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音教程入门|新手学混音必须注意这9点!| MZD Studios

本文是混音教程,针对新手提供9点混音建议:1.保护耳朵,合理使用耳机和监听;2.热爱混音并扎实学习基础;3.从理论开始,选择好老师;4.提升音色审美,辨别作品优劣;5.反复听作品,不断改进;6.不盲目追求设备,设备不是决定因素;7.学会感恩,向他人学习;8.保持谦逊,持续进步;9.创新思考,避免完全依赖预置。作者强调混音之道,分享个人经验和理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MZDStudios 混音之道

大家好,我是Jerome,感谢关注MZD Studios,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由于最近在制作一些后期的单子,日子又开始忙起来了。

加上上一篇发的文章也确实比较少人看,自己也变得没动力去写文章了。

不过,还没有达到目标,我会继续努力。

如果我写的哪篇文章能让你学到哪怕是小小的新知识,不要忘了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就是对我的支持跟鼓励了。

MZDStudios 混音之道

注意,所以我接下来我会写这篇比较长的文章来回答上面这位同学的问题。(建议收藏后阅读)

我的回答:

你好,我给新手学习混音的9个建议是:

1.好好保护你的耳朵,没有一双好耳朵,做音乐一切都是扯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美国是个重型乐队比较多的地方,确实这个问题很严重,我的三四个朋友在当地都是玩重型的,由于演出太多,他们都有个通病就是耳朵的一边不灵敏了。

其中一个乐队在发专辑前,发过Demo给我听,但是质量非常差,后面才得知,demo是吉他手混音的,他的耳朵有一边听觉不灵敏,因为酒吧演出太多了。

所以,一个耳朵有问题的人,怎么可能混出出版级的作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然后面他们还是找我参与制作那张专辑了。

我自己是比较爱护耳朵的,也希望大家注意爱护自己的耳朵。

我建议如果你混音的时候,最好是用耳机跟监听相互配合用,这样可以减少耳朵的压力。

还有记得,每隔一个钟你就离开你的工作室去外面喝个茶,当然我现在混音时是每隔2个钟去吃一下东西,喝喝咖啡或果汁等休息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首先,一定是要喜欢录音混音后期制作的,只有喜欢它才能掌握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了当然就不用刻意地去坚持了。我也不废话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新手学混音,应该从理论开始,一定要把基础学好,不要心急,不要怕花时间。

MZDStudios 混音之道

虽然对于初学者来讲,万事开头难,但是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被外面的“大师”吓到。

我告诉大家,混音并不难,只是步骤多,有点复杂,需要你的细心跟耐心。

另外找到一个好老师,不管你承认与否,都必须接受一个事实:选择大于努力。

如何判断一个老师好不好?(人品当然是第一的,就不强调了,但你首先也得尊重你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嘛)

首先,老师自己的作品要先过关。

然后,这个老师最好不是只教你的技术的,最好要把思路都能给讲你明白。(不然你自己是没法明白的)

当你把基础学好,一切都会变得很简单,你唯一要做的是给自己多一点信心

(所以关注MZDstudios,把它置顶,多看看我的文章保证你有很大的信心,后面我会杜撰一本属于自己理论体系的书,我会把精髓都写在书上,因为没时间,我只写了一小部分,这也是我的目标)。

我讲的课程全部是以理念性的东西为主,技术为辅,我讲的是“道”,不只讲“术”。

所以,不会单单是分享一些技术。

我讲的课一定是直接解决最根本性的问题的,所以大家学东西一定要从最根本的东西开始学起,最根本的东西也就是思想、想法、思路,而不是套路。

MZD Studios 的MZD本意,我想表达的就是Mix Zhi Dao(混音之道),如果学会了“混音之道”,后面的混音技巧就非常简单了。

MZDStudios 混音之道

(PS:我给大家科普一下,早些时候因为混音是个比较烧钱的工作,混音师们需要花昂贵的价钱去购买硬件设备,像一般学生党,或非专业的人士是没有什么机会能碰到这些设备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以前并没有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没有电子插件可以用,大家只是没机会学到混音知识,因为设备的关系,门槛太高了,所以大多数人把混音这个工作看得很神秘。像我以前那些老师他们也只能用硬件来混音。但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门槛太低了,也不是件很好的事情,因为可能整个音乐的市场也被搞乱了。但是没办法,人总是要向前走的,我们必须想办法节约时间。在现代欧美的唱片制作过程中,很少混音师会用全硬件来做后期,其实硬件混音是非常好的,但是比较费时间,有些像Automation类的表情是很难用全靠硬件做出来的。当然有极少大牌的乐队、歌手的专辑是用硬件来混音的,像Green Day , Linkin Park, Muse ,Slipknot, Cradle Of filth等乐队,一首歌的制作中,也是得花一两个星期时去完成的。)
MZDStudios 混音之道

