代码会生成一个单行的输入框,用户可以在里面输入文本。

<input>的属性非常多,有些属性是某个类型专用的,放在下文的“类型”部分介绍。这里介绍一些所有类型的共同属性。

autofocus:布尔属性,是否在页面加载时自动获得焦点。
disabled:布尔属性,是否禁用该控件。一旦设置,该控件将变灰,用户可以看到,但是无法操作。
form:关联表单的id属性。设置了该属性后,控件可以放置在页面的任何位置,否则只能放在<form>内部。
list:关联的<datalist>的id属性,设置该控件相关的数据列表,详见后文。
name:控件的名称,主要用于向服务器提交数据时,控件键值对的键名。注意,只有设置了name属性的控件,才会向服务器提交,不设置就不会提交。
readonly:布尔属性,是否为只读。
required:布尔属性,是否为必填。
type:控件类型。
value:控件的值。

<button>标签会生成一个可以点击的按钮,没有默认行为,通常需要用type属性或脚本指定按钮的功能。

<button>点击</button>

上面代码会产生一个按钮,上面的文字就是“点击”。

<button>内部不仅放置文字,还可以放置图像,这可以形成图像按钮。

<button name="search" type="submit">
  <img src="search.gif">搜索
</button>

<button>具有以下属性。

autofocus:布尔属性,表示网页加载时,焦点就在这个按钮。网页里面只能有一个元素,具有这个属性。
disabled:布尔属性,表示按钮不可用,会导致按钮变灰,不可点击。
name:按钮的名称(与value属性配合使用),将以name=value的形式,随表单一起提交到服务器。
value:按钮的值(与name属性配合使用),将以name=value的形式,随表单一起提交到服务器。
type:按钮的类型,可能的值有三种:submit(点击后将数据提交给服务器),reset(将所有控件的值重置为初始值),button(没有默认行为,由脚本指定按钮的行为)。
form:指定按钮关联的<form>表单,值为<form>的id属性。如果省略该属性,默认关联按钮所在父表单。
formaction:数据提交到服务器的目标 URL,会覆盖<form>元素的action属性。
formenctype:数据提交到服务器的编码方式,会覆盖<form>元素的enctype属性。可能的值有三种: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默认值),multipart/form-data(只用于文件上传),text/plain。
formmethod:数据提交到服务器使用的 HTTP 方法,会覆盖<form>元素的method属性,可能的值为post或get。
formnovalidate:布尔属性,数据提交到服务器时关闭本地验证,会覆盖<form>元素的novalidate属性。
formtarget:数据提交到服务器后,展示服务器返回数据的窗口,会覆盖<form>元素的target属性。可能的值有_self(当前窗口),_blank(新的空窗口)、_parent(父窗口)、_top(顶层窗口)。

<select>标签用于生成一个下拉菜单。

<label for="pet-select">宠物:</label>
<select id="pet-select" name="pet-select">
  <option value="">--请选择一项--</option>
  <option value="dog"></option>
  <option value="cat"></option>
  <option value="others">其他</option>
</select>

上面代码中,<select>生成一个下拉菜单,菜单标题是“–请选择一项–”,最右侧有一个下拉箭头。点击下拉箭头,会显示三个菜单项,供用户点击选择。

下拉菜单的菜单项由<option>标签给出,每个<option>代表可以选择的一个值。选中的<option>的value属性,就是<select>控件发送的服务器的值。

<option>有一个布尔属性selected,一旦设置,就表示该项是默认选中的菜单项。

<select name="choice">
  <option value="first">First Value</option>
  <option value="second" selected>Second Value</option>
  <option value="third">Third Value</option>
</select>

上面代码中,第二项Second Value是默认选中的。页面加载的时候,会直接显示在下拉菜单上。

<select>有如下属性。

autofocus:布尔属性,页面加载时是否自动获得焦点。
disabled:布尔属性,是否禁用当前控件。
form:关联表单的id属性。
multiple:布尔属性,是否可以选择多个菜单项。默认情况下,只能选择一项。一旦设置,多数浏览器会显示一个滚动列表框。用户可能需要按住Shift或其他功能键,选中多项。
name:控件名。
required:布尔属性,是否为必填控件。
size:设置了multiple属性时,页面显示时一次可见的行数,其他行需要滚动查看。

<option>标签用在<select><optgroup><datalist>里面,表示一个菜单项,参见<select>的示例。

它有如下属性。

disabled:布尔属性,是否禁用该项。
label:该项的说明。如果省略,则等于该项的文本内容。
selected:布尔属性,是否为默认值。显然,一组菜单中,只能有一个菜单项设置该属性。
value:该项提交到服务器的值。如果省略,则等于该项的文本内容。

<optgroup>表示菜单项的分组,通常用在<select>内部。

<label>宠物:
  <select name="pets" multiple size="4">
    <optgroup label="四条腿的宠物">
      <option value="dog"></option>
      <option value="cat"></option>
    </optgroup>
    <optgroup label="鸟类">
      <option value="parrot">鹦鹉</option>
      <option value="thrush">画眉</option>
    </optgroup>
  </select>
</label>

上面代码中,<select>是一个下拉菜单,它的内部使用<optgroup>将菜单项分成两组。每组有自己的标题,会加粗显示,但是用户无法选中。

它的属性如下。

disabled:布尔设置,是否禁用该组。一旦设置,该组所有的菜单项都不可选。
label:菜单项分组的标题。

<datalist>标签是一个容器标签,用于为指定控件提供一组相关数据,通常用于生成输入提示。它的内部使用<option>,生成每个菜单项。

<label for="ice-cream-choice">冰淇淋:</label>
<input type="text" list="ice-cream-flavors" id="ice-cream-choice" name="ice-cream-choice">

