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时代,人人都知道数据的价值。但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发掘出有用的信息,对很多会议主办方来说却是难题。今天小鲸分享5个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帮助鲸友们建立数据分析思维。
01公式法
所谓公式法,就是针对具体指标通过公式层层分解,找到该指标的相关影响因素。
比如某次会议的门票分A、B、C三个等级,这次会议的考核指标是门票总销售额,那我们就可以用公式对门票销售总额进行拆解:
门票销售总额=A级门票销售额+B级门票销售额+C级门票销售额
单级门票销售额=单级门票销售量*门票单价
单级门票销售量=广告点击用户数*广告转化率
广告点击用户数=广告曝光量*广告点击率
由此,我们就可以找到影响指标的几个关键因素并给予重点关注,比如各级门票单价设置是否合理、是否需要优化购买通路或策划促销活动以提升广告转化率、是否需要加大广告曝光量、是否需要优化广告内容以提升点击率等。
公式法的核心是针对问题或目标的层级式解析,找到相关数据。在拆解过程中,要层层紧扣,同时时刻考虑到现有数据的可用性。
02对比法
对比法在数据分析中是最通用的方法。孤立的数据往往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清晰地看到趋势和差异。
比如某品牌会展今年的参展商数量是110家,去年是100家,那么最简单的对比数据就出现了,参展商今年同比增长10%。这个数据说明相较该品牌会展自身而言,招商情况是有进步的。如果我们再引入一个对比数据,同行业同类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