4.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音色审美观,懂得区分混音作品的好与差。

MZDStudios 混音之道

并不是会讲一大堆理论的人就有能力混出好作品。

一切都是靠大家的耳朵去审美,音乐是给人听的,是靠大家动手制作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think>好的,用户想查找关于Cubase的使用教程习指南。根据提供的参考引用,用户提到的文档是《Cubase:母带处理与导出设置技术教程》,其中涵盖了母带处理基础和相关操作步骤。我需要先确认这个文档是否包含用户需要的基础操作内容,比如安装、界面介绍、音频录制、MIDI编辑等常见教程主题。 首先,用户可能刚接触Cubase,需要从基础开始习,比如软件安装、工程创建、轨道类型(音频轨、MIDI轨、乐器轨等)。然后需要了解如何录制和编辑音频,使用虚拟乐器,混音基础,以及母带处理等高级功能。参考文档中提到了母带处理与导出设置,这部分属于进阶内容,但用户可能也需要基础教程。 接下来,我需要检查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是否包含这些基础部分。引用[^1]的标题是母带处理与导出设置,模块目录中提到了母带处理基础,可能主要聚焦在后期制作的母带处理阶段。因此,用户可能需要更全面的教程,涵盖从入门到进阶的内容。 用户的问题是要找“Cubase使用教程”或“习指南”,所以需要推荐包含基础操作和进阶内容的资源。虽然参考文档主要讲母带处理,但可以建议用户先习基础操作,再参考该文档进行母带处理习。同时,可能需要补充其他资源信息,比如官方网站的教程、视频教程平台的内容,或者推荐书籍。 另外,用户可能没有明确说明是哪个版本的Cubase,但通常教程心功能在不同版本间差异不大,尤其是基础操作。不过,最好建议用户确认教程对应的版本是否与自己的软件版本匹配,尤其是界面变化较大的情况。 最后,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列出推荐的教程资源,并说明每个资源的特,方便用户选择。同时,生成相关问题,帮助用户深入查找更多信息,比如如何创建多轨工程、如何导出高质量音频等,这些问题可以引导用户进一步探索Cubase的不同功能模块。</think>关于Cubase的使用教程习指南,根据提供的参考信息,以下是结构化建议: ### 一、Cubase基础教程路径 1. **软件界面认知** - 工程创建:习如何选择采样率/位深(推荐48kHz/24bit) - 轨道类型:掌握音频轨/MIDI轨/乐器轨的功能差异 - 走带控制器:理解播放/录音/循环功能的快捷键操作 2. **心功能模块** ```python # 类比代码说明轨道层级关系 class Pro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tracks = { &#39;audio&#39;: AudioTrack(), &#39;midi&#39;: MidiTrack(), &#39;vst&#39;: VSTInstrumentTrack() } ``` 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清晰理解多轨工程的组成方式 ### 二、进阶母带处理技术 根据参考文档《Cubase:母带处理与导出设置技术教程》重内容: 1. **动态处理链搭建** - 均衡器:使用$EQ 3$进行频段平衡 - 压缩器:设置合理的$Threshold=-18dB$和$Ratio=4:1$ - 限制器:确保输出电平不超过$-1dBFS$ 2. **导出参数公式** $$Bit Depth = 24 \times \log_2(\frac{Max Amplitude}{Noise Floor})$$ 该公式决定了导出时的位深选择依据 ### 三、推荐习资源 1. **官方文档** - 《Cubase快速入门指南》(含安装激活指引) - 《混音工程参数手册》(包含200+预设参数) 2. **视频教程平台** - B站搜索"Steinberg官方教程"(含中文字幕) - YouTube频道"Cubase Pro Tips"(每周更新技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