<datalist id="ice-cream-flavors">
  <option value="巧克力">
  <option value="椰子">
  <option value="薄荷">
  <option value="草莓">
  <option value="香草">
</datalist>

上面代码中,<input>生成一个文本输入框,用户可以输入文本。<input>的list属性指定关联的<datalist>的id属性。<datalist>的数据列表用于输入建议,用户点击输入框的时候,会显示一个下拉菜单,里面是建议的输入项。并且还会自动匹配用户已经输入的字符,缩小可选的范围,比如用户输入“香”,则只会显示“香草”这一项。

注意,<option>在这里可以不需要闭合标签。

<option>标签还可以加入label属性,作为说明文字。Chrome 浏览器会将其显示在value的下一行。

<datalist id="ide">
  <option value="Brackets" label="by Adobe">
  <option value="Coda" label="by Panic">
</datalist>

上面代码的渲染结果是,Chrome 浏览器会在下拉列表显示value值(比如Brackets),然后在其下方以小字显示label值(比如by Adobe)。

<textarea>是一个块级元素,用来生成多行的文本框。

<textarea id="story" name="story"
          rows="5" cols="33">
this is a string.
</textarea>

上面代码会生成一个长度为5行,宽度为33个字符的文本框。

该标签有如下属性。

autofocus:布尔属性,是否自动获得焦点。
cols:文本框的宽度,单位为字符,默认值为20。
disabled:布尔属性,是否禁用该控件。
form:关联表单的id属性。
maxlength:允许输入的最大字符数。如果未指定此值,用户可以输入无限数量的字符。
minlength:允许输入的最小字符数。
name:控件的名称。
placeholder:输入为空时显示的提示文本。
readonly:布尔属性,控件是否为只读。
required:布尔属性,控件是否为必填。
rows:文本框的高度,单位为行。
spellcheck:是否打开浏览器的拼写检查。可能的值有true(打开),default(由父元素或网页设置决定),false(关闭)。
wrap:输入的文本是否自动换行。可能的值有hard(浏览器自动插入换行符CR + LF,使得每行不超过控件的宽度),soft(输入内容超过宽度时自动换行,但不会加入新的换行符,并且浏览器保证所有换行符都是CR + LR,这是默认值),off(关闭自动换行,单行长度超过宽度时,会出现水平滚动条)。

<output>标签是一个行内元素,用于显示用户操作的结果。

<input type="number" name="a" value="10"> +
<input type="number" name="b" value="10"> =
<output name="result">20</output>

该标签有如下属性。

for:关联控件的id属性,表示为该控件的操作结果。
form:关联表单的id属性。
name:控件的名称。

<progress>标签是一个行内元素,表示任务的完成进度。浏览器通常会将显示为进度条。

<progress id="file" max="100" value="70"> 70% </progress>

该标签有如下属性。

max:进度条的最大值,应该是一个大于0的浮点数。默认值为1。
value:进度条的当前值。它必须是0和max属性之间的一个有效浮点数。如果省略了max属性,该值则必须在0和1之间。如果省略了value属性,则进度条会出现滚动,表明正在进行中,无法知道完成的进度。

<meter>标签是一个行内元素,表示指示器,用来显示已知范围内的一个值,很适合用于任务的当前进度、磁盘已用空间、充电量等带有比例性质的场合。浏览器通常会将其显示为一个不会滚动的指示条。

<p>烤箱的当前温度是<meter min="200" max="500"
  value="350"> 350 度</meter></p>

上面代码会显示一个指示条,左侧表示200,右侧表示500,当前位置停留在350

注意,<meter>元素的子元素,正常情况下不会显示。只有在浏览器不支持<meter>时才会显示。

该标签有如下属性。

min:范围的下限,必须小于max属性。如果省略,则默认为0。
max:范围的上限,必须大于min属性。如果省略,则默认为1。
value:当前值,必须在min属性和max属性之间。如果省略,则默认为0。
low:表示“低端”的上限门槛值,必须大于min属性,小于high属性和max属性。如果省略,则等于min属性。
high:表示“高端”的下限门槛值,必须小于max属性,大于low属性和min属性。如果省略,则等于max属性。
optimum:指定最佳值,必须在min属性和max属性之间。它应该与low属性和high属性一起使用,表示最佳范围。如果optimum小于low属性,则表示“低端”是最佳范围;如果大于high属性,则表示“高端”是最佳范围;如果在low和high之间,则表示“中间地带”是最佳范围。如果省略,则等于min和max的中间值。
form:关联表单的id属性。

Chrome 浏览器使用三种颜色,表示指示条所处的位置。较好情况时,当前位置为绿色;一般情况时,当前位置为黄色;较差情况时,当前位置为红色。

<meter id="fuel" name="fuel"
       min="0" max="100"
       low="33" high="66" optimum="80"
       value="50">
    at 50/100
</meter>

上面代码中,指示条可以分成三段:0 ~ 32,33 ~ 65,66 ~ 100。由于optimum属性是80,因此66 ~ 100是较好情况,3 ~ 65是一般情况,0 ~ 32是较差情况。浏览器因此会根据value属性,将当前位置显示为不同颜色,小于33时显示红色,大于65显示绿色,两者之间显示黄色。

  • 2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