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刷LeetCode时偶遇一个小坑,也是由于很久以来经常写太高级的语言被惯坏了导致的,回头写C的时候就经常踩坑。
这篇短文中只探讨混用数值类型导致的坑,借用标准里的话来说,就是当你只有一个数值类型T1,但是当前表达式需要数值类型为T2的值,如果这时候T1自动转换为了T2那么这就是隐式类型转换,如:
int a = 0;
long b = a + 1; // int 转换为 long
if (a == b)
{
// 默认的operator==需要a的类型和b相同,因此也发生转换
}
上述例子中的转换在C系代码中随处可见,就算是由精度更高的数值类型转换为精度更低的数值类型,C系语言都不会给予任何警示。这么做是有明显好处的,因为可以明显减少代码中的类型转换,不信我们看一个不支持进行隐式转换的语言,比如Golang:
var a int32 = 0;
var b int64 = 1;
fmt.Println(a + b) // error!
fmt.Println(int64(a) + b)
编译器会告诉你类型不同无法运算。一个更灾难性的例子如下:
sleepDuration := 2.5
time.Sleep( time.Duration(float64(time.Millisecond) * ratio) ) // 休眠2.5ms
本身是非常简单的代码,然而多层嵌套式的类型转换带来了杂音,代码可读性严重下降。
但这并不代表在书写带有隐式类型转换的代码时就可以麻痹大意,比如这次我就被坑了。
不水了不水了,我这次遇到的问题如下:
int a = 11451400,b = 11451400;
long long c = a * b;
long long d = (long long) a * b;
cout << c << endl;
cout << d << endl;
输出结果:
620478528
131134561960000
可以看到,在不进行强制类型的情况下,隐式类型转换的时机会发生在赋值时而不是运算时,这就容易让人忽略,以为自己用了精度更高的变量去接值就万事大吉了,结果没想到接到的是一个低精度的